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脑损伤预后评估和康复治疗

    周士枋

    <正> 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据美国报道,大约每年发生率为0.2~0.3%,即每年大约有50万新病例发生,其中约有30~50%属中度、严重以至致死性损伤,而致死性损伤可能高达10%。其它即使存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颅脑损伤发生的年龄较脑血管意外发生为低。据报道每10万人中0~4岁有150人,15~24岁达550人,超过50岁则发生率下降。发生原因以交通运输事故居第一位,约占1/3~1/2,第二位为跌倒或为倒下物砸伤,约

    1988年03期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e—Ne激光对周围感觉神经潜伏时的影响

    尤春景

    <正> 本文通过随机双盲研究,证实了He—Ne 激光辐射对周围感觉神经潜伏时的影响。40名无右上肢疾病史的健康受试者(18~42岁,男,女各20名)随机地分成激光组和安慰组.应用Dynatron 1120型He—Ne 激光仪和与前者外形相似但不能发射激光的安慰仪器进行治疗。通过Cadwell 7400记录远端潜伏时,选用下述参数(增益=20μV/格,通频带=2000~10Hz,扫描速度=1m(?)/格,脉冲宽发=100μs).受试者取坐位,右手平放在检查桌上,室内温度维持在23℃.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沿受试者桡神经表面放置,记录阴极放在桡神经最大而明显的分支表面或伸肌支持带远端1cm 处.阳极放在第一骨

    1988年03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脑控制系统在截瘫病人下肢康复锻炼中的应用

    耿晓增,候金镐

    <正> 近年来随着微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允许用电脑来控制电刺激,从而使电刺激治疗更加精细和完善,在截瘫病人康复锻炼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这种方法不仅能用于瘫痪肌肉的肌力与肌耐力锻炼,而且在锻炼截瘫病人站立.行走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一、原理与设计标准电刺激引起肌肉的收缩是由于应用电流到皮肤、运动神经或直接作用于肌肉,在神经与肌肉上产生动作电位。电脑控制系统

    1988年03期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助行系统研究概况

    毛衣理,南登昆,周礼杲

    <正> 当今医学水平还不能使某些残疾治愈,因此,必须借助现代工程技术来为康复医学服务。近年来,在康复医学上逐渐出现各种电子装置帮助残疾人补偿或代替部份功能。本文介绍并评价用于帮助瘫痪病人重新获得行走能力的计算机助行系统。通常,下肢瘫痪是神经传导系统发生了障碍。计算机助行系统,人为地给肌肉或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施加一串相当于中枢神经送来的电脉冲信号,使肌肉产生收缩,从而恢

    1988年03期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运动生理学及其在疾病预防和康复中的作用

    strand P-O ,窦祖林

    <正> 本文综述有关文献,旨在集中讨论运动对全身功能和健康的慢性效应。有规律的运动对于发挥人体的最佳功能是必要的。下表可见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所引起的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某些变化。

    1988年03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强体力活动对青年人下肢骨骼无机质含量的影响

    Margulies JY ,张迎捷 ,赵和平

    <正> 机械性负荷与骨塑型之间的关系已经明确.动物实验研究证明骨的生长受机械性负荷的影响。此外,在生理范围内.肯定地说骨的塑型与负荷水平和应变程度有关.应力的改变及其每天的重复次数达到一定限度,也可增强骨的塑型.同样地,人类骨质(作为骨塑型的一种测量方法)的改变,也与体力活动有关。长期卧床或缺乏重力作用,骨无机质的含量便会随之减少。另一方面,在运动员和终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中骨质增加。以前没有体力活动习惯,仅从事数月体力活动者,骨无机质含量很少增加或根本不增加.本文研究对象是一些青年人,他们进行了短期的强体力活动.由于这一活动的主要负荷在下肢,故将胫骨干远端部分的骨无机质含量选作骨塑型的参数。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活动对这一部位骨无机质含量的影响。

    1988年03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肢截肢患者有氧锻炼

    Kenneth H ,郑扩建

    <正> 许多研究提示:下肢截肢患者以同一速度步行时,每公斤体重的能量消耗要多于健康者20~100%。单侧的膝上或膝下截肢和双侧截肢均相同。以往减少行走者能量消耗所作的研究多数是用在改善假肢上。这种改善虽可减轻假肢的重量,并使使用者感到舒适,但尚未证实它能使患者行走更为省力。看来在过去的研究中,其原则是放在如何替代失去的肢体,而不是放在如何发展所保留的功能上。截肢患者同那些能用肢体起床、站立、散步的病人相比,由于失去肢体,患者的康复活动从一开始和保持进行功能锻炼均处于不利的地位。

    1988年03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冷疗法与医疗体操

    Gerdes A ,蔡筱英

    <正> 冷疗法在众多的医疔体操治疗技术,如PNF 法、Bcbath 法、Vo(?)ta 法及手技疗法中占有重要位置。冷疗具有镇痛、消炎、消肿、促进血流的作用,且根据使用时间不同可以降低或增加肌张力,是主动和被动运动的辅助手段。在医疗体操中常用的冷疗方式有:1.冰块(按摩);2.冰水浴(局部、全身浴);3.冰毛巾(裹、敷);4.冰袋(裹、敷);5.冷包裹(裹、敷);6.冷气喷射。一般说来,冷疗法可分为短时和长时两

    1988年03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理学检验对中风病人康复后果的预测

    Novack TA ,付韦明

    <正> 关于中风病人康复后果的预测,已作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导致了心理学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一些研究通过运用W(?)hsler 成人智力量表(WAIS)中的积木图案(Block Design)、物体拼凑(Object Assembly)、数字符号测验(Digit Symbol Subtest);Bender-Gestalt 测验;以及Hooper 视觉器官测验(The Hooper Visual Organization Test),着重研究了感知运动功能,结果是感知运动不良者,康复后果也较差。病人注意力方面的研究发现:完成如成人智力量表数字背诵(Digit Scan)和计算

    1988年03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脊髓损伤后的生活应激反应和心理调整

    Frank RG ,王惠兰

    <正> 脊髓损伤(SCI)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常为人们所研究,而大多数的研究工作均基于临床观察,难以证实研究者们的假想。一般地说,反应性模式未能结合当代的心理调整和适应的理论,许多反应性模式的基本原理未为经验性研究所支持,采用传统的诊断标准,发现30~40%的SCI 病人在康复过程中患有抑郁症。但不能由此而断言SCI 都有抑郁反应。还有人随访SCI 病人的康复过程,发现抑郁行为期对心理调整和康复措施呈对抗性。近来的调查研究表明,某些受试者的特征没有被反应模式考虑进去,由此影

    1988年03期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的体疗

    秋山纯和 ,关克端

    <正> 轻型、并发症较少的糖尿病,用运动疗法较易收效。并发呼吸功能不全和并发偏瘫的糖尿病.虽然实行运动负荷训练有困难,但若一直不活动,则耐力和肌力更降低。并发结核的糖尿病,化学疗法的疗效降低。据此,希望糖尿病人在力所能及的限度内进行运动负荷训练。Ⅰ、基础研究作者研究了各种运动的耗氧量。研究了使用固定式脚踏车的最大负荷及血液成份的变化,报告了血细胞成份、白细胞、血浆成份及血糖值增加的情况,还进一步报道了白细胞随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并由此想到血糖值也随运动强度发生相应的变化。运动负荷用的是自行车测功计。运动负荷组

    1988年03期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运动处方(连载) 七、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三)心功能不全——非缺血性心脏病

    村山正搏 ,李景玉

    <正> 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脏病的运动疗法,其共同的机理首先一个是精神效果,即通过运动疗法增强体力,具有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愿望,另一个则是改善因心梗长期卧床或瓣膜病,先心手术所引起的失调状态(decon-ditioning)。以运动生理学效果为目的来考虑,不同病情阶段采应不同的运动疗法,非缺血性心脏病同缺血性心脏病一样,即当心机能不全严重时,不管其基础病是什么,应该是以安静为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次是预防和改善失调状态,再进一步是进行积极的提高体力的分阶段运动疗法。与心脏梗塞不同,因无明确的发病日期,所以也不能制定根据发病日数而定的程序。非缺血性心脏病运动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如表1所示。

    1988年03期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运动处方(连载) 八、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四)、心律不齐

    川久保清 ,李景玉 ,于秀杰

    <正> Talan 等比较了20名长跑运功员和50名非训练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虽然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率无差异(70%和50%),但室上性期前收缩(100%和56%)、Ⅰ度房室传导阻滞(45%和8%)、文氏Ⅱ度房室传导阻滞(40%和6%),则以训练者多。问题是究竟什么样的心律不齐需禁止或限制运动?可否与健康人制定一样的运动处方?心律不齐引人注目的问题是运动中内因性猝死,运动中猝死者多数是原有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畸型等心脏病,也有未被认为是器质性心脏病者。Waller 观察30岁以下的87例运动中急死者,其中24例(27%)尸解死因不明,考虑是死于一次性心律不齐。为使运动中的事故达到最小限制,最好预先发现危险性心律不齐,限制其运动。对有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不齐处理方法不同,若是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瓣膜病、先心病等,可根据病情制定运动处方。所以身体检查时有必要充分注意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无症状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有无心律不齐,对远期预后无影响。Kennedy 等对

    1988年03期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运动处方(连载) 九、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

    荒川 ,规矩男 ,李景玉

    <正> 我们经过5~6年的临床研究,获得了如下的资料:运动强度:用相当于最大摄氧最的70%以上强度的运动疗法,没获得降压效果。因此采用50%的温和强度,即血中乳酸值即将上升时的数值。运动种类:增加重量等的静力性,等长运动必须有相当强的运动能量,因此运动中舒张压也明显增高。采用等张、动力性运动(如步行或慢跑等)能使舒张压下降。我们所用的是功率自行车。运动量:运动生理学指出,一次运动不能消耗3000千卡就不能提高运动训练效果。高血压患者中因平常就运动最不足者多,体力(最大摄氧量)低下,特别是男性不够35ml/min/kg 的人多。那么,VO_(2max) 34ml的人消耗3000千卡,则运动强度按VO_(2max)的50%进行。按以下公式,需要大约60分钟:若体重60kg,则34ml(0_2)×(1/2)(50%VO_(2max))×0.005(千卡)×60(kg)×60

    1988年03期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波兰人民共和国的医疗康复组织

    МатGйнБ. ,黄彬鉴

    <正> 现在一般认为康复属于治疗的第三阶段(第一阶段为诊断、第二阶段为传统疗法)。1964年在民主德国哈勒市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康复学术会议上对康复所下的定义是“由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经济学家、社会团体领导人针对恢复残疾人的健康和劳动力所进行的集体活动”。本文在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劳动组织对康复所下的定义后提出:康复是个过程,其任务为在疾病治疗期防止发生残疾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防止并发症和健康状况恶化。康复措施应使致残者的躯体和情神状态在康复过程的不同阶段(第一阶段:住院治疗;第二阶段:门诊康复;第三阶段:疗养康复;第四阶段:职业与社会康复;第五阶段:防治所服务)得到代偿和适应。在治疗过程的早期阶段,在多数情况下,康复措施保证疾病的良好转归,是残疾预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可惜,只有在少数情况下,病人的健康与劳动能力得到完全恢复.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们认为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康复问题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和道德—心理学意义。医学康复过程不限于只治疗主要疾病,还包括外伤或疾病

    1988年03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胸腺及胸骨区局部直流电疗法的免疫调制作用

    王少琴 ,孙星炯

    <正> 多数学者认为机体免疫反应障碍是使急性炎症转变为迁延型或慢性型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慢性支气管炎是在继发性免疫障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病理过程的典型例证。有人曾强调指出,发展着的免疫缺陷使原发疾病过程加深.并认为在选择治疗时应从消除免疫缺陷以提高治疗效果出发.已有电磁波作用于甲状腺区或肾上腺区可调节免疫作用以及直流电作用于胸廓时伴有血凝集素滴度增高的报道。本文目的是要研究直流电作用于胸腺-胸骨区对免疫有无调节作用。实验用体重130~150克、2月龄大白鼠.观察组20只,在胸腺、胸骨区进行直流电疗;第二组20只,进行全身直流电疗以比较对免疫反应的影响;第

    1988年03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功能性电刺激引起的烧伤(2例报告)

    邓必骏

    <正> 例1:37岁,男,因C_5损伤致四肢瘫痪.为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电刺激双侧肱二头肌.虽在病人接受治疗的全部期间,理疗师十分小心,但在病人躺下后仅几分钟,就发现二个卵园形约3×4mm~2烧伤,相距1时,位于前臀内侧阳极附着处.侧2:30岁、男,因L_(4-(?))损伤致不全截瘫.应用电刺激双踝背屈肌.通电后20分钟,发现小腿有4个卵圆形3×5mm~2皮肤烧伤.两例患者的烧伤,均于1月内治愈.所用机器为TECA 低电压治疗机,电流25mA,电压90v/1s/0.1HZ、脉宽1s,重复频率0.1HZ.作者认为,上述二例烧伤,说明电刺激时,即使仔细监护,也可能产生烧伤.因患者感觉消失,本人并不知晓,故医生要特别警惕.烧伤原因系电场强度过高和局部电耗过多所致,也可因刺激局部温度过高和室内通风换气不良引起.目前用表面电极作神经和肌肉电刺激,已广泛应用于脊髓外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在使用时,为防止烧伤应采取下

    1988年03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TNS对慢性腰痛的治疗回顾

    卫晓南

    <正> 对慢性腰痛往往无有效的治疗办法.本文以长期使用TNS 治疗控制疼痛,提供了一种取代药物的有效而又经济的疗法.作者于1981.1~1985.2对患有十年慢性腰痛的182名病人在仔细选择下采用TNS 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了详细记录.其中大多数病人都是在其它常规治疗无效,第二次或第三次来此就诊的.有作业治疗专家、临床心理医师和理疗师等参加的康复组对每个患者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确定诊断,然后根据病情和治疗目的逐一制定综合性的康复计划.首先由理疗医生用rnaitland 法对疼痛(发作:增强

    1988年03期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侧和双侧耳廓TENS对皮肤痛阈的影响

    陈又新

    <正> 用于针刺穴位的低频率、高强度的TENS 为“针刺型”TENS.耳廓上的针刺穴位有时也可作为应用此型TENS 的部位.在耳廓治疗应用中(包括耳廓TENS 在内)产生了一个问题,即适宜治疗是涉及单耳还是双耳.传统的针刺法则规定刺激两侧耳廓.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比较单侧和双侧耳廓TENS(针刺型)对皮肤痛阈的影响.

    1988年03期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低频电刺激对人体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

    窦祖林

    <正> 在小哺乳动物身上,已经证明低频电刺激疗法(LES)具有延迟肌萎缩作用,但在人体有关LES对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报导不多,其中有人认为LES 有肯定作用,也有不能肯定此作用者.本文的目的是研究通常所采用的一种LES 方法对外周神经损伤病人肌萎缩及肌肉功能恢复的作用.对象:73例患者、81根神经损伤.包括尺神经、正中神经、腓神经或臂丛神经损伤.病因:直接外伤或长时间压迫.有完全的、单根或多根神经施行了神经的再建术,腓神经损伤者其神经完整性仍保持.臂丛神经损伤者只采用保守疗法.方法:病人平均年龄28岁,作者们把年龄大于16岁、伤后8周入院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两神经复合损伤的患者随机地分为如下5组:1)不用LES治疗;2)LES:1次/日,5次/周.每次每条病肌收缩30次.直到EMG 中可见神经再支配为止;3)同2),但直到肌力达到2级;4)LES:2次/日,7次/周,每次每条病肌收缩60次。直到EMG 中可见神经再支配;5)同4,但直到肌力达到2级.此外把年龄小于16岁、伤后8周以上入院的其他正中或尺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和腓神经损伤的患者

    1988年03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固定鼠后肢肌肉在电刺激后酸性和碱性蛋白分解活性的研究

    邓必骏

    <正> 作者报道对石膏固定的成鼠后肢肌肉,在给予间接电刺激后,检查某些肌肉酸、碱性蛋白活性的研究资料。材料和方法:将体重300±3g 的成鼠,以标准饲料和水,喂养于不同笼中,共分三组:①固定组;②固定加电刺激组;③对照组.每组12只.①、②组均用石膏固定鼠后肢,使踝关节呈90°,膝关节呈115°角.②组安装一对电极,分别植入臀部靠近坐骨神经和颈背区,颈背区装一固定项圈,从圈上将保护电极接到笼顶,使能自由活动,再接上电刺激器.固定石膏每周换一次.准备完毕,对②组鼠给予间歇性电刺激,频率为8、50、100Hz,脉宽

    1988年03期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频振动综合治疗颌面部蜂窝织炎

    王昆润

    <正> 微循环障碍对于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用低频振动综合治疗颈面部蜂窝织炎,振动来自按摩器《--4》的电枢,沿橡胶管传送到按摩工作头,并装有变频器、频率计和计时表.振动传入深度取决于皮下蜂窝组织厚度、水肿程度、浸润物密度和振动频率;振动频率越小,作用越强,传入越深;相反,频率越大、传入越浅.每人都有自己的心血管系统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的振动,作用于人体的任何部位均可迅速导致血液动力学增强。作者使用低频振动,记录病人Ⅱ标准导联心电图,用QRS 间隔确定振动频率:f=1 t Hz,t=s v。例如,QRS 间隔4mm,心

    1988年03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保守治疗和85例长期随访结果

    邓必骏

    <正> 本文报道1970~1982年间对所见先天性肌性斜颈277例进行保守治疗并对85例进行长期随访的结果。临床资料:277例中男136例,女141例,左侧受累者161例,右侧受累者116例,197例在胸锁乳突肌远端1/3或分叉处有1或数个纤维结节(FN),其它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纤维化。全部患儿中病情轻度(侧弯主动运动达25°,被动运动达90°,头旋转主动达70°,被动达80°)者133例,其中27例有FN;中度(侧弯主动达10°、被动20°,头旋转主动达45°,被动65°)者118例,其中67例有FN;重

    1988年03期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动脉阻塞疾病截肢后的活动情况

    张晓玉

    <正> 当某个肢体局部缺血不能再作血管重建手术或这种手术失败时,截肢术必须做到挽救生命、减轻疼痛、切除坏死组织.膝上截肢可以达到这些目标.许多报告都强调保留膝关节以增加在使用假肢时的活动性,提高生活自理和改善生活质量.企图保留膝关节由于术后不愈或易产生膝关节挛缩,导致大部分残肢令人失望.自1969年以来,作者强调保留膝关节.1969~1973年,膝下截肢占34%,1974~1978年,膝下截肢占53%,1979~1983年,膝下截肢占65%,本文反映了最近五年内,截肢术后六个月残端愈合与运动情况的经验.

    1988年03期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的运动疗法

    金完成

    <正> 对于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所引起的面部表情、摄食及语言障碍,应该同时进行全身姿势的运动疗法,特别是改善坐位姿势。作者观察一例第一次脑出血引起的左半身和右下肢瘫痪,并伴有假性球麻痹的49岁男性患者,病程已一年三个月二十天。入院初,从躯干直至骨盆均松弛,难以保持正常坐势。左面部肌张力和活动低下,口角向右歪斜,口唇不能闭合,流诞多,不能进食面条,钡透所见吞食时会厌不能迅速闭合。因此经常出现呛食现象.由于躯干肌的驰缓,呼吸运动减弱,肺活量只1000ml,百分肺活量为29.7%,胸

    1988年03期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部矫形器

    高楚荣

    <正> 一、矫形的应用目的①固定关节使患部休息;②预防变形,纠正畸形;③辅助手术后的训练;④纠正异常运动:如对“书写痉挛”,矫形器有将近50%的效果;⑤代偿麻痹手和缺指的功能。如为颈髓完全损伤手麻痹的各种矫形器,拇指缺失时用手套型假指,假拇指与食中指对位,可进行夹捏动作。手部矫形器一定要有明确的应用目的,并结合每个病人的病情、体型等具体情况。①~③为一般治疗用矫形器,④、⑤与假肢相仿,为永久性辅助器具.从功能上分二类,一为持续固定的静态矫形器,使

    1988年03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于手康复的连续被动运动装置

    李运杨

    <正> 手掌掌面因严重挤压及广泛烧伤所致的手伤残常使运动丧失.许多病例系由关节囊、腱鞘及皮下组织的纤维性挛缩所引起。由于主动运动常导致疼痛,本文介绍一种连续被动运动装置.动物实验证实,肢体的缓慢连续性被动运动可刺激创伤痊愈及关节软骨再生,导致受损关节的功能改善.这一发现被迅速应用于临床,连续性被动运动(CPM)机器被制造出来并用于在滑膜切除术、骨软骨移植术、全关节关节成形术、挛缩松解术及感染关节引流术后活动髋及膝关节.已有市售的CPM 机器用于肩、肘、腕及手等关节.本文设计的系统为运用充气式气囊所产生的力量在充分的生理范围内运动手和指关节。曾实验过几种手部连续被动运动装置,发现以

    1988年03期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失写而伴随其它病变的失读症

    邓必骏

    <正> 本文报告2例无失写而伴其它病变的失读症,并强调在康复过程中辨认失读症的重要性.病例报告例①:男性、80岁,右利,因头昏和精神错乱2天入院.检查:右侧偏盲、右半身轻度无力,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腱反射活跃,两侧对称(数天后病理反射消失).有表达性失语和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及精神错乱.17天后,无力好转,但不能说出自已的年龄和生日,因此表现似“痴呆”.为进一步检查而转入康复中心.此时查体:神清、愉快、合作.自发语言正常,但不能读单字,包括自已的名字.不能把字与画配对、不认识问号、向上或向

    1988年03期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偏瘫并上肢截肢双重残疾的康复(2例报告)

    秦惠基

    <正> 偏瘫并截肢双重残疾是罕见的复合残废.这种双重残疾病人大多是下肢截肢,而上肢截肢并偏瘫者罕见。这是由于上肢截肢率比下肢低得多,其较为合理的解释是上下肢的病因有差异.上肢截肢主要是外伤,仅6%是由于疾病:而下肢截肢40%是由于某些疾病的结果.因此,一种病变(如糖尿病)可以同时引起偏瘫和下肢截肢;而上肢截肢与偏瘫并存,通常需有两种不同的病变,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MEDLINE 联机检索文献资料表明,过去20年来还没有发表过有关这方面的英文文献.本文报

    1988年03期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心率/ST斜率作为心肌缺血指标的评价

    刘晓媛

    <正> 1979年Ferenyi 首先提出HR/ST 斜率可作为判断心肌缺血程度的一个指标。Leeds 大学心血管研究室对此指标做了大量研究,并报告测试结果:(1)HR/ST 斜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的主要血管数量之间有极好的相关性;(2)单支、双支与三支冠状动脉狭窄的HR/ST 斜率之间无重迭.由于供给左室的动脉血量易变,同样狭窄的动脉不一定产生同样的心肌缺血,在冠状动脉分支的大小和数量有极大的易变性,冠状动脉的口径也时

    1988年03期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上肢测力期间运动速度对心率、收缩压和心率——血压乘积的影响

    周和平

    <正> 上肢测力计已广泛用于上肢运动时的极量和次极量需氧能力的测试。应用臂测力计对在工业、体育运动和军队从事上肢工作的人,以及对不能骑自行车的人,包括偏瘫病人和下肢矫形残疾病人的检测都有实用价值.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次极量臂力测定时,应用上肢等动测力计的情况下,臂转动速度对心率(HR)、收缩压(SBP)和心率—血压乘积(RPP)的影响.作者指出,有关此法应用问题尚未见有公开发表的资料。

    1988年03期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紫外线全身照射对胆汁性肝硬化所致搔痒症的成功治疗

    葛洪友

    <正> 消胆胺虽能使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所致的严重搔痒症状减轻,但有时也无效.作者采用先以紫外线全身照射缓解病人的症状,再用小剂量消胆胺的方法,成功地治疗了三例曾单独服用大剂量消胆胺(12~16g/日)而无效的患者.治疗过程是:先用紫外线全身照射一个疗程.每周三次,开始时用1/2MED,以后每次递增前次的1/8,疗程结束时不超过2个MED.二周后,病人搔痒显著减轻.其中一个病人在本疗程结束后,连续五周无症状.症状复发后,又重复了一个疗程。取得同样效果,但无症状期仅为两周.接着病人又接受了第三个疗程的治疗,每周三次,共六周,结束时的剂量是初始剂量的三倍.治疗三周后症状又能缓解,在第六周,给病人加服小剂量消胆胺即治疗前剂量的一半(8g/日),疗效维持了四个月.在第三个疗程开始时,同时测定病人血清、尿液及皮肤水疱内的胆酸水(?),共监测四个月,结果发现:血清胆酸在治疗三周后开始下降,下降程度与

    1988年03期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液紫外线照射治疗肺化脓性疾病

    王昆润

    <正> 对于化脓性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外,物理疗法具有很大意义,其中包括自体血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再输入疗法。血液紫外线照射治疗各种贫血和缺氧状念,腹腔器官和口腔急性化脓性炎症,脓毒性疾病等,已积累了很多经验,证明这种疗法对于血液的杀菌性能和机体对氧的利用都有良好的影响.作者用自体血紫外线照射后再输入疗法综合治疗肺化脓性疾病78例,绝大多数是男性,年龄30~50岁,其中71.8%有严重的和复杂的肺脓肿.用装置进行治疗,穿刺肘静脉,使血液沿着特制的石英盘旋管流过,均匀地接受紫

    1988年03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与热汽浴

    徐家麒

    <正> 近年来随着蒸汽浴在一般家庭中的普及,使用蒸汽浴的人数正在增加。为探讨蒸汽浴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及对心脏病患者的安全性问题,作者对13名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年龄48~68岁)和8名正常人(年龄34~56岁)进行30分钟温度较低(60℃)的热气浴,使用的是轴射波长5.8~1000μ远红外线的陶瓷,穿透皮肤的温热效果好。试验结果表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IHD)组都没有出现胸痛等自觉症状.心电图也没有明显变化,入浴安全。心率平均上升到81.5次/分.最高也只有96次/分,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收缩期、舒张期血压有所降低,两组也无差别。心率与收缩期血压乘积(Double Product)和耗氧量的增加

    1988年03期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每周一次超声治疗慢性腿部溃疡的对照试验

    张雅勤

    <正>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有助于组织愈合,经超声治疗愈合的组织,韧性和弹性均较未受超声作用的组织为大。正确剂量的超声的良好效应是通过对几种细胞的作用(包括刺激成纤维细胞)所致,而剂量不当则可引起组织损害.有人报告每周三次超声治疗对腿部溃疡患者有益,但多数腿部溃疡无需如此频繁地更换敷料,因此作者研究了每周一次超声治疗是否有助于溃疡愈合.作者将108例各种原因的慢性腿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56例,只接受标准治疗方案(用溴棕三甲铵清洁创面,花生油涂擦创面周围皮

    1988年03期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应用正弦调制电流与矿泉因子综合治疗的效果

    宗鼎法

    <正> 正弦调制电流(CMT)广泛应用于胃肠病治疗中,它既有全身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又能对溃疡病引起的胃十二指肠基本机能障碍进行局部的生理调节.作者对两组病人进行了比较研究。一组65名处于不十分剧烈和未完全缓解时期的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人只用CMT 治疗.于病人上腹部和背部T_6-T_8接受CMT,采用交流方式,调幅度为60~100%,频率为50~75~100H_2,隔日操作10次,每次3~5分钟,疗程22~23日。治疗结束,86%病人症状改善或明显改善。内窥镜见43.3%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完全消失及溃疡面积明显缩小,形成瘢痕者较少.胃酸形成、运功功能、炎症现象等

    1988年03期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脊髓损伤后伴有发热的菌尿症

    卢光增

    <正> 脊髓损伤后最多见的内科并发症是尿道感染,这也是很多脊髓损伤患者终生的常见难题.本研究的目的是结合伴有发热的菌尿症(BWF)发生率估量常用的膀胱处理方法的最后结果。705例脊髓损伤患者。四肢瘫占51%,截瘫49%.收集患者最初康复出院和一年随访资料、排尿方式、有无BWF 以及发作次数。根据发作次数分5个选择输入计算机:0、1、2~4、>4、不知,并联系在最初住院和一年随访期内的排尿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受伤后一年内43例做过括约肌切开术,根据病历记录确定其术前和手术1年后BWF 的发生次数。

    1988年03期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87年自学测验试题(电诊断部分)答案

    秦惠基

    <正> 题目答案评论1 (3) 所述的电位是正相波,并局限于腰5分布区,这是L_5 神经根病2 (5) 已有报告运动单位电位用单极比用同轴电极大3 (4) 用所列的问题任一项都可使60H(?)电流干扰减少,但关掉TNS 仪例外.因为它只对相当高的频率有干扰.

    1988年03期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外部分专业期刊近期目录选登(参考译名)

    1988年03期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