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姣;刘扬;潘邓记;杨园;张函;熊颖;张强;
目的:建立离体星形胶质细胞Adam10基因沉默模型。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乳鼠星形胶质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鉴定星形胶质细胞及其纯度。通过RNA干扰(RNAi)技术,使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将靶向作用于大鼠Adam10基因的si RNA序列转染至星形胶质细胞内,通过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沉默效率。结果:靶向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Adam10基因的si RNA序列成功转染入星形胶质细胞,并且转染Adam10基因靶向干扰序列的星形胶质细胞Adam10基因的表达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可以通过RNAi技术建立离体星形胶质细胞Adam10基因沉默模型。
2016年05期 v.11 377-380+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旭明;漆伟男;张安妮;刘芳;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治疗(TES)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乙酰胆碱酯酶(ACh E)及NR2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TES低、中、高电压组,各15只。后4组采用"2血管阻断+硝普钠降压"法制作VD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电压为500V、1 000V、1 500V的TES治疗,3次/日,14 d/疗程,共2个疗程。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海马CA1区Ach E及NR2B蛋白表达。结果:造模结束后7 d,造模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正常组、假手术组(P<0.01)。治疗后,模型组,TES低、中、高电压组穿越原平台次数少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P<0.05或0.01),平均逃避潜伏期长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P<0.05或0.01);TES低、中、高电压组穿越原平台次数多于模型组(P<0.05),TES中、高电压组平均逃避潜伏期短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TES低、中、高电压组Ach E及NR2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均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TES中、高电压组Ach E及NR2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TES治疗可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海马区ACh E及NR2B蛋白表达有关。
2016年05期 v.11 38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玉宝;李祖铭;余玲;罗攀;湛进进;郭莲军;
目的:研究米邦塔仙人掌果胶(milpa alta cactus pectin,MCP)对小鼠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后体重和糖水偏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UMS组、MCP低剂量组(50 mg/kg)、MCP中剂量组(100 mg/kg)、MCP高剂量组(200 mg/kg),各10只。采用11种应激因子,建立CUMS模型,给予小鼠应激6周。通过测量糖水摄入和小鼠体重变化率,评价MCP对抑郁样症状的改善作用。结果:CUMS组小鼠体重增长率、糖水摄入量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CUMS组比较,MCP中、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变化率、糖水摄入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MCP对CUMS所致抑郁样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016年05期 v.11 385-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银洁;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s)亚群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全脑血管造影受试者64例,无脑动脉狭窄26例为对照组,存在脑动脉狭窄38例为观察组,其中颅外动脉狭窄(EAS)18例,颅内动脉狭窄(IAS)15例,混合狭窄(Mixed-type)5例。运用流式细胞仪行血管EPCs定量分析,观察CD45-/dimCD34+CD309+、CD45-/dimCD133+CD309+与CD45-/dimCD34+CD133+CD309+水平,分析其与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对照组CD34+CD309+,CD133+CD309+与CD34+CD133+CD309+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的EAS、IAS、Mixed-type(P<0.05);IAS患者CD45-/dimCD133+CD309+明显高于EAS、Mixed-type患者(P<0.05);EPCs水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EPCs水平与EAS、Mixed-type有相关性(P<0.05)。结论:EPCs亚群与EAS、Mixed-type严重程度可能相关,但与IAS无相关性。
2016年05期 v.11 388-389+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胜武;武丽芳;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低剂量组49例和高剂量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普罗布考500 mg,bid;低剂量组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qd,普罗布考500 mg,bid;高剂量组加用阿托伐他汀80 mg,qd,普罗布考500 mg,bid;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结果、血清炎性指标和血脂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IMT、斑块面积较治疗前降低(P<0.05);低、高剂量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CRP)、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及软斑个数均低于同组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低、高剂量组hc-CRP、TC、TG、LDL-C、IMT、斑块面积及斑块数量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hc-CRP、TC、TG、LDL-C、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及软斑个数低于低剂量组,HDL-C高于低剂量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可能有利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缩小和稳定。
2016年05期 v.11 390-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段军伟;罗仁国;段劼;印晓鸿;
目的:探讨栓塞技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适应症和临床疗效。方法: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常规可脱弹簧圈技术、支架载瘤动脉成形术、球囊再塑形技术、载瘤动脉闭塞术、双微导管技术等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判断疗效。术后随访6个月,判断患者预后。结果:治疗后完全栓塞22个,次完全栓塞12个,不完全栓塞6个;患者永久性致残2例,死亡1例;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30例,康复23例(76.7%),显效4例(13.3%),好转2例(6.7%),死亡1例(3.3%)。结论:结合患者颅内动脉瘤的类型,采取不同类型的血管栓塞技术进行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6年05期 v.11 393-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建光;姜红梅;王铮;刘忠志;雷靖安;韩琦;周玉涛;郭晓红;郎明健;
目的:对比支架成形术和药物治疗重度颅内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支架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的颅内动脉狭窄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支架成形术均成功,植入支架40枚。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颅内动脉狭窄度均低于治疗前(t=13.113,P<0.05;t=22.298,P<0.05);且观察组的颅内动脉狭窄度低于对照组(t=9.133,P<0.05)。治疗后,2组的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治疗前,搏动指数(PI)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RI、P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支架内再狭窄、缺血性卒中、颅内出血、死亡等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支架成形术治疗重度颅内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能有效缓解狭窄程度,促进脑局部供血区血流的恢复,安全性也较好。
2016年05期 v.11 395-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贵勤;刘涛;陈新寿;田冰峰;
目的:探讨发病前高血压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严重程度及动脉瘤再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SAH患者208例,根据发病前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98例和非高血压组110例。采用Hunt-Hess等级评分和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盟(WFNS)SAH评分量表法评估临床等级,改良Rankin量表法(m RS)评估住院3月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Hunt-Hess高等级(36.7%v.s.24.5%,P<0.001)和WFNS高等级(42.9%v.s.28.2%,P<0.001)所占比例明显更高,蛛网膜下腔(Hijdra SAH总分为17v.s.14,P<0.001)及脑室内(IVH总分为2 v.s.1,P<0.001)血液量更多,颅内出血发生率(20%v.s.13%,P=0.002)更高。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动脉瘤再出血的风险更大(11.2%v.s.5.5%,纠正后OR为1.67,95%CI为1.02~2.76,P=0.03)。结论:发病前高血压与蛛网膜下腔初次出血严重性的增加相关,是动脉瘤再出血的显著危险因素。
2016年05期 v.11 398-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代允义;严鸣光;代全德;张建平;路文革;姜波;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再发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根据Fib水平按四分位法分为Q1组(≤4.02 g/L)、Q2组(4.03~5.26 g/L)、Q3组(5.27~6.39 g/L)、Q4组(≥6.40 g/L)4组各40例,分析Fib水平与神经功能及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治疗15 d后血浆Fib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治疗前=0.68,r治疗后=0.51,P<0.05);再发脑梗死29例(18.13%),再发患者随访期间血浆Fib水平异常发生率高达75.86%,高于非再发患者的1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5);随访期间再发患者血浆Fib水平高于非再发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7,P<0.05);再发患者随访期血浆Fib水平与再发时间呈负相关(r=-0.622,P<0.05)。结论:Fib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再发具有相关性。
2016年05期 v.11 401-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莎;贺龙;程丽萍;李欣;袁世君;代巧英;贺恒旺;常祥平;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术后合并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鞍区肿瘤术后患者49例,按照是否发生CSWS分为单纯肿瘤术后组(SS)29例和术后合并CSWS(SC组)20例。随访1年,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患者预后,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入院时,SC组血钠、血渗透压低于SS组(P<0.05),而24 h尿钠、24 h尿量、血清中心钠素(ANP)、脑钠肽(BNP)、皮质醇(HC)、醛固酮(AL)均高于该组(P<0.05)。随访1年后,SS组无死亡;SC组死亡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S4分组BNP、HC、AL含量均低于<3分组(P<0.05);5分组ANP、BNP、HC、AL含量均低于<3分组、4分组(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鞍区肿瘤手术方式、肿瘤类型、血钠降低程度、中心静脉压(CVP)、ANP、BNP、HC、AL水平为鞍区肿瘤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鞍区肿瘤术后合并CSWS患者ANP、BNP、HC、AL在治疗初期明显增高,肿瘤手术入路方式、肿瘤类型、血钠降低程度、CVP、ANP、BNP、HC和AL含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明显的影响。
2016年05期 v.11 404-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范文峰;龚士平;邓波;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使用维生素B1、B12,氢溴酸加兰他敏混合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价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d,对照组和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40.50±2.01)分和(46.20±1.5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d,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93.33%,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一穴位注射。
2016年05期 v.11 407-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叶心国;李涛;李景;李承晏;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伴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PD患者86例为PD组,根据是否伴MCI分为MCI亚组48例和无MCI亚组38例,健康对照40例为对照组,记录PD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Hoehn&Yahr(H-Y)分级,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北京版对2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血浆SOD、GSH和MDA水平。结果:PD组的血浆T-SOD、T-G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CI亚组的血浆T-GSH水平低于无MCI亚组(P<0.01);PD患者Mo CA评分与受教育年限(β=0.721,P<0.01)、血浆T-GSH水平(β=0.415,P<0.01)呈正相关,与病程(β=-0.356,P<0.05)和H-Y分级(β=-0.295,P<0.05)呈负相关。结论:血浆抗氧化机制的受损可能参与PD患者的发病机制;血浆GSH水平的下降可能与PD患者的MCI具有相关性。
2016年05期 v.11 409-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杜佐中;张所军;牛洪泉;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根据患者病情积极给予保守或手术治疗,结合相应内科及康复治疗,其中恢复良好11例(39.3%),中度残疾8例(28.6%),重度残疾5例(17.9%),持续植物状态1例(3.6%),死亡3例(10.7%)。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继发脑梗死,病死、病残率极高,早期诊疗可改善预后。
2016年05期 v.11 412-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建祥;周锐;竹梦;沈俊;范渊;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高渗盐水对急性颅脑损伤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方法: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6例,随机分为甘露醇组和高渗盐水组各73例,分别给予甘露醇或高渗盐水治疗,测定2组入院后24、48、72、96 h的血糖值、HOMA-IR值及NCU住院时间。结果:与甘露醇组相比,高渗盐水组入院后72、96 h的血糖值、HOMA-IR值明显降低(P<0.05),N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渗盐水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可降低应激性高血糖、缩短NCU住院时间。
2016年05期 v.11 414-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舒红格;周舒畅;李丽;张菁;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对称性病变患者的MR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双侧丘脑对称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特点。结果:肿瘤性病变5例,病毒性脑炎7例,代谢性病变肝豆状核变性4例,急性动脉性脑梗死5例,脑深静脉血栓形成伴双侧丘脑静脉性梗死3例。MRS有助于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急性脑梗死在DWI上弥散受限;ESWAN对顺磁性物质敏感;MRV可直观显示脑静脉。结论:双侧丘脑对称性改变可见于多种疾病,其常规MR表现类似,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功能MR,有利于正确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2016年05期 v.11 416-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邹为;张晓凡;杨渊;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以及皮质醇水平与卒中后焦虑(PSA)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卒中患者132例,在发病后第1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皮质醇波动变化(8:00与16:00)。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同样检测IL-6及皮质醇水平(8:00)。发病3周后根据是否发生PSA,将卒中患者分为PSA组32例和非PSA组100例。结果:PSA组的IL-6水平与非PSA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SA组和非PSA组的皮质醇均升高(P<0.05),PSA组的皮质醇生物学节律消失。结论:IL-6和皮质醇水平检测可能有助于PSA的早期筛查。
2016年05期 v.11 419-420+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文静;李晶;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对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患者73例,给予注射棕榈酸帕利哌酮针剂治疗。于治疗前后评估大学生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分量表(CGI-S)、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特异性症状的变化。结果:完成治疗62例,治疗后4、8、12、24周的CGI-S评分、PANSS总评分和阳性分量表、阴性分量表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较轻,特异性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治疗大学生精神分裂症使用便利、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异性症状。
2016年05期 v.11 42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嬿;刘俊茹;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在卒中后并存抑郁情绪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卒中后并存抑郁情绪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教育组,各57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教育组加入同伴教育;于干预前后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Barthel指数(BI)、Fugl-Meyer积分及依从性。结果:干预前,2组HAMD、SDS评分,BI和Fugl-Meyer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教育组HAMD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Fugl-Meyer积分、BI及各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法有助于提高卒中后并存抑郁情绪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及效果。
2016年05期 v.11 424-425+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晏小琼;谭倩;余丹芳;付斌;郭珍立;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后3 d复查头颅CT的结果,将患者分为有HT组31例和无HT组155例,对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糖尿病史、心房纤颤史、大面积脑梗死、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OTT)以及溶栓后24 h血压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面积脑梗死、溶栓前高NIHSS评分、溶栓后24 h高舒张压及收缩压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溶栓前高NIHSS评分、溶栓后24 h高舒张压及收缩压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6年05期 v.11 43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胡如海;廖新宇;向玲;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7例,其中HHcy患者62例为HHcy组,非HHcy患者115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7、14、30、90、18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 RS)对2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残障程度评价。结果:入院时,治疗后7、14 d,2组的NIHSS和MRS评分、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90、180 d,HHcy组的NIHSS和MRS评分、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构成比均明显高于HHcy组(P<0.05)。结论:HHcy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可能有关。
2016年05期 v.11 434-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曾令洲;许安荣;李玉斌;查理涛;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差异。方法:将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医疗指标、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以及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MESSS评分以及3个月后预后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疗效确切、损伤轻、预后好的治疗方法。
2016年05期 v.11 436-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贾颐;代晓杰;董素娟;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胆红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38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按有无脑缺血症状分为病例组219例和对照组166例,收集相关临床指标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并且比较颈动脉不同狭窄程度和不同斑块性质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年龄、吸烟、糖尿病、直接胆红素(DBIL)、空腹血糖和颈动脉狭窄程度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总胆红素(TBIL),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越低(均P<0.05)。不稳定性斑块组患者血清TBIL和DBIL水平均低于稳定性斑块组(P=0.006;P=0.003),但2组血清I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结论:年龄,吸烟,糖尿病,DBIL,空腹血糖和颈动脉狭窄程度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
2016年05期 v.11 439-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史立信;臧颖卓;张林燕;孙夏青;张文超;王传海;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CLCFD)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B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12例T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CLCFD组)56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56例,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住院天数、费用、病床周转率、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病床周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陪护人员费用、医药耗材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均未出现椎管内感染、脑疝、再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CLCFD治疗TBI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且操作简便,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缩短病程,提高病床周转率,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6年05期 v.11 442-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姜华;高聚;宛丰;吕衍文;王佳君;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出血后重度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脑出血3个月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29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2例。对照组口服文拉法辛,研究组口服文拉法辛和艾司唑仑,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使用HAMA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定疗效,使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比较2组评分。结果:HAMA评分、SCL-90因子分、PSQI评分,对照组治疗后2、4周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1、2、4周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2、4周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用文拉法辛比较,文拉法辛联合艾司唑仑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后重度焦虑患者焦虑、躯体化症状及睡眠障碍,临床应用较安全。
2016年05期 v.11 445-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青梅;
目的: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2例,根据入院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分为未感染组44例和感染组38例;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感染第1、3、5天患者的IL-1β、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值并对比。记录抗生素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其与IL-1β、PCT值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及未感染组CRP、WB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IL-1β及PCT值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未感染组患者的IL-1β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P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在第1、3、5天的PCT值及IL-1β值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入院后IL-1β与PCT值均逐渐升高,第3天达到峰值,相关性分析显示IL-1β与PCT水平呈正相关(r=0.81,P<0.05)。感染组患者经抗生素联合治疗,病情好转33例,病情恶化5例;病情好转患者治疗前PCT与IL-1β值均显著低于病情恶化患者(P<0.05)。结论:IL-1β与PCT联合检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可能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016年05期 v.11 447-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惠;
目的:探讨副肿瘤性视网膜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纳入我院收治的副肿瘤性视网膜视神经病变患者6例(12只眼)。入院时视力:4只眼无光感,1只眼眼球摘除术后,3只眼视力<0.05,4只眼视力>0.5,同时伴有畏光、闪光等症状。入院后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自发荧光(FAF)、颈动脉超声、颅内、眼眶MRI扫描及副肿瘤综合征抗体检查。其中4例患者知情同意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甲泼尼龙)大剂量冲击治疗以及神经营养支持等。随访10个月。结果:6例患者中,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CAR)2例、双眼弥漫性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增生(BDUMP)1例,副肿瘤性视神经病变(PON)3例。4例接受副肿瘤综合征抗体检测,其中2例结果为阳性。6例患者中,肿瘤源自肺癌3例,源自侵袭性胸腺瘤、肾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1例。随访结束时有8只眼视力不提高,3只眼视力下降1行左右。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不明显。结论:各型副肿瘤性视网膜视神经病变均有其相应的临床表现,提高对副肿瘤性视网膜视神经病变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有助于对疾病进一步了解和治疗。
2016年05期 v.11 449-450+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丽平;李中明;徐沙丽;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HBO组和联合组各30例。比较3组治疗后耳聋耳鸣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耳聋、耳鸣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及HBO组(P<0.05)。3组治疗后血液粘稠度和凝血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的血液粘稠度和凝血功能较药物组及HBO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3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氧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注射液可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粘稠度及凝血功能。
2016年05期 v.11 451-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李青云;来青伟;李昕昱;袁蕊;胡朋;樊红彬;
<正>脑血管淀粉样变性(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一种常见的小血管疾病,主要由于β样淀粉蛋白沉积在血管壁内造成,是颅内自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1]。除出血性脑损伤以外,CAA也和广泛的脑缺血损伤有关[2,3]。本文报道1例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CAA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有言语不清1 d"于2015年8月2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2℃,心率70次/分,血压135/80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神
2016年05期 v.11 454-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建波;杨小华;李格;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常以胸腹部剧痛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危急重症之一,其发病率虽不高,但因其高死亡率以及逐年渐增高的发病率[1]备受关注。AD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常累及多个系统,因此误诊率也较高[2]。对于以脊髓病变为首发表现的腹主动脉夹层,特别是当症状不典型时,尽早确诊尤为困难[2,3]。现将我院收治的以脊髓病变首发症状的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双下肢无力麻木6 h"入院,
2016年05期 v.11 457-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喜丰;李刚;沈伟;王岚;
<正>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造影剂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造影剂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重视。造影剂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血管反应、电生理反应、过敏反应、肾功能异常及胃肠道反应等。一般认为在颈动脉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血管造影术后造影剂的神经毒性引起的并发症较罕见。笔者在行颈内动脉支架术中发生造影剂脑病1例,经过积极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反复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4
2016年05期 v.11 459-460+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2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肖展翅;张慧;倪小红;陈洪汉;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精神异常5 d"于2015年8月20日到本院就诊。2015年6月25日,患者因心情烦躁1年到本院,门诊查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心电图正常,诊断焦虑症,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剂(商品名黛力新)口服,每日早晨1片(10.5 mg)。2015年7月1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剂量加至每日早晨、中午各1片,患者心情烦躁逐渐控制。2015年8月15日患者较为兴奋,胡言乱语,夜间为甚,不伴头痛、肢体抽搐及发热,未作处理。继续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剂量不变,患者精神异常逐渐加重,
2016年05期 v.11 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敏;孙涛;潘庆敏;张小乔;
<正>甲基丙二酸尿症(thylnlalonic aciduda,MMA)是一组遗传代谢性疾病,晚发病例多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而神经内科医师对此病了解不多,易漏诊及误诊。本文报道1例晚发型MMA患者的病史资料及辅助检查,并收集相关文献,加深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青年男性患者,急性起病,咽痛、耳痛后出现吞咽困难、走路不稳、便秘,进行性加重并出现意识不清、小便失禁,治疗后明显好转。既往:10余年前因
2016年05期 v.11 462-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敏;张旻;朱遂强;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因"反复抽搐19年,再发加重2 d"入院。患者19年前因全身抽搐伴意识障碍诊断为"癫痫",服用丙戊酸钠加苯妥英钠片后,每月约发作1次,表现为肢体抽搐,持续1~2 min,无意识障碍。近2 d患者停药后出现全身抽搐倒地,口吐白沫,双眼上翻,伴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给予鲁米那肌注后抽搐缓解,但意识模糊,精神差,生活不能自理,为求诊治来住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出生正常,无家族史,自幼智力学习较同龄人稍差,但生活可自理。体检:发育中等,眼神游离,精神恍惚,
2016年05期 v.11 464+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