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基于生物信息分析焦亡在脑出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迪丽努尔·萨迪克;谢敏杰;方永康;

    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的血肿周围组织及对照样本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与ICH后细胞焦亡相关的关键分子,进一步探讨ICH的病理机制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GEO数据库中选取4例ICH患者血肿周围组织和对侧相应部位(白质与灰质)正常脑组织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谱数据,对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RGs)和焦亡相关基因(pyroptosis-related genes,PRGs)进行合并分析,确定差异表达的焦亡相关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PRGs,DE-PRGs)。对筛选出的DE-PRGs进行聚类,并进行GO、KEGG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织相比,在血肿周围组织中,共发现44个DE-PRGs。GO和KEGG分析表明,这44个DE-PRGs主要富含在细胞凋亡过程、炎症反应的正调控、核因子κB通路正调控、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及细胞焦亡过程中。对44个DE-PRGs进行蛋白质网络分析,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IL-1β、CXCL8、STAT3、TLR2、CASP1、ICAM1、IRF1、PTGS2、NLRP3和IL1RN;GO富集功能分析显示,这些关键基因在炎性反应、焦亡、信号通路等方面显著丰富。结论: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与ICH后焦亡相关的DE-PRGs 44个,进一步通过蛋白质网络分析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功能分析显示均与ICH后焦亡机制相关,可能是ICH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4年02期 v.19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模型中BKCa通道β4亚基动态变化

    李巷;王亚如;李润琪;何桂英;王成雅;汤博;董子康;杨春水;

    目的:观察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BKCa通道β4亚基动态演变情况。方法:建立杏仁核点燃癫痫大鼠模型,随机分对照组、点燃24 h组、30 d组、60 d组。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各组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作后24 h、30 d、60 d大鼠脑内BKCa通道β4亚基表达的动态改变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大鼠皮质及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均有明显缺失,且随着点燃时间增加,神经元计数呈下降趋势,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燃后24 h,皮质及海马BKCa通道β4亚基表达下降,且随着点燃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仁核点燃可导致脑内神经元持续损伤,同时伴随相应部位BKCa通道β4亚基表达下降,推测β4亚基可能参与了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发生发展的过程。

    2024年02期 v.19 69-7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抗GQ1b抗体综合征复发伴癫痫罕见病例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宋文慧;肖君;姚子昂;田代实;秦川;潘邓记;

    目的:探讨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出现癫痫罕见临床表现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癫痫发作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青少年女性,因“行走不稳5月余,突发肢体抽搐1天”就诊。查体示对称性眼外肌麻痹、腱反射活跃及共济失调;血清抗GQ1b抗体IgG(+),脑电图示双侧大脑半球散发3~4 Hz棘慢波、多棘慢波,磁共振示双侧额叶、左侧顶叶、双侧丘脑及脑干异常信号。诊断为抗GQ1b抗体综合征Bickerstaff’s脑干脑炎型,给予抗癫痫、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好转。检索文献收集相关病例报道4篇,基础实验提示GQ1b抗原与癫痫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结论:癫痫为抗GQ1b抗体综合征罕见临床表现,推测与GQ1b抗原分布特点、抗体浓度及血脑屏障渗透性有关,其潜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2024年02期 v.19 73-7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联合胶体扩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张莉;傅新民;智文虹;刘志广;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联合胶体扩容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80例)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实验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序贯替罗非班联合胶体扩容治疗,疗程为48 h,之后2组均续以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2组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评价其安全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自溶栓至第10天,2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溶栓至第3天,2组严重出血及轻微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7、14、30 d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30 d后,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30、90 d后,实验组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联合胶体扩容治疗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结局,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2024年02期 v.19 77-8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急性单侧外周前庭病变病因初步探究

    朱艳含;钱果;秦文静;方毅;徐姣;周涛;常丽英;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单侧外周前庭病变(acute unilateral peripheral vestibular dysfunction,AUPVD)患者的基本信息、前庭功能、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等指标,探究AUPVD的可能病因、累及部位。方法:收集2022年2月~4月我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UPVD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接受视频头脉冲(v HIT)检查,26例接受激素治疗,3例行迷路钆造影增强扫描。分析、比较患者的检查结果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结果:30例行v HIT检查的患者中,结果异常25例,其中12例(48%)水平半规管vHIT异常,但前管正常;部分迷路钆造影增强检查的患者可见病变侧前庭迷路强化信号,未观察到前庭神经的强化信号;26例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17例(65.4%)效果较好,9例(34.6%)效果欠佳,后者平均年龄及至少合并1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占比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AUPVD的病因可能包括炎性、缺血等多种机制;可能累及前庭神经、前庭迷路等多处部位。

    2024年02期 v.19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吴艳萍;陈真真;李昌俊;经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65岁及以上的脑卒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 D3]浓度与抑郁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数据中年龄≥65岁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数据,根据患者健康问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item,PHQ-9)测评结果评估抑郁状态,据此分为非抑郁组和抑郁组;比较2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25(OH)D3浓度与抑郁状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年龄≥65岁的脑卒中患者600例,其中76例(12.67%)纳入抑郁组。抑郁组患者的年龄和血清25(OH)D3浓度低于非抑郁组(均P<0.05),婚姻状况为结婚或同居的比例高于非抑郁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浓度升高与抑郁症状发生风险呈负相关(OR=0.917, 95%CI0.844~0.997, P=0.042)。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25(OH)D3浓度升高与抑郁状态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建议对该人群常规筛查血清25(OH)D3。

    2024年02期 v.19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磁共振的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鉴别诊断皮肌炎和肌营养不良的价值

    唐东;彭丹;冉君;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鉴别诊断皮肌炎和肌营养不良的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皮肌炎患者42例和肌营养不良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大腿常规MR及DTI成像,分别比较皮肌炎和肌营养不良患者大腿肌群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所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皮肌炎与肌营养不良患者大腿肌群的ADC和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TI的参数ADC对鉴别皮肌炎和肌营养不良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23、54.1%和78.1%。结论:功能序列DTI作为常规MR的补充技术,有助于鉴别皮肌炎和肌营养不良的鉴别。

    2024年02期 v.19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么瑶;徐沙贝;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偏头痛尤其是先兆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之间存在关联,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一些常见的血管危险因素可能会增加偏头痛患者卒中风险。本文主要针对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关联的可能机制进行简单综述,旨在提高对偏头痛相关卒中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2024年02期 v.19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原肠道菌群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柴逢梅;樊青俐;

    肠道微生物组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库,在神经发育、衰老和脑部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肠道菌群越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也成为脑卒中研究者的热门研究课题。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物群与人体和外部环境保持平衡状态,然而在高原地区,可能因缺氧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致使细菌移位和肠道微生物群失衡。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高原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同时对其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2024年02期 v.19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脑梗死治疗中的新视角:热休克蛋白的作用

    高小姗;雒扬;姚利和;谷有全;

    脑梗死是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引发的一类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障碍等,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可作为缺血相关的应激蛋白在脑组织缺血后被诱导激活,在脑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HSPs与脑梗死有着密切的关联,靶向特定的HSP可缓解缺血性脑损伤,极大改善预后。因此,本文对与脑梗死相关的HSPs的最新文献进行概述,为后续靶向HSPs相关药物的研发及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为脑梗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2024年02期 v.19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尔茨海默病与铁死亡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张洪铭;冯丽娜;孙保亮;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调节性细胞死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普遍存在于在生命体发育过程中,对调节生命稳态至关重要。随着调节性细胞死亡在AD的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铁死亡与AD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将对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AD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为A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探索潜在治疗靶点。

    2024年02期 v.19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写分析在帕金森病诊断和疾病进展监测中的作用

    李江婷;屈艺;闵喆;熊永洁;薛峥;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慢性进行性损害患者的运动功能,使其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目前,PD的早期精确诊断面临挑战,也缺乏监测疾病进展、评估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采集并分析患者手写文字大小、速度、加速度、流畅性、压力等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PD、及时监测疾病进展、评估治疗疗效。随着手写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该方法有望成为PD诊治和随访中的重要辅助工具。

    2024年02期 v.19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卒中后抑郁及其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李盛杰;徐欣然;陈丹阳;李志军;刘娜;陈施玲;唐洲平;唐颖馨;

    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的首位病因,约30%的患者会出现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卒中的严重程度,类型,病灶的体积、位置和侧别,生活环境,神经递质,神经炎症,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均参与了PSD的发生和发展。非药物治疗是PSD的主要治疗方法中的重要一类。本综述总结了心理治疗、非侵入性脑刺激、电针、深部脑刺激等常规非药物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PSD治疗中的潜在治疗价值及发展方向。研究PSD的病理生理机制并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2024年02期 v.19 113-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临床研究

  •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6例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分析

    张丽燕;王淑辉;赵明霞;脱厚珍;张丽梅;

    目的:总结分析非酮症高血糖偏身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6例HC-NH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3±10.6)岁,女性占66.7%(4/6);5例患者发病前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1例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6例患者均出现偏身舞蹈样症状,其中1例合并面部不自主运动;入院血糖为5.8 mmol/L~26.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15.6%之间,平均为(11.2±3.0)%;平均血浆渗透压为(324.3±22.6)mmol/L,尿酮体均为阴性。影像学检查显示5例患者在舞蹈症对侧基底核区的CT影像可见高信号或MRI扫描T1WI可见高信号,1例患者基底核区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经积极控制血糖治疗后,5例患者偏身舞蹈样症状完全消失,1例患者仍遗留轻度舞蹈样症状,给予硫必利对症治疗。结论:HC-NH是偏身舞蹈症的少见病因之一,可见于首次诊断糖尿病的患者。高血糖非酮症、偏身舞蹈症状及特征性影像学可协助诊断。早期诊断,积极控制血糖,预后好。

    2024年02期 v.19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张力增高的疗效观察

    孙宁;张通;叶婷;黄富表;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手部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冲击波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理疗、中医康复等康复治疗方法,冲击波组除上述康复治疗外,每周进行2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强度0.8~1.5 bar,频率10 Hz。2组治疗均持续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定],手部屈肌肌群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上肢及手功能(采用DASH问卷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且在治疗后由患者对此次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在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手部屈肌肌群肌张力MAS评分,上肢及手功能DASH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均有所改善(均P<0.05),且冲击波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冲击波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28)。结论:体外冲击波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持和改善脑卒中患者手部屈肌肌群肌张力的增高,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获得更高的患者治疗满意评价。

    2024年02期 v.19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GLIA》优秀论文推荐(摘要编译)

  • 小胶质细胞在卒中中的作用

    唐颖馨 ;Anna M Planas;

    小胶质细胞在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和受损组织的清除中扮演关键角色,它们对缺血引起的干扰反应迅速,致力于恢复失去的稳态。然而,被修改的环境,包括离子失衡、关键的神经元-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的中断、去极化传播以及来自坏死神经元的危险信号的产生,诱导了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和表型转变。这导致它们表现为促炎表型并增加吞噬活动。从缺血后的第3天开始,巨噬细胞渗透到坏死组织核心,而小胶质细胞则在病灶周边聚集。此外,炎症促使代谢转向有利于糖酵解、戊糖磷酸途径和脂质合成。这些转变与吞噬脂质的摄入相结合,促进了脂滴生成、合成代谢,并使小胶质细胞增殖。增殖的小胶质细胞释放营养因子,有助于神经保护和修复。然而,一些小胶质细胞持续积累脂质,并转变为功能失调且可能有害的泡沫细胞。研究还表明,有些小胶质细胞要么清除凋亡细胞能力的受损,要么消除突触、活神经元或内皮细胞。然而,阐明被吞噬细胞的生存能力、局部环境特征、组织损伤程度和时间序列将是至关重要的。缺血为小胶质细胞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依赖于区域和损伤的刺激,随着时间演变导致出现不同的小胶质细胞表型,包括表现为促炎性或功能失调特征的细胞,以及显示出促进修复功能的细胞。准确分析小胶质细胞表型,以及更精确地了解相关的缺血后组织条件,是对卒中进行针对性干预的必要步骤。

    2024年02期 v.19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