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敏,南登昆
本刊于1994年第4期介绍了美国医学会对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住院医师培训机构的要求和培训后的医师应达到的水平。本文则重点介绍了加拿大对物理医学与康复专科医师的要求。以帮助广大同仁了解国际上康复医师的水准。
1995年04期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维靖,杨万同,郭雅萍
本文简要介绍了实验脑缺血的造模方法,着重介绍了功能评定和脑保护研究的概况。功能研究含行为和记忆2个方面,脑保护研究有7个方面。文章指出实验脑缺血研究对临床研究有重要价值。
1995年04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吉林
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研究了用脊髓电刺激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心绞痛,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综述了脊髓电刺激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一般方法、作用效果、在临床上应用的安全性及其可能机制。
1995年04期 152-15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祖启明
四肢关节的制动或休息一直是骨关节病损治疗的基本原则,1970年Salter提出了关节持续被动运动的治疗设想,经过近20年的实验研究证实;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能刺激关节软骨的愈合或重建、预防关节退变、治疗关节僵硬。1978年用于临床,已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关节被动运动是矫形外科领域一个全新的治疗观念。
1995年04期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杨万同,廖维靖
本文简要地从命名、病因、病理和病理生理4个方面介绍了纤维肌痛综合征(FS)的研究概况,指出FS是一种非关节的风湿综合征,近年其命名已趋统一。FS的病因迄今不明,病理阳性结果少,病理生理机制亦不明。
1995年04期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永,卿红英
<正> 前庭功能障碍易致眩晕、平衡差和依赖性强。患者早期的外同性前庭障碍(PVDs)能得到中枢神经系统(CNS)适应的代偿。许多患者前庭障碍的症状不能自发消失,而需要物理治疗来改善眩晕和姿势不稳,这些治疗包括反复头部活动以改善习惯性眩晕,姿势练习以阻止头晕的发作,眼头的协调练习、凝视力和平衡再训练等。为了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前庭功能障碍的患者,一定要有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检查方法。本文旨在对平台姿势记录法检查前庭障碍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995年04期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青,范晓华
<正> 计算机辅助的运动分析是一种评估人体运动的方法,为研究工作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前景,对一种特殊测定法其准确性的上限值的定义为研究者和临床医师从测定数据中判断推论程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文献报道了对Watsmart视觉追踪系统和运动分析精确视觉视频系统的研究,评估了它们的线性测定和角度测定的准确性及一
1995年04期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励建安
<正> 过去5年来对孕妇和胎儿运动反应的理解有了极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一、母体运动反应 运动能力在妊娠早、中期无变化,后期3个月开始下降。定量负荷时吸氧量(VO_2)提高,与体重增加有关,但相对体重时的VO_2并不增高,甚至降低。妊娠增加VO_2与运动负荷的比值。水中运动时VO_(2max)低于踏车运动,并随着妊娠期增加而更加明显。这与水中运动时水压促使胎儿趋于冠状位,影响横膈的运动,从而影响呼吸有关。定量运
1995年04期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汪洁
<正> 近10多年来,应用客观的、无创性表面肌电图评估疲劳行为,作为健康与功能障碍肌群鉴别指标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疲劳是一连续过程,开始于活动的起始,最好是在恒定的力量水平上保持等长收缩时检测。这时表面电极下的肌肉无(或极小的)运动。在恒定的力量水平下维持收缩,肌肉的代谢水平增加,影响细胞内外液的pH值,从而改变了肌纤维膜的电特性,产生了动作电位的
1995年04期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汪立
<正> 在美国约有1000万成年男性患有阳萎,其中35%~50%伴有糖尿病。除了精神因素外主要有血管因素和神经因素,另外还有滥用药物、激素代谢障碍和酗酒等因素。为了选择正确的治疗,除了完整的病史和体检外,可借助电生理检查来确定病因。 勃起是由骶神经的副交感纤维进入海绵体神经支配勃起组织,使阴茎平滑肌放松而形成,交感神经纤维可通过引起海绵体的平滑肌收缩来改变勃起。到目前为止,直接检测勃起功能中的神经支配情况还很困难,阴
1995年04期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星炯
<正> 免疫系统是保证机体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受神经、内分泌和递质等复杂作用的影响。机体的免疫活动与外部和内部条件紧密相关。本文目的在于评述有关甲状腺功能对免疫发生学的调制作用并展望理疗的免疫调节可能性。 对种系和个体发育的观察表明内分泌在淋巴样组织的发生和发展及机体免疫竞争的形成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其关系是相互
1995年04期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珊珊
<正> 局部颤搐反应(LTR)是拍击相应节段骨骼肌上的触发点所诱发的骨骼肌紧张带的短促收缩,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客观测量指标。临床上,触发点是沿骨骼肌紧张带的最敏感触及点。LTR通常由机械刺激诱发,如拍击、针刺触发点。当拍击触发点诱发LTR时,能记录到一阵短暂的肌电活动。以往对缺血情况下人体指总伸肌的研究表明,中枢和局部的通道都参与了LTR的传导。在本研究中,1例23岁男性患者,6个月前发生车祸,肌电图、神经传
1995年04期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永善
<正> 胫神经H—反射消失或潜伏期延长常用于帮助确诊S_1神经根病变,但有时潜伏期对称而患侧的振幅下降。本研究目的是确定两侧胚神经H—反射振幅变异的正常范围,作为用振幅帮助诊断的参考。 参加本研究的47名健康志愿者,21~67岁(35±10岁),无明显腰痛和神经根症状史,也无周围神经病变。测试双侧跟腱反射。测双侧H—反射,所用方法类似于Braddon和Johnson法。对象取俯卧位,标出腘窝线后,把1cm大小的阴电极放在腘窝线上
1995年04期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立
<正> 近来在肌电图记录方面人们越来越对自动数据处理方法感兴趣,并在近期的文章中有所报道。自动数据处理是把肌电信号放大并通过模数转换技术转变为数字形式,其特点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快速储存和记忆,并进行数据处理。该方法需要有一个根据肌电信号的频率范围、噪音截止和其它因素而定的特定的采样频率。如果选择高频采样如50kHz或20kHz,数据所代表的信号是精确的,但是,要很快地处理如此大量的数据是很困难的,并且
1995年04期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振义
<正>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这样的假设,即外周动脉病(PAD)病人早期疲劳的原因是肌肉慢性低灌
1995年04期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立
<正> 膈肌的电生理检测在评价通气障碍病人方面是一个有用的工具,肺生理学家正在研究使用表面电极的肌电图来监测膈肌的疲劳。但是表面电极受到胸和腹部肌肉的影响,监测效果欠佳。本文介绍一种用针电极或用细金属丝电极检测膈肌的功率谱分析方法,用50mm单极针电极于剑突下端与腋前线之间连线的中1/3或外2/3的肋缘下进针,进针时用
1995年04期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立
<正>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运动末端潜伏期与针肌电图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帮助鉴别腕管综合征是否伴有神经根病变或臂丛神经病变。共有228名(女173名)伴有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人被检测患手,而双手均有问题者则检测症状持续时间长的一侧。所有病人均排除糖尿病、尿毒症、神经根病变、臂丛和前角细胞病变,以及上肢单个神经病变。病人年龄在17~76岁(平均50.25岁),症状持续时间平均28.6个月(0.5~360月)。
1995年04期 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军凯
<正> 本文是用一种新的振动法探测人的肱二头肌纤维机械传导速度。肌振动仪(SMG)有快速记录微机械反应时的特点,其精度在毫秒以下。 把振动传感器附在二头肌腹正中线或外侧线,刺激电极固定于二头肌,其阴、阳极相隔3cm,远端为阴极,近端为阳极,在正中位和外侧位测量。振动
1995年04期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闵丹琳
<正> 近年来对背肌功能的研究已增多。虽然已经认识到肌肉对脊椎活动的控制占有重要地位,但对正常人及腰痛病人腰背肌功能的差别了解甚少。本文试图比较正常人和腰痛病人在立位测角器控制下在极量及亚极量躯干等长收缩时骶棘肌电活动和等长水平的差别。 资料与方法 受试者取直立位,膝伸直,双肩自然下垂,两侧骨盆通过一薄板固定,背部给予机械阻力条件下令其伸直背以产生等长收缩。通过放置在
1995年04期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王昆润
<正> 治疗下颌骨折59例,年龄18~61岁。分3组,第1组11例,无并发症。第2组15例,并发骨创口和软组织化脓。第3组33例,并发损伤性骨髓炎(急性5例,慢性28例)。施行清创,切开引流和骨折后复位固定手术,给抗生素和脱敏剂。为预防和治疗化脓感染并发症,静脉内激光照射血液,用氦氖激光器-75,经针于肘静脉插入光导,光导末端功率3.5~5mW,每次照射30min,1疗程4~5次。激光
1995年04期 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昆润
<正> 现在公认调节功能减弱在近视眼发病机制中起作用,因此有可能通过作用于眼的调节装置来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文献报道,经结膜激光照射睫状体可改善其水动力学,提高其相对调视储备至正常成人值,减轻弱视现象。并报道用氩激光治疗儿童初期和假性近视,激光功率50~100mW,光斑直径1~2mm,绕眼球一周透过结膜照射全部睫状体,每次5s,隔1~2dl次,共6~8次为1疗程,1
1995年04期 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星炯
<正> 近年来报道的非侵入性激光照射血液疗法疗效高,与血管内激光照射血液疗法相比有许多无可争议的优点。作者观察了83例老年(50~80岁)心绞痛稳定期患者,分为4组:第1组30例按常规方法进行血管内激光照射血液疗法,激光波长633nm,光纤端面输入功率1mW,连续式,每日1次,30min,10次1疗程。第2组10例,于肘静脉处行皮上激光照射血液疗法。激光波长860nm,输出功率5mW,固定接触法,每日1次,10次1疗程。第3组13例,
1995年04期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星炯
<正> 文献报告,微波和激光照射可以用作抗氧化剂和放射保护剂。红外激光照射于内分泌腺时可发生应激变化。对动物经脑应用10Hz与1000Hz的脉冲直流电可产生应激—限制作用。 作者观察了用脉冲式红外激光照射正常及体力活动后大鼠的大脑皮层运动区时,大脑皮层、骨骼肌和胸腺细胞DNA的合成水平。
1995年04期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昆润
<正> 用低频超声治疗慢性失代偿性扁桃体炎共500例,男215例,女285例,年龄15~60岁,病程3~15年。此500例分为中毒变应性Ⅰ型450例,中毒变应Ⅱ型50例。Ⅰ型病例常有扁桃体炎加重(每年不少于1~2次)并有中毒症状(头痛、关节痛、劳动能力降低、易疲倦)、咽喉不适感、扁桃体陷窝有脓栓、口臭。Ⅱ型病例除有Ⅰ型病例的症状以外,还有血沉加快、血、尿检验有变化。用咽部显微镜检查,特别注意陷窝出口处和淋巴组织的变化。结核病、恶性肿瘤和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是这种疗法的禁忌证。为预防治疗过程中发生自身免疫性全身并发症,
1995年04期 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军凯
<正> 在过去的几年里,一些局部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制剂已表明能用超声透入以治疗软组织炎症,且每天可用3~4次。 文献报道超声能量可以增进一些药物透过皮肤,超声波透入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镇痛药,如水杨酸;血管扩张药和皮质类固醇。因此,若将超声波和外用NSAID制剂结合起来,不仅有增效和协同作用,而且也促进了NSAID的皮肤透入,从而使疾病的治疗更完善。
1995年04期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振平
<正> 超声治疗机是理疗师最常用的医疗器械,然而,不尽人意的是许多临床应用的器械不符合英国关于超声治疗器械的安全和机械性能标准,这种标准的主要要求之一是治疗机的输出功率应在标定输出值的±30%以内。这一事实使理疗师意识到超声治疗的剂量计与理疗机释放声量和声强度相符是重要的。 在英国,理疗师对超声治疗机的输出功率是根据空间平均声强推测,测量以W/cm~2表示,这一数
1995年04期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矫勇益
<正>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可通过激活一组特定的神经纤维,通常为外周神经纤维,来诱发运动性反应,即肌肉收缩。电刺激的应用可分为功能性和治疗性二大类,功能性电刺激主要用于运动或功能的恢复而治疗性电刺激主要用于防止致残过程加重。在对18例神经根病变后伴有股四头肌或胫前肌肌力减退的病人采用FES治疗,电刺激参数为20Hz的双向方波,波宽225μs,调制波上升时间3s,脉冲幅度逐渐增加到耐
1995年04期 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杰
<正> 作者回顾性研究了脊髓损伤(SCI)后除并发压迫性皮肤溃疡外,并发皮肤和指(趾)甲的变化及与神经损伤部位、程度的相关性。1988~1991年间共随访679例,由专科护士检查皮肤和指(趾)甲变化,对可疑者由临床医师确诊。指(趾)甲的变化分4度:0度,无变化;1度,肥厚;2度,变色;3度嵴状变。皮肤增厚的判定,采取捏起法,于大腿下外侧及拇指
1995年04期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媛
<正>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脊髓损伤(SCI)后结婚又离婚的年离婚率,并与人口中年龄、性别相似的非SCI者中的离婚率相比较,探讨离婚增多的可能因素。 作者这项研究是利用美国全国脊髓损伤统计中心(NSCISC)的数据进行的。NSCISC数据收集中包括病人的人口统计学、紧急救护和康复经历以及治疗结果,也收集有病人状况的年度随访资料和受伤前的个人经历,其中包括对伤后婚姻状况的改变,例如由单身而结婚、离婚,或由寡妇、鳏夫而再婚等。在该基础上本研究包括伤后结婚共622例。对少数
1995年04期 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贾子善
<正> 本研究用单个匹配对照的方法,调查了轻度、中度和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儿童伤后3年间的神经行为、学习和实际生活技巧(real world livingSkill)等缺陷的恢复状况。 资料与方法 入选病儿为遭受一次闭合性脑外伤且伴有意识丧失而连续收住两个区医疗中心者,入选者受伤时年龄为6~15岁。
1995年04期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萍
<正>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尽管智力丧失是中风后常见后遗症,而对中风幸存者的研究通常强调躯体残疾的影响,几乎无人研究与中风相关的认知障碍对预后的影响。 研究目的 确定中风后痴呆对是否对长期幸存者有不利影响。
1995年04期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媛
,刘嘉琛
<正> 卒中后病人常有咽下困难和误吸。误吸有增加肺炎和死亡的危险,也可导致上呼吸道阻塞。应用改良的吞钡透视法(MBS)虽可辨别咽下困难和误吸,但应用于每一位卒中康复病人是不实际的。本文旨在寻找一种简易的排除咽下困难的筛选试验,以减少由于误吸所致的内科合并症。 资料和方法 对139例根据临床病史、神经系
1995年04期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福金
<正> 迄今对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偏瘫患者的康复多持消极态度,认为有重度心功能不全者不适宜康复。最近,由于心脏病治疗、心功能评价及监测技术的进步,进行积极康复的良好时机已经到来。 70%的脑卒中患者有心电图异常,可见脑血管病与心疾患同时并发的频度特别高。已知促使心内血栓形成的一些心脏病常发生脑梗塞而来自心脏的脑梗塞占全脑梗塞的15%,60岁以上者则占28%。
1995年04期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福金
<正> 由于癌症医疗水平的进步,患者生命延长。然而,由于癌症本身的重笃症状、治疗及长期卧床所致废用综合征,成为重症高危疾病状态,引起全身体力消耗等重大功能障碍。因之癌症患者成为医学康复的重要对象。本文将废用性功能障碍分为:失调节(deconditioning)、废用综合征和全身体力消耗状态。所谓失调节是指由于长期不动发生的身体上、心理上的恶化过程中体力低下、耐力低下并伴有身体、心理的易疲劳状态;废用综合征是指长期不动所致挛
1995年04期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福金
<正> 本文叙述近年来对几种神经疾患的康复治疗。 多发性硬化症 国际上对多发性硬化采用Kurtzke功能系统分类法对残损和残疾进行评价。 在康复上,通过肌力测验评价麻痹。麻痹肌肉不可避免伴有废用性无力状态,可因运动疗法而改善,随之也常见ADL明显改善。本病多发生痉挛,这有助于站立和步行,但过度则致下肢强烈肌紧张和足内翻下垂。经3年追踪观察16例患者,在ADL家务
1995年04期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冬林
<正> 医院中高达1/3以上的床位常被需要长期康复治疗或因等待安排、顺应家庭或因等待社会福利部门提供保障而占用。据非正式文献报道,自1993年推行社区医疗保障措施(CCA)以来这些病人占用的床位数有所下降。本研究旨在确定CCA的实施对康复部门床位周转究竟是否有影响。 资料和方法 调查对象对1992年4月1日至1994年3月31日期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医院康复科已出院的病人。作者对推行CCA前后12个月的住院等待时间进行了比较。等待时间是指病人已经在功能上获得满意水平或认为已适合在家照料而仍
1995年04期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鹏虹
<正> 该调查是为了解在英国社区生活的残疾人对各类服务,尤其是物理治疗的需求情况。 首先向5042人随机寄发问卷,返回率为83.6%,从中推断出按WHO标准有32%的家庭至少有一人残疾。对其中59.3%的残疾人进行访问,其中765名年龄在16~65岁之间的残疾做为合格的研究对象。访问由具备残疾人工作经验以及特别
1995年04期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冬林
,孙列阳
<正> 作业疗法除训练老年人功能活动外,还用在开发潜在认知能力储备,它是通过恢复决断能力和管理日常活动来改善病人脑力活动。即使是多次发病和长期住院的患者,作业疗法仍表明能增进其生活素质和满足程度。本文旨在评价对老年人认知水平和心理社会行为,作业疗法和功能康复比单独的功能康复的有效程度;还通过主观健康和抑郁等级估价满意程度。 44名连续入院长期治疗的老年病人,符合DSM-Ⅲ-R轻到中度痴呆诊断,病程均长于6个月。参加者不服用nootropic、抗抑郁药物或精神安定
1995年04期 19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995年04期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曲宝戈
<正> 神经肌肉疾病对运动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影响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井找到了各种代偿方法。然而对该类疾病进食困难的发生率及其严重性常估计不足,且缺乏适当处理措施。为了更好地分析其进食困难,作者对一组肌病病人在进食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采用问卷方式。内容包括与饮食有关的主诉、饮食方式、牙正常的问题(orthodentic prob-lems)和口腔卫生。将进食过程分成3个阶段:口外期、吞咽前期和吞咽后期。按诊断收集各阶段之主诉
1995年04期 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