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磁共振成像在软组织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尹立,黄彬鉴

    <正> 软组织损伤(如肌肉、肌腱、韧带损伤)的诊断,普通X 线检查不容易发现,而关节镜检查、肌肉活检等又会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因此医务工作者希望发展一些既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又对人体无创伤的诊断方法。近年来,由于科学的发展和各学科的综合渗透,使核磁共振成象技术(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或MRI)在医学领城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已被用于临床诊断多种软组织损伤,使其诊断水平显著提高。自斯坦福大学的Block 和哈佛大学的Purcell 从1946年发现磁共振现象以来,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MRI 能够穿透身体而无

    1988年04期 145-146+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热耐受

    谭维溢

    <正>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观察到:在分次加温中,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经过42.5℃以下的长时间加温,或在43~45℃急性加温后回到37℃常温,会在短时间内降低对热的敏感性,对再一次的致死温度的加温不敏感。这种观象称为热耐受(thermo-tolerance)。学者们认为热耐受是所有生物组织的普遍现象。近年来有关热耐受的研究在下列方面取得进展。热耐受的发生与衰退大量的实践资料表明:细胞的热耐受一般在初次加温后7~10小时出现,以后迅速增大,12~16小时达到最大,24小时以后开始衰退,48~72小时明显衰退,120~144小

    1988年04期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肢截肢后立即装配临时假肢——一种较好的截肢康复方案

    秦惠基

    <正> 下肢截肢是晚期下肢缺血的主要治疗方针,也是下肢损伤应早期采取的手段。Shirer 认为,早期截肢可以为严重下肢损伤者提供假肢代替的机会,并有良好的远期功能恢复。对截肢术后立即,还是延期(3月~半年)装配假肢,一直存在争论。已有许多文献报告,对下肢截肢的病人的最佳康复方法是术后立即使用假肢,并逐渐负重行走.Neff 在恶性骨肿瘤治疗中阐述了对下肢截肢者适当的术后处理,特别是立即、早期、临时性和永久性假肢的装配,确保这些患者康复的最佳远期效果.Millstein复习1000多例工伤截肢后恢复工作的情况指出,截肢者可从早期假肢训练中获得好处.本文特对下肢截肢后立即装配临时假肢这一方法进行介绍和文献综述.

    1988年04期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用于诊治臂丛麻痹的临床电生理新技术

    Liberson WT ,廖家华

    <正> 认识臂丛麻痹(BPPs)破坏性创伤的实质已有200年,除显微外科可治疗某些病人外,尚无其它有效治疗。本文讨论某些治疗BPPs病人的临床神经生理学新技术,是显微外科医师和康复医师、临床神经生理学家三年来共同合作的结果。肌电图肌电图可用于BPPs 病人的诊断,为显微外科提示损伤的程度、部位,以及术后跟踪复查。肌电图首先要查明有哪些神经根撕裂,哪些可在其根部的残端进行神经移植。但肌电图在这方面有两点受限:1)肌电图所能发现的根性损伤,要求同一神经根节后纤维完整,能在手指引出完好的感觉诱发电

    1988年04期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反复劳损的诊断分类与处理指南

    Woodward C ,孙星炯

    <正> 反复劳损(RSI)是当代卫生保健中广为宣传、争议最多的问题,它实际上包括了多种临床熟知的疾病。下RSI 的诊断常妨碍医务工作者仔细找出更确切的疾病,如上髁炎和腕管综合征等。所以很多学者都认为应放弃这一诊断名称。本文作者对RSI 患者提出了如下的诊断类型并介绍了每类的临床处理要点。作者建议分为如下5种类型:一、局限性软组织损伤这类患者的软组织损伤可以通过:1.相应的肌肉骨骼结构试验;2.相应的局部触诊体征和疼痛反射型式,加以诊断和定位.例如:腕关节韧带扭伤的转移性疼痛不

    1988年04期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理疗在高位脊髓损伤病人呼吸护理中的应用

    Brownlee S ,唐军凯

    <正> 急性脊椎并脊髓损伤者在英国每年约有350人。在有脊神经损伤的住院病人中,55%累及颈髓,50%将有永久性神经损害,仅10%的人能获得真正恢复。颈椎脱位最常见部位是C_5、C_6,C_6 尤为多见,它几乎为所有其他脊髓节段损伤的总和。其次为T_(12)/L_1损伤。损伤的41%是由公路交通事故引起,10%与运动有关(最常见于跳水)。急性脊髓损伤病人理疗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充分的呼吸功能、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挛缩和并发症。在作者所在医院里每个病人自始至终接受同一理疗师治疗。这些病人中,呼吸问题是引起残疾和死亡的常

    1988年04期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复医院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的探讨

    阪本次夫 ,高楚荣 ,张福金

    <正> 康复医院的长期住院者很多,作者所在医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39.9天,而每床每年利用不过1.3人,这就不能充分利用设施,为更多患者服务。这是康复医院普遍感到苦恼的问题。为此作者以运动功能和ADL 的恢复作为脑卒中康复的主要目标,就其住院时间问题进行了探讨。一、研究对象:1979~1983年12月间,以脑血管问题引起障碍为主诉的患者计有脑栓塞7例、脑溢血12例、原因不明脑卒中9例。男19例,女9例。年龄35~76岁,平均56.9±12.2岁。右侧偏瘫12例,左侧偏瘫16例。从发病后到入院平均病期1.2±1.1月。入院后进行了6个月以上的运动疗法,住院时间10.8±5个月。

    1988年04期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运动和锻炼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Aisenbrey JA ,陈果祥 ,郭庆利

    <正>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质减少而易发生骨折。骨质减少见于正常人体的衰老过程,但其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较为明显,以致低于骨折发生的阈值。骨质疏松症系由于绝经后骨质减少过速或虽骨质减少速度正常,但骨质发育尚未达高峰所致。骨质疏松症为老年妇女最常见的骨骼疾病。由本病致残、致痛、早亡所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数最也将增多。许多研究者认为该病可以预防,而运动

    1988年04期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TENS在老年人慢性疼痛中的应用

    Thorsteinsson G ,孙炳照

    <正>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已成功地应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疼痛。对老年患者来说,其主要适应症包括痛性神经病和骨折后的康复。骨折后或因关节周围炎和滑囊炎引起关节疼痛和紧张时,给予TENS 治疗有助于关节(例如肩关节)的活动。近来,TENS 常用以缓解或消除老年人肋骨骨折后的疼痛,它既有利于病人呼吸,也可减少肺不张或肺炎等并发症。为能正确地应用这一疗法,医师和病人都应掌握有关知识.例如,在活动肩关节时,最好使它作用于肩的前后和外侧多块肌肉,同时进行该关节活动范围的锻炼(如辅以长时间轻柔牵拉,则效果更佳).至于肋骨骨折,电极应置于身后相当于肋间神经起点处。

    1988年04期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颈髓病病因

    Hayashi H ,燕铁斌

    <正> 为了检查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发生哪些退行性改变,分析这些改变如何影响颈椎椎管管径,并探讨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有关的因素,作者从放射学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和方法:从1983~1984年的门诊病例中随机抽取160人,按年龄分成3组。A 组:100人,60~82岁;B 组:30人,40~59岁;C 组:30人,20~39岁。3组病人均无颈椎先天畸形或神经系统症状。同时,选择20例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有长束症状,经脊髓造影和计算机断层-脊髓造影而确诊.摄片方法:患者坐位,距球管中心150cm,分别在颈椎中立位、最大前屈位和最大后伸位时拍摄颈椎侧位片。检查C_2~C_7,节段有无椎间隙狭窄、骨赘和椎体滑脱及其程度.椎间隙最大距离小于4mm 时为狭窄,骨赘和椎

    1988年04期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射频高温治疗恶性脑瘤初步临床试用结果

    Tandka R ,杨伯品

    <正> 高温治疗恶性肿瘤的生物学原理是:恶性肿瘤细胞的热死亡点可能比正常细胞低.此外,对恶性肿瘤选择性加热时,由于恶性肿瘤血供不足而引起热储留,因此温度升高超过周围正常组织。作者报道了射频加热治疗恶性脑肿瘤的初步结果。方法颅内加热:作者首先对4例患有上大脑凸恶性肿瘤的成年病人在手术时进行颅内加热,其中2例为复发性恶性胶质瘤,另外2例为未治疗的转移性脑瘤病人.在手术时,将带有冷却系统、直径为6cm 的RF 辐射器放置在大脑凸面及内侧面,使肿瘤处于两辐射器之间,铜镍合金热敏电偶插入肿瘤和周围脑组

    1988年04期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用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化脓性伤口

    ТостищевВКидр ,邹法兰

    <正> 众所周知,红外线和紫外线激光照射局部能有效地促进化脓性伤口的愈合。作者采用苏制-11型氦-镉激光器和OKT—12型氦-氖激光器对372例年龄为15~84岁的带各种软组织化脓性伤口的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大部分患者化脓性伤口位于躯干和下肢。中、老年患者占44%,47%的患者并发其它疾病。除局部治疗外,还根据适应症给予抗菌、解毒、健身和对症治疗。对并发症也进行了治疗。基本组患者的局部治疗包括:每天一次用3%过氧化氢液和1:5000呋喃西林溶液

    1988年04期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斑性肢痛病:个案报告及文献复习

    Levine AM ,邓必骏

    <正> 自1843年Graves 首先描述红斑性肢痛病以来,已超过100年。虽然该病的发生率在物理医学与康复学科中缺少论据,但它的症状与体征因素经常联系存一起,因此,它的鉴别诊断对于理疗师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罕见,大部分医生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均不甚了解。为此,作者报告本病一例,并就有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求提高大家对本病的认识。病例报告36岁女性,双脚灼痛,站立或遇热时加

    1988年04期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疗激光的进展和展望

    徐家麒

    <正> 目前,激光治疗已被用于眼科、矫外、脑外、耳鼻喉、妇科、普外、胸外、内窥镜、泌尿等科.最新开辟的应用范围有整外、牙科、心血管外科等.激光治疗的进展1.内窥镜激光治疗:用石英纤维传导激光,对食道、大肠、支气管、膀胱等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有热凝固法和光化学疗法二种。前者利用高功率的激光能,后者利用低功率激光能量.消化器内窥镜治疗常用于早期癌和浅表性癌.2.激光光化学治疗:静脉注射血卟啉衍生物(HPD),可选择性地聚集在恶性肿瘤部位.48~72小时后,用激光照射肿瘤,激发HPD,产生单态氧,而单态氧具有抗癌作用.全世界已有约1000例用过这种疗法.副作用是在HPD 处的皮肤有光过敏现象.

    1988年04期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吸附法测量腰椎向后弯曲度的可靠性

    陈又新

    <正> 腰痛病人的评价通常要包括躯干活动范围的测定.虽然研究者已报告肢体活动范围的测定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但已证实躯干活动的测定更为困难.Moll 和Wright 通过在病人向后弯曲时测量皮肤标志上的吸附物互相靠近的情况来评价向后弯曲度.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用吸附法测量腰椎向后弯曲的可靠性,确定有明显限制性腰痛的病人(SLBP)与无明显限制性腰痛的病人(NSLBP)用吸附法测得的腰椎向后弯曲的分布是否不同.实验对象包括NSLBP 组(n=100)和SLBP 组(n=100)。无神经系统疾病或结缔组织疾病,无脊椎融合术或脊椎侧弯大于40°者,参加实验的

    1988年04期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波加热兔关节实验

    卫晓南

    <正> 在对关节疾病的治疗中,热疗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关节腔内,以往的许多透热疗法如微波、短波常常达不到理想的高温.为取得最有效的治疗效果,作者采用915MHz 的微波治疗机,以一特殊高频发热电极,对8个体重2.5~3kg 正常兔的髋关节进行加热实验观察.在测得髋关节基础温度曲线后,关节加热20分钟,用康铜质热电偶测温.测温时务使金

    1988年04期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腕管综合征的电诊断特征

    邓必骏

    <正> 本文报告对22例急性腕管综合征(CTS)进行电诊断检查的观察.22例均为汽车制造工人,男16、女6,年龄19~36;以受损拇指和其它手指的突然疼痛、麻木、针刺感、无力而发病.于症状发生后5日~8周内,全部患者均进行了感觉检查,其中70%

    1988年04期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于尿道括约肌肌电图检查的一次性阴道表面电极

    卢光增

    <正> 在神经肌肉疾病,研究尿液动力学时必须做尿道横纹肌肌电图(EMG)检查。用EMG 技术记录尿道横纹肌活动基于电位的采样,所用电极有针状电极、阴道或肛门塞状电极、会阴表面电极或尿道环状电极.在女性,针状电极在薄的壁内横纹肌里难以精确定位并易引起疼痛;针状与塞状电极可引起不适,且改变姿势时易松动或脱离;肛塞电极可刺激会阴肌,有可能抑制逼尿肌反射活动;尿道环状电

    1988年04期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磁场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

    孙星炯 ,于守汎

    <正> 作者用交变电磁场和脉冲电磁场作用于28只成年的非纯系狗,观察了磁场对心血管功能状态的影响.所采用磁疗仪的感应器可输入两种电流,即正弦电流与脉冲电流,磁感强度在输入正弦电流时为30mT,输入脉冲电流时为37mT.磁头用特别的带子固定于犬胸部心脏投影区.磁场连续作用1小时,每天1次,共10天。实验动物心脏功能状态根据血液动力学指标评定。这些包括心室内压力曲线、主动脉压和热稀释(Thermodilution)曲线.用传感器测量压力,并将压力曲线、稀释曲线与ECG 同步记录.此外还测定心室舒张期末和收缩期血压、心室内压力最大升高速度,心脏收缩指数,每分钟喷

    1988年04期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种重力倒置法对心率、臂动脉收缩压和眼动脉压的影响

    何培根 ,舒秋萍

    <正> 对关心重力倒置法治疗潜力的医务人员来说,重力倒置时的心血管反应非常重要.本文目的是研究二种静态重力倒置悬挂方法对心率(HR)、臂动脉收缩压(SBP)和眼动脉压(OAP)的影响.作者选择20名健康受试者,年龄19~28岁,男8、女12名,随机分为大腿悬挂倒置组(大腿组)与踝部悬挂倒置组(踝组).每组10人(男4、女6),二组平均年龄、身高和体重略有差异,所用装置为大腿悬挂倒置架和踝悬挂倒置架,用OPG—Ⅱ眼容积描记器测定OAP、用DF—Ⅱ双向双频多普勒仪和Propper 血压计测定左臂SBP.每组受试者除使用的倒置方法不同外,都完成相同的25分钟检查,检查分五期,即基线Ⅰ期、倒置

    1988年04期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液循环动力不足型和正常型高血压病患者之耳穴针刺作用

    季广贤

    <正> 由于高血压病血液动力学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必须研究各种降压手段对血液动力系统的影响.作者的目的是研究针刺耳廓不同反射区对血液循环动力不足型和正常型高血压病人血液动力系统的影响和降压作用.研究的患者为80例Ⅰ~Ⅱ期高血压病人,其中血液循环动力正常型31例,动力不足型49例.研究16对针刺穴位:2·4:大脑;2·9:大脑皮层;6·2:交感;7·1:横膈;8·2:肾;9·9:分支;10·2:神门;10·4:降压点;11·1:心脏;12·9:高血压点;12·4:肾上腺;15·1:脑干;16·5:耳尖;16·8:枕小神经;18·4:降压沟、心脏节律性和收缩性功能(PCΦC)区.

    1988年04期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在超高频电场作用于颈交感神经节区时的心脏和血流动力学特征

    王少琴 ,孙星炯

    <正> 对冠状循环起主要调节作用的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其功能变化在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考虑到颈交感神经节在调节机体多种重要功能上的特殊生理作用,作者在综合治疗中采用超高频电场作用于颈交感神经节,以研究该因子对年龄的特殊影响。观察了73名病人,年龄38~79岁,病期平均3.3±0.2年,无循环机能不全表现。59人(81%)为Ⅰ功能级慢性,14人(19%)为Ⅱ功能级.研究了中枢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动周期相位结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超高频电场作用于,直径3cm 的电容板固定于下颌角后2cm 的颈侧面,间隙2cm.7~10分钟,隔天一次,微热量,共10次.全部病人耐受良好.根据年龄按10年划分,依疾病临床过程归为同一组.所得资料与74例年龄相同的慢性病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较,这些人接受同样治疗,但区无作用(对照组).接受综合治疗的病人各年龄组的主要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别。随着两组病人年龄增

    1988年04期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高频电场作用于两颞部对继发性不育患者精子发生、激素代谢和细胞免疫性的影响

    崔志超

    <正> 男性继发性不育,按发病原因分为睾丸前型、睾丸后型和混合型.睾丸前型的原因首先是中枢和末梢神经系统解剖—功能障碍以及内分泌和免疫的改变.在此情况下,睾丸功能与丘脑下部垂体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具有最重要的意义。而睾丸后型则是性腺及其附件和尿道先天性和后天性疾患(主要是炎性疾病)所造成.男性性器官长期患进行性炎性疾病能导致机体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障碍,结果成为混合型不育症.据作者观察,这是男性不育症中最常见的.根据男性继发性不育的发病机制,作者应用超高频电场作用于两颞部,目的是刺激机体的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中枢(丘脑下部垂体系统).观察了76

    1988年04期 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过性闭锁综合征和苯巴比妥

    邓必骏

    <正> 闭锁综合征(LIS)于1966年首先由Plum 等报道.其特征为四肢瘫、缄默、神清、能以垂直眼动或眨眼与外界联系,常为双侧椎基动脉梗塞引起,结局多为死亡.本文报告1例一过性LIS,在康复过程中因用大剂量苯巴比妥控制癫痫而使病情加重.患者24岁,女,因亚急性头、颈剧痛,经CT发现脑室扩大、脑积水,诊断为特发性导水管狭窄,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而症状减轻.术后因症状复发,在三个月内曾4次做分流修复术.末次手术后,患者出现间歇性嗜睡、四肢全瘫,缄默、双侧面瘫,仅能以眨眼和侧视与外界联系,咽反射迟缓,不能吞咽,符合LIS.EEG 示右后颞顶区Ⅰ级

    1988年04期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锂电导入治疗心神经官能症

    于守汎

    <正> 作者研究锂电导入治疗心神经官能症。采用鼻粘膜导入法。因为鼻粘膜是高敏感区,它在解剖和生理学上与能动员机体适应机制和合理保障机体各种机能的下丘脑、皮质和其它边缘网状结构有密切的联系。锂是碱土族第一组轻金属,常发现于河水、泉水、海洋和许多矿物中。其特点是在生物体中处于游离状态,因而对细胞有很强的通透力,与钠、钙互相竞争,直接参与代谢过程。这就使锂成为机体固有的和必需的组成元素.本组34例中,女性占大多数(27例).年龄为15~40岁,病期1~12年.58%患者的发病与精神创伤、情绪紧张有关,少数患者发生于流感、闭合性颅损伤、中止妊娠和急性肾盂肾炎之

    1988年04期 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姑息治疗中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缓解疼痛

    孙炳照

    <正> 在姑息治疗中,缓解病人疼痛常是一项主要的目标.常用的姑息疗法对于某些病人来说,往往达不到完全缓解疼痛的目的,而且有些常伴有许多不良的、有些甚至是难以控制的副作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是用作替代或辅助当前药物止痛的一种疗法.作者复习了近15年来有关TENS 治疗癌性疼痛及各类慢性疼痛的文献后指出,专门报道TENS 用于癌性疼痛的文献太少.有篇介绍癌性疼痛病例的研究报告说TENS 治疗二周后能达到优良止痛效果者达28%、效果满意者占37%,35%的病人无效.但到治疗三个月时,它们的百分率分别降至15%、18%和67%.对于躯干和肢体痛的病人(尤其是上肢痛者),其止痛效果较内脏痛或盆腔痛的病人为好.加拿大癌症研究中心新近有一篇报道,采用

    1988年04期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体外冲击波破碎胆结石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王海潮 ,于桂英

    <正> 胆石症手术已逐渐成为安全的治疗方法.普通医院内该手术死亡率也在0.1%以下,且死亡往往与胆石症本身无关.因此,外科手术治疗胆石症的观点已被公认.但近年来逐渐开发了有效的非手术疗法,例如奎诺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熊去氧胆酸(Ureodeoxycholic acid)等口服胆石溶解剂和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leriary butylether)、醋酸三丁基乙醚等直接胆石溶解剂的应用以及内窥镜胆石摘除等.不用手术可完全除掉胆石,且能得到永久治愈,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实际上非手术疗法也有某些缺点.另外,最近采用体外冲击波去除尿路结石疗效甚佳.自1982年开始用体外

    1988年04期 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伴有周围神经综合征的颈椎病患者脑血循环状况和在理疗作用下的变化

    赵彼得

    <正> 作者对103名颈椎病患者用超声多普勒描记检查脑血管干的血流,确定血管是否通畅、血流的线性速度,以估价Willis(?)环血管的血循环状况,疗前检查发现有84名(81.6%)患者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脑血液功力学障碍.据超声多普勒描记,87次发现颈动脉和椎动脉有血流障碍,同时发现有14名患者动脉狭窄达60~80%.分析对比周围神经临床

    1988年04期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自然氡水浴治疗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

    于守汛

    <正> 在新西伯利亚地区疗养院的氡泉,氡含量为10~26nCi/L,矿化物含量为0.3~0.4g/L,还含具有很强药理作用的微量元素复合物的碳氢化合物.水温约8℃.此泉自1973年起用于医疗.氡浴疗法已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特别是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作者于1979~1985年间在这所疗养院中观察了

    1988年04期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波配合冷冻治疗小儿海绵状血管瘤

    王昆润

    <正> 小儿血管瘤最常用的疗法之一是冷冻治疗,该法简单、安全,有止血作用.但冷冻破坏病变的范围有限,只能使表浅部分坏死,而深层仍继续生长.作者设计了一种强化低温破坏法,即预先用微波照射冷冻区.冷冻损伤的机制中,组织水的结合状态有重要作用,如水处于结合状态,低温时可不结晶成冰.微波对生物组织的影响,意见不一致。但大多数作者认为,主要作用于结合水.在微波作用下,极性分子变为激活状态,发生共振现象,水分子链断裂,水结构失去稳定性,使之对各种作用包括冷冻更敏感.众所周知,冷冻深度取决于组织的导热性.导热性越高,冷冻越深.作者用32只家兔作实验,研究微波照射对家兔肝组织导热性的影响,因为肝的

    1988年04期 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刺激治疗儿童麻痹性肠梗阻

    王昆润

    <正> 由于腹膜炎和急性肠梗阻手术以后的病情常取决于肠麻痹的发展.通常的治疗措施并不都能恢复肠的运动机能,有的能转化为威胁病人生命的麻痹性肠梗阻.作者于1980~1985年间采用术中全肠插管69例.1985年9月以来,对20例(年龄2~14岁)急性肠梗阻和腹膜炎术后患者同时采用胃肠减压和肠管内电刺激法.为此改变了插管的结构,在插管管腔内安放细的导体(型),焊上有螺纹的接头,插管末端的橄榄体扭紧在接头上作为刺激电极,经过标准插销使电极接通冒肠刺激仪《》.辅助电极片放在腹壁上.电刺激参数:间断性电流,电流强度1~1.5mA/岁,频率12.5Hz,治疗15分钟.

    1988年04期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干空气氡浴在牛皮癣性关节炎康复中的疗效

    王少琴

    <正> 牛皮癣在世界各地分布为0~2.8%,牛皮癣性关节炎是皮肤病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占牛皮癣病人的0.8~39%,平均7%.这种关节炎药物疗效不佳,有人还认为疗养治疗会引起关节病程加重.作者制定了牛皮癣性关节炎新的矿泉疗法.观察88例不同年令的牛皮癣性关节炎病人,男性52人(59.1%),女性36人(40.9%).大多有弥漫性皮肤改变,关节炎病程5年53人(60.2%),5~10年21人(23.9%),10年以上14人(15.9%).单关节炎10人(11.3%),少数关节炎21人(23.9%),多关节炎57人(64.8%).指间、膝、跖趾和趾间关节较多见,对称性损害23人(26.1%),非对称性者65人(73.9%).

    1988年04期 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刺激对先天性单侧上唇裂者口轮匝肌状态影响的临床形态学研究

    王昆润

    <正> 先天性唇腭裂占先天性发育缺损的74~88%.尽管此种缺损儿童的康复问题十分迫切,然而颌面部缺损时的功能障碍却研究不够.唇成形术后患者上唇的形态和功能障碍不能说明近口区表情肌功能不全.医疗体操和按摩在先天性唇裂患者综合性康复措施中有特殊意义.作者的实验研究表明低频电刺激作用于近口区可使肌肉的功能提高.本文的目的在于弄清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先天性单侧上唇裂儿童口轮匝肌的效果.观察了两组年龄6~8个月的先天性单侧上唇裂儿童.第1组10人进行外科治疗,第2组10人手

    1988年04期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刺激治疗引起重症肌无力恶化一例

    邓必骏

    <正> 患者31岁,女,患重症肌无力(MG)18年,曾因呼吸衰竭做过气管切开术,经胸腺切除术效果良好,每日只需服1次吡啶斯的明(60mg)即可控制症状。本次住院前7周,因车祸颈、腰挫伤,2天后局部疼痛不止而请按摩师治疗。除手法按摩外配用短波透热、高压电刺激;电压100~150V,刺激时可见肌肉抽搐,患者自觉肌肉反复收缩,每周3次共治6周.刺激第一天晚上,患者即觉头痛和复视加重,次日全身略感疲倦,但觉颈、胸、腰痛减轻

    1988年04期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波诊断急性阑尾炎

    李学敏

    <正> 作者应用超声波诊断急性阑尾炎34例,男18例,女16侧;年龄6~68岁(平均24.8岁).所有病人都通过腹部检查、白血球计数和腹部X 线等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使用Aloka SSD256型扫描机,探头3.5MHz,在右下腹移动,寻找最强压痛点,尽景描出直径为1~1.5cm 管腔状或实质性构造物。作者将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波影像分为实质型(S)、管腔高回声优势型(DE)和管腔低回声优势型(DH).结果34例中24例呈阳性表现,描出率为70.6%,其中S 型8例、DE 型9例、DH 型7例.病理诊断单纯性阑尾炎4例、蜂窝织炎性9例、坏疽性11例。

    1988年04期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外专业期刊近期目录选登(参考译名)

    1988年04期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主题索引(第八卷)

    1988年04期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