论著

  • Stanniocalcin-1对大鼠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赵蓓;姚婕;郭生龙;

    目的:探讨Stanniocalcin-1(STC-1)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缺氧/缺糖处理构建神经元缺血性损伤模型。构建过表达STC-1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并转染细胞;UCP2 siRNA转染抑制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TC-1和UCP2的m RNA及蛋白表达;乳酸脱氢酶(LDH)方法测定LDH漏出量和噻唑兰(MTT)方法测定细胞生长活力;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成功建立缺氧/缺糖神经细胞损伤模型。过表达STC-1,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LDH漏出量减少(P<0.01),细胞生长活力显著升高(P<0.05),Caspase-3活性降低(P<0.05),且Bcl-2蛋白表达量增多(P<0.01);另外STC-1下游分子UCP2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另外,在过表达STC-1且抑制UCP2的情况下,细胞生长活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STC-1对缺血性损伤的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控UCP2来保护神经细胞。

    2016年04期 v.11 283-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鼠面神经损伤修复晚期面神经核的基因表达谱

    陈沛;宋俊;李春丽;张鄂;罗凌惠;肖红俊;龚树生;

    目的:筛选外周损伤修复晚期面神经核区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建立大鼠面神经断伤吻合模型,90 d后准确解剖定位获取健患两侧面神经核组织的总RNA,再以其逆转录的c DNA为模板转录生成生物素标记的c RNA,纯化与片段化后形成探针并与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扫描仪检测信号后用生物学分析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作初步功能分析。结果:基因芯片检测表明,患侧面神经核区检出1 660个基因,健侧检出1 683个基因,与健侧相比筛选出差异基因300个,其中上调157个(差异倍数≥2),下调143个(差异倍数≤-2)。GO分析电子功能注释发现,差异基因功能涉及代谢反应、细胞黏附、细胞因子、信号传递等。KEGG信号通路分析筛选出最可能相关的信号通路32个(P<0.05),包括白细胞跨膜转运、黏着斑激酶途径等。结论: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多基因、多信号通路参与外周损伤修复晚期面神经核内的塑形活动。

    2016年04期 v.11 288-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自发性癫痫大鼠皮质和海马中GLT-1、EAAC-1表达

    邹显巍;刘爱东;余建萍;

    目的:研究自发性癫痫大鼠皮质、海马中谷氨酸转运体-1(GLT-1)、兴奋性氨基酸载体-1(EAAC-1)的转录、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自发性癫痫Wistar大鼠(癫痫组)和正常Wistar大鼠(正常组)各10只,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2组大鼠皮质、海马中GLT-1、EAAC1 m RNA转录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2组大鼠皮质、海马中GLT-1、EAA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癫痫组大鼠皮质中EAAC-1 m RNA相对灰度值为(0.67±0.21),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的(1.54±0.38)(P<0.01);2组大鼠皮质中GLT-1 m RNA和海马中GLT-1 m RNA、EAAC-1 m RNA相对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大鼠皮质中EAAC-1、GLT-1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72.6±8.7)和(103.7±12.6),显著低于正常组大鼠的(116.5±15.1)和(139.5±14.2)(P<0.01);癫痫组大鼠海马中GLT-1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对灰度值(196.7±23.5)明显的高于正常组大鼠的(145.5±19.7)(P<0.01);2组大鼠海马中EAAC-1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对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癫痫大鼠皮质中GLT-1、EAAC-1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与癫痫发生有关。

    2016年04期 v.11 29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NSE、BDNF水平变化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刘宇明;邓燕华;许治强;梁燕玲;胡佳佳;林永强;

    目的:评估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程度与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关系。方法:2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依据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144例(轻度亚组68例,中度亚组44例及重度亚组32例)及非认知障碍组74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3月时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检测血清NSE、BDNF水平。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3月认知障碍组的NSE水平高于非认知障碍组(P<0.05)。治疗前认知障碍组的BDNF水平低于非认知障碍组(P<0.05);治疗1月时2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3月认知障碍组的ADL评分低于非认知障碍组(P<0.05)。认知障碍组血清NSE和MMSE评分呈负相关(r2=0.635,P<0.05),血清BDNF和MMSE评分呈正相关(r2=0.335,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NSE、BDNF水平与认知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016年04期 v.11 296-298+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动脉粥样硬化的部分危险因素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李荣;

    目的: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与进展性脑梗死(PCI)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2例PCI患者(PCI组)和58例非PCI患者(非PCI组)入院第2、4、8天血清HCY、FI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CI组HCY、NSE水平在第4、8天高于非PCI组(P<0.05);PCI组的FIB水平升高在第2、4天与非P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FIB、HCY水平与PCI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中FIB、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进展相关。

    2016年04期 v.11 299-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尼莫地平联合辛伐他汀防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冯磊;林涛;车海江;刘卓;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辛伐他汀防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3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2组患者在给予SAH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CVS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45.2%)明显高于对照组(24.4%),CVS的发生率(9.5%)低于对照组(26.8%),不良事件发生率(9.5%)低于对照组(39.0%),Hunt-Hess分级为I级、II级的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有助于降低SAH后CVS的发生率,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2016年04期 v.11 302-30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吴崑;严红丽;熊哲;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降Hcy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予脑出血常规及康复治疗,降Hcy组增加口服维生素B6、甲钴胺、叶酸降低Hcy。于治疗前及治疗1、2、3周末,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度及血清Hcy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降Hcy组患者治疗后1、2、3周末NIHSS评分改善度明显较大(P<0.01),Hcy水平明显较低(P<0.01);降Hcy组患者治疗后2、3周末的NIHSS评分改善度大于本组前一时间点(P<0.05),Hcy水平低于本组前一时间点(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可能相关。

    2016年04期 v.11 304-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代允义;严鸣光;姜波;李志强;张建平;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为单抗组和双抗组,单抗组行阿司匹林(100 mg/d)单药治疗,双抗组行阿司匹林(100 mg/d)与氯吡格雷(75 mg/d)联合治疗,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同时使用流式细胞仪术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上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及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结果:治疗1周后,2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1周后(P<0.01),且双抗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单抗组(P<0.01)。治疗1周后,2组的CD62p、CD63、PMA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2周后,双抗组CD62p、CD63、PMA显著低于同组治疗1周后(P<0.01),单抗组CD62p、CD63显著低于同组治疗1周后(P<0.01);治疗2周后,双抗组CD62p、CD63、PMA显著低于单抗组(P<0.0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

    2016年04期 v.11 307-308+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高压氧结合神经节苷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兰德彬;邹兴军;陈锐;

    目的:探讨高压氧结合神经节苷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44例)、神经节苷酯组(38例)及联合治疗组(38例),分别给予单纯高压氧治疗、单纯神经节苷脂治疗、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28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型、脑水肿体积及随访6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4、28 d后,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高压氧组及神经节苷酯组(P<0.05)。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型及脑水肿体积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高压氧及神经节苷酯组(P<0.05)。联合治疗组随访6月ADL恢复情况明显优于高压氧及神经节苷酯组(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神经节苷酯治疗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2016年04期 v.11 309-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及临床意义

    徐志鹏;黎红华;武强;林琅;汪志忠;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浆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AD患者20例(AD组)、健康老年人20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浆APN含量,分析APN含量与MMSE、性别和年龄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和AD组的血浆APN含量分别为(7.08±2.61)μg/m L、(5.58±1.83)μg/m L,AD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APN含量与MMSE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31,P<0.01)。男性、女性血浆AP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PN含量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277,P>0.05)。结论:AD患者血浆APN水平明显降低,血浆APN水平改变与其认知功能减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016年04期 v.11 312-313+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孙冲;熊佳宁;薛永;郎福新;田健;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后随访1~6.8年,平均(3.4±1.7)年,脑膜瘤术后复发15例(16.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4 cm、病理分级越高、Simpson切除分级越高、病理分型为WHOⅢ级、结节形或覃形的脑膜瘤及合并硬脑膜尾征是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直径长、肿瘤病理分级高、手术切除程度低、病理分型为WHOⅢ级、结节形或覃形的脑膜瘤及合并硬脑膜尾征是影响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

    2016年04期 v.11 314-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血清NF-L表达变化

    史立信;胡福广;顾春雷;王冰;张文超;王传海;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血清中的神经丝蛋白轻链多肽(NF-L)的浓度与DAI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DAI患者95例(DAI组)和健康体检者65例(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2组血清中NF-L的浓度。结果:损伤后7 d内,DAI组血清中NF-L的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NF-L浓度>3.85 ng/m L对于辅助诊断DAI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最高。DAI死亡患者血清NF-L浓度明显高于存活患者。结论:血清NF-L浓度与DAI损伤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

    2016年04期 v.11 318-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

    王新宏;李凤娟;吴晓玲;万月强;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疗效及对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TBM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鞘内注射+生理盐水脑脊液置换治疗,治疗组加用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6.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脑脊液压力、蛋白、糖与细胞计数等恢复时间明显较短,治疗期间的肢体功能障碍、智力障碍、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较少(P<0.05)。2组治疗后的脑脊液S100B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TBM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能促进S100B蛋白表达降低。

    2016年04期 v.11 321-322+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血浆二重滤过治疗激素无反应性视神经炎疗效分析

    柯高潭;吴茜;陈博;李斌;卜碧涛;

    目的:探讨血浆二重滤过(DFPP)对激素无反应性视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7例(10眼)激素无反应性视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FPP的治疗效果。结果:7例患者中,复发性视神经炎(RON)3例,首次发作视神经炎(ON)4例,转化为视神经脊髓炎(NMO)1例。男∶女=2∶5,年龄分布17~51岁,中位发病年龄31岁。7例患者均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视功能严重受损,共10眼受累,9眼(90%)视力<0.01,单眼∶双眼=4∶3。抗核抗体阳性3例,AQP4抗体阳性3例。7例患者均在甲强龙冲击治疗无效后接受DFPP治疗,随访6月后治疗治愈2例、有效2例、失败3例,有效率57.14%。结论:激素无反应性视神经炎的急性期采取DFPP治疗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2016年04期 v.11 323-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保留一侧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对膀胱功能的影响

    郭维纳;路思思;汪宏波;沈怡;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中保留一侧盆腔自主神经治疗早期宫颈癌对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早期宫颈癌患者7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RH组40例和保留一侧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UNSRH)组39例,分别给予常规LRH和LUNSRH。比较2组术后膀胱和直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阴道及宫旁切除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UNSRH组和LRH组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1.4±2.5)d、(33.5±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NSRH能显著减少术后膀胱恢复时间,且不延长手术时间。

    2016年04期 v.11 327-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颅内外支架内再狭窄同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性之间的关系

    张金平;汪丽云;宋云;赵伟;韩巨;

    目的:探讨支架再狭窄与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42例颅内外支架术后半年复查患者,根据支架内狭窄率是否超过50%分为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利用血栓弹力图技术分析血小板反应性。结果:42例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26.19%,氯吡格雷抵抗52.38%。与未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阿司匹林抵抗率(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抵抗率(ADP%)、MAAD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更为常见,氯吡格雷抵抗及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更高的血栓风险同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再狭窄密切相关。

    2016年04期 v.11 330-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脑缺血小胶质细胞的表型转化与靶向治疗研究

    方婷;陆林清;周达;易黎;

    炎症反应在脑缺血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MG)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脑缺血发生后MG可被迅速活化为M1、M2不同表型,参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及后期的组织修复等过程。MG的过度活化可导致一系列细胞毒性因子的累积,对参与MG激活过程中的受体、信号通路及分泌物等的调节都可能是一个新的治疗策略。临床前研究表明几类药物具有上述作用,本文主要从脑缺血损伤后MG的活化表型、作用及临床前研究中对靶向抑制MG激活的药物进行综述。

    2016年04期 v.11 33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刘贝贝;樊海霞;陈彬;李继梅;张拥波;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由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引起的,它不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多种神经变性疾病、脱髓鞘疾病、癫痫及周围神经病相关。HHcy主要通过细胞和神经毒性发挥作用,本文就HHcy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2016年04期 v.11 336-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热应激及热应激预处理对小鼠学习记忆以及情绪的影响

    万娜;成亚纯;肖娟娟;

    目的:从行为学角度研究热应激(HS)及热应激预处理(HP)对小鼠学习记忆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HP组、HS组、(HP+HS)组4组各8只。通过Morris水迷宫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开场试验评价小鼠自主活动,采用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评定量表测定情绪唤醒水平。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S组寻找平台潜伏期延长,HP组寻找平台潜伏期缩短,(HP+HS)组寻找平台潜伏期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HS)组与HS组相比,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均有所增多(P<0.05);空间搜索试验中,与对照组比较,HS组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明显延长,在目标象限对侧的第三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5);开场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HS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粪便粒数均减少(P<0.05),中央格时间延长(P<0.05)。结论:HP可使学习记忆能力加强,而急性HS则对学习记忆能力有损害作用,HP可对此损害产生一定保护作用,HS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随应激后时间推移有减弱趋势。HP使小鼠自主活动增强,急性HS可使自主活动降低。急性HS造成情绪唤醒降低,HP不改变情绪唤醒水平;HS及HP均可降低小鼠的体重。

    2016年04期 v.11 339-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120例

    闫纪琳;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用药组增加长春西汀治疗,联合用药组增加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画钟试验、积木试验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前MMSE、Mo CA、画钟试验、积木试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MMSE、Mo CA、画钟试验、积木试验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联合用药组评分均高单独用药组(均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

    2016年04期 v.11 342-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

    时雷;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短期疗效。方法:对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为微创组;40例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为手术组。对比2组术前与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血肿量、脑疝情况、急性脑积水情况、手术时机及术后患者的病死率。结果:2组术后1个月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GCS评分均高于同组术前(P<0.05);微创组GCS评分及其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术前GCS、脑疝、手术时机为术后1月病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其中,术前GCS和手术时机是术后1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具有明显的短期疗效,手术时机和术前GCS是术后1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2016年04期 v.11 34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曹栋;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7例。2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及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治疗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2016年04期 v.11 346-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分析

    郭章宝;关军;笱玉兰;唐荣华;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脑梗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年龄为36~83岁,平均(60.0±12.0)岁;临床表现有偏瘫、失语、头晕及头痛等。1例患者在溶栓时间窗给予阿替普酶,效果显著,未出现出血等并发症。6例患者均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羟基脲,随访半年未再发脑梗死,其中2例加用干扰素α,血小板数得到控制。结论:羟基脲、干扰素α、阿司匹林及阿替普酶可防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发脑梗死。

    2016年04期 v.11 348-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银杏达莫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张磊;盛利;冯青燕;张璇;李玉芝;

    目的:探究与分析银杏达莫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银杏达莫组40例和联合用药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银杏达莫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用药组在银杏达莫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银杏达莫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有效率为85.0%,联合用药组为92.5%,联合用药组明显高于银杏达莫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14天2组较治疗前均降低,联合用药组较银杏达莫组降低更显著(P<0.05)。银杏达莫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联合用药组为2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银杏达莫比较,使用银杏达莫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016年04期 v.11 351-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艾司西酞普兰对癫痫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朱美娥;姚长江;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癫痫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癫痫伴抑郁症患者80例,入组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1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癫痫发作频率、HAMD24项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癫痫发作频率、HAMD评分、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抗癫痫药物联用可明显改善癫痫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减少癫痫发作,不增加不良反应。

    2016年04期 v.11 353+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临床观察

    韦玮;曹慧琴;杨延庆;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恶性胶质瘤患者64例,均术后接受放疗同步化疗,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替莫唑胺单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8 d1个疗程,均治疗2~4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采用KPS评分评价)、免疫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6.7%,观察组为52.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对照组CD4外,2组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Ⅲ~Ⅳ度呕吐发生率及中性粒细胞<2.0×109/L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血小板<100×109/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提高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替莫唑胺单药化疗时的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是比较理想的替莫唑胺化疗的辅助用药。

    2016年04期 v.11 354-35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药物麻醉对老年认知功能减退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影响

    张杰;

    目的:探讨药物麻醉过程中老年认知功能减退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情况,研究认知功能减退与麻醉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117例65岁以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其中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符合认知功能减退者55例作为观察组,认知功能正常者62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七氟醚等药物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2组患者BIS值变化差异。结果:在T0~T4时刻2组SBP、DB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0时刻2组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刻观察组BI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T2~T4时刻观察组BI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OAA/S评分为5分时BI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OAA/S评分为4、3、2分时观察组BI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OAA/S评分为1、0分时观察组BI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麻醉时认知功能减退患者BIS值高于认知功能正常者,随着药物用量增加和麻醉加深认知功能减退患者BIS值显著低于认知功能正常者,这可能与认知功能减退患者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有关。

    2016年04期 v.11 356-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尤燕平;谭玉兰;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350例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350例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102例(29.1%)发生肺部感染,作为感染组;248例未发生肺部感染,作为非感染组。单因素分析发现2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白蛋白水平、术前使用抗生素、意识障碍、气管切开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35 g/L、住院时间≥3周、存在意识障碍及气管切开为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与白蛋白水平低下、住院时间延长、出现意识障碍及气管切开密切相关,临床上应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2016年04期 v.11 359-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李晓军;冯丽娜;余鹃;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加用任务导向性训练干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标准(FMA)、Barthel指数法(BI)、老年人身体移动量表(EMS)比较2组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身体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BI评分及EMS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身体移动能力。

    2016年04期 v.11 362-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强化认知训练对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纪蓉;戈蕾;王琪娜;宋爱霞;姚世媛;潘妍婷;丁晓娟;

    目的:将认知训练应用于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及认知障碍患者,观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及吞咽障碍改善情况。方法:将72例脑梗死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行为治疗及低频电刺激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SAP发生率,采用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定吞咽功能,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康复组治疗4周后SAP发生率明显减少,VFSS评分、LOT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强化认知期的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反射水平及咽部肌肉的收缩功能,增强吞咽再学习的训练疗效,降低SAP的发生率。

    2016年04期 v.11 364-365+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甘学军;刘艳;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4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68例(15.89%),死亡19例(27.94%);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60例,死亡28例(7.78%),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痰培养阳性45例(66.18%);年龄大、长期抵抗力降低、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患基础肺病、糖尿病、合并颅高压等患者发生高血压脑出血并下呼吸道感染率较高。结论:应高度重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防控措施,降低脑出血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2016年04期 v.11 36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短篇论著

  • 钙通道阻滞剂对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脑水肿的影响

    李令建;汤艳萍;

    <正>钙通道阻滞剂也称为钙拮抗剂,其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等部位的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可改善心血管等组织器官功能~([1-3])。脑水肿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损伤脑细胞~([4-6])。有研究表明,神经细胞内过量的钙离子会损害脑内蛋白酶、磷脂酶的功能性作用,严重损害脑细胞。本课题组对钙通道阻滞剂对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脑水肿程度的影响进行临床研究,报道如下。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住院治疗

    2016年04期 v.11 368+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缺血性卒中早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肩痛发生率的影响

    邢涛;

    <正>脑卒中后肩痛也称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omeshs,SHS),是脑血管疾病后的常见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约为12.5%~24.0%~([1]),且缺血性卒中的SHS发生率较出血性卒中发病率要高~([2])。SHS常因剧烈疼痛而影响上肢功能的康复训练,而且疗效不确定。循证医学研究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某一种疗法如针灸、理疗等对SHS的疗效。本文探讨早期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

    2016年04期 v.11 369-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致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救治时机探讨

    张家富;

    <正>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创伤性脑损伤,严重的脑组织损伤可继发脑水肿、脑血肿~([1])。其病情似缓实急,变化迅速,容易被忽视,稍延误患者的颅内压将增高,迫使一部分脑组织向压力较低处移行,从而形成中央型脑疝~([2])。保守治疗常使用脱水及神经系统保护药物,其中有很大比例需转急诊手术,如何准确把握手术救治时机仍然是

    2016年04期 v.11 37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道

  •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首诊的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杨龙;刘芷含;吴景景;杜波;耿德勤;程言博;

    <正>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是相对少见的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病的0.5%~1.0%~([1,2]),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和皮质出血及Todd瘫痪的则更为罕见。经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 Med等数据库,多数文献报道仅0.5%~0.8%CVST患者合并SAH~([3,4]),也有文

    2016年04期 v.11 37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侧丘脑旁正中区梗死1例

    郭茜;葛婷婷;曹树刚;夏明武;徐文安;

    <正>双侧丘脑旁正中区梗死临床上少见,Kumral等~([1])研究中仅占缺血性卒中的0.6%。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因"被发现意识不清1 h余"于2015年1月9日入院。既往有脑梗死病史,自行停药半年,否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60/92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68次/分,律齐,未闻及杂

    2016年04期 v.11 375-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GLIA》优秀论文推荐

  • 星形胶质细胞中连接蛋白43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促发运动神经元毒性

    Akshata A.Almad;Arpitha Doreswamy;Sarah K.Gross;Jean-Philippe Richard;Yuqing Huo;Norman Haughey;Nicholas J.Maragakis;王晶;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丧失。星形胶质细胞在ALS的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通过缝隙连接蛋白家族,如连接蛋白(Connexin,Cx)互相连接。Cx43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保持稳态的主要星形胶质细胞连接蛋白。在病理状态下,连接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发生改变。本文发现,在ALS中Cx43异常增高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毒性作用机制之一。笔者观察到,在ALS SOD1~(G93A)小鼠模型的疾病进程中,Cx43表达进行性增高。尤其是,在ALS患者的运动皮质和脊髓也能检测到Cx43增高。从SOD1~(G93A)小鼠中分离的星形胶质细胞,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星形胶质细胞一样,都检测到Cx43蛋白增高,且为独立于神经元共培养的内源性现象。与对照的星形胶质细胞过表达的野生型SOD1(SOD1~(WT))相比,SOD1~(G93A)星形胶质细胞中增高的Cx43表达可产生重要的功能性影响。本文发现,SOD1~(G93A)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缝隙连接偶联增强,半通道介导活动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上升。最后,本文检测Cx43蛋白表达升高对MN生存的影响,发现应用pan-Cx43阻滞剂和Cx43半通道阻滞剂均对与SOD1~(G93A)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的MNs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些新发现展示出未被认知的Cx43在ALS相关的运动神经元丢失中所起作用。

    2016年04期 v.11 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