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排尿的研究进展

    张世民

    圆锥上脊髓损伤绝大多数将并发高张力、高反射的痉挛性膀胱,膀胱的贮尿与排尿功能双重障碍,尿失禁与尿潴留并存,尿路感染和高压性膀胱-输尿管返流引起的肾脏损害,是SCI病人晚期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本文介绍了国外开展S_(2~4)骶神经前根电刺激配合后根完全切断去传入,恢复脊髓损伤病人可控制性排尿的理论、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

    1999年04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偏瘫后肩痛的原因与治疗

    刘雅丽

    介绍了偏瘫后患侧肩痛的一些病因,包括肩关节半脱位、肩部肌肉痉挛、肩手综合征、肩袖问题等可能致痛因素,并对临床处理偏瘫病人肩痛的方法作了简要阐述。

    1999年04期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肌成纤维细胞和伤口收缩的关系(二)

    汪琴

    <正> 4 肌成纤维细胞表型的调节4.1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GM-CSF可诱导显著的纤维化反应,而且这种基质反应基本上由表达了α-SMactin的肌成纤维细胞组成。但GM-CSF不能直接刺激α-SM actin的表达。Vyalov

    1999年04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紫外线对角朊细胞所分泌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杨希川

    由于角朊细胞位于皮肤最外层,最易受到紫外线的作用,而角朊细胞所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对黑素细胞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紫外线可诱导角朊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通过对角朊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在紫外线所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等病理生理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9年04期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物理医学与康复(康复医学)医师

    陆敏

    <正> 专门从事物理医学与康复的医师被称为物理医学与康复(康复医学)医师(physiatrist),physiatrist有特定读音(fizz-ee-at’-trist)。物理医学与康复(康复医学)医师在三种主要医学服务类型方面对各年龄层的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第一类是急性肌肉骨骼疼痛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其范围由工业或运动损伤到常见的关节炎或腰背痛等退行性疾病。

    1999年04期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腰痛患者的躯干肌力研究进展

    倪国新

    慢性腰痛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的疾患。从慢性腰痛患者的躯干肌力(TMS)在慢性腰痛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TMS评定在慢性腰痛康复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1999年04期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疼痛的康复

    张福金,高楚荣

    主要就疼痛的概念和分类,慢性疼痛的诊断标准,慢性疼痛理论发展和慢性疼痛的各种康复治疗方法进行了叙述,重点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

    1999年04期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骨折的康复

    张福金,高楚荣

    主要就骨折后障碍评价,骨折后的整复和固定、康复原则,几种常见骨折的康复及骨折康复的注意事项进行叙述。

    1999年04期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腰骶神经根病肌肉异常与症状持续时间的关系

    刘迎

    腰骶神经根病变患者脊旁肌(PSM)出现肌电图异常早于远端肌肉。本研究旨在确定PSM和其它主要的近远端肌肉异常是否与本病变持续时间相关。通过对139名肌电图确诊有腰骶神经根病的患者进行多变量逻辑分析,结果表明PSM及其它5块下肢肌肉EMG的异常与症状持续时间无显著相关性。这一结论告诉人们,临床医师在基于症状持续时间基础上解释EMG异常时应小心谨慎。

    1999年04期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颅磁刺激对斜方肌的激活和抑制

    魏文洲 ,李俊

    <正> 目的 了解经颅磁刺激(TMS)引起的斜方肌运动诱发电位(MEPs)及其静息期(SPs)的特点,评价预先刺激颏神经对料方肌MEPs和SPs的影响。 方法15(男9,女6)名健康志愿者,右利手,年龄27~43岁。用2.6~7.6 mA,0.3 ms的方形波刺激右侧副神经,15mA,1.0ms的脉冲刺激右侧颏神经。刺激颏神经0,10,20,40,60,80和100

    1999年04期 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刺激和磁刺激诱发的运动诱发电位(MEP)在急性/亚急性幕上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尹清

    <正> 目的 明确经颅电刺激和磁刺激诱发的MEP在急性/亚急性浅表性及深在性幕上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共观察122例肿瘤和非肿瘤的脑外科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67岁。所有患者损害部位的对侧上肢远端肌肉均有轻度偏瘫,偏瘫病程为1h~4周。损害在皮层和/或皮层下水平的为浅表损害组,共65人;损害在基底节和/或内囊的为深在性损害组,共57人。经颅电刺激运动皮层时阳极置于中央前回的下端,阴极置于前

    1999年04期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经颅磁刺激评估上肢近端和远端肌的皮层代表区

    魏文洲 ,李俊

    <正> 本研究用经颅局部磁刺激脑皮层诱发三角肌和手第一背侧骨间肌(FDI)的运动反应来评价其皮层代表区。 资料与方法 21例健康志愿者,男10例,女11例,右利手,年龄22~26岁。用Magstim 200刺激器和外径为9cm的8字形扁平线圈,刺激C_z-耳屏

    1999年04期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位颈髓损伤致四肢瘫患者肌电控制式神经假肢的抓握功能

    毛韶丽

    <正> 一种有表面电极的四通道功能性电刺激系统使C_4和C_5位脊髓损伤致完全性四肢瘫患者完成抓握功能成为可能。这个系统的优势是:①恢复丧失的抓握功能;②自然且方便地训练手打开和收拢;③抓握力量的平稳调节;④患者可利用自然控制策略控制神经假肢;⑤并入一个微控制器很容易控制疼痛。试验表明这个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受试者完成日常生活

    1999年04期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腕管综合征急性失神经改变的预测

    张建宏

    <正> 腕管综合征(CTS)是由于腕管内正中神经病变所造成的功能障碍。肌电图可对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是否存在失神经改变作出评估。但针电极在检查中造成的疼痛和不适使很多患者难以接受。本文探讨正中神经传导指标对急性失神经改变的预测价值。 方法 共收集1590例腕部正中神经病变的患者。采用Nomad LE型肌电图仪检测,记录患者的

    1999年04期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腕管综合征的5项临床试验的重新评价

    牛琦

    <正> 临床上常用来检查腕管综合征(CTS)的试验有5种:Tinel试验、Phalen实验、反Phalen试验、压腕实验及振动觉试验。作者测定了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其远端潜伏期(SDL),探讨了它们与这5种常用临床试验的关系。 资料和方法 58名(男14名,女44名)无周围神经病、颈神经根病和嵌压性神经病的志愿者为

    1999年04期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用频谱肌电图对比分析健康成年男女腰背肌疲劳

    刘卫

    <正> 作者采用频谱肌电图表面电极法对健康成年男女腰背肌耐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方法 受试者为45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22名,女23名,年龄20~30岁,均无腰背痛史及其他病理性发现。受试者接受腰背肌等长收缩测验,先仰卧休息20min,随后取俯卧位,下半身用三条带于臀、膝、踝处固定在床上,髂前上棘位于床边缘,上半身用滑动椅支撑。将两个表面银电极置于L_1平面

    1999年04期 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掌短肌的肌电图定位

    刘卫

    <正> 掌短肌(palmaris brevis,PB)是尺神经浅支支配的唯一肌肉。临床上当其受累时,患者可同时表现为尺神经感觉损害而尺神经深支不受累,如骑自行车者或使用拐杖者所见的轻度手麻痹,也可见于掌短肌痉挛综合征。本文探索用针极肌电图(EMG)检

    1999年04期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疲劳后肌纤维传导速度

    魏文洲 ,李俊

    <正> 肌纤维传导速度(MFCV)是肌膜兴奋的直接电生理表现。肌肉疲劳时,MFCV减慢是力量密度频谱向低频率漂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采用表面电极法测量青年人和老年人小指展肌疲劳后的MFCV,以便确定年龄对MFCV有无影响。 资料与方法 9名健康年轻人(20~35岁,平均

    1999年04期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肌肌纤维走行方向和表面肌电图电极位置

    顾新

    <正> 用表面电极记录某一特定肌肉活动的准确性,不仅取决于电极是否准确地放置于该肌肉表面,而且与电极放置方向与肌纤维方向是否平行密切相关。腹肌肌纤维的走行方向比较复杂,肌电图表面电极的放置部位及方向无客观标准。为此本文作者以体表骨性标志为参照,研究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直肌在其最表浅部位的肌纤维走行方向。 研究对象为37具尸体,男19例,年龄77.2±11.1岁;女18例.年龄80±7.1岁。 在第8肋接近肋软骨部位,仅有腹外斜肌而无其它腹肌覆盖。以第8肋下缘为参照线,这部分腹外斜肌纤维走行较参照线略垂直.其夹角男性为4°,女性为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腹外斜肌肋缘以下部分以肋缘最低点和对侧耻骨结节连线为参照线,这部

    1999年04期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颌运动中肩胛舌骨肌上腹部和二腹肌前腹部的肌电图分析

    牛琦

    <正> 舌骨下肌群的肌电图研究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有几本教科书提出了有关舌骨上、下肌群同步运动的假设。作者研究了下颌运动时肩胛舌骨肌上腹部和二腹肌前腹部同步运动的肌电图。 资料和方法 20名正常青年志愿者下颌做下降、上抬、前进、后退、向左右侧移、内突、上超咬合(extrusion)、下颌后移、前突运动时,用二道TECA TE-4型仪记录肩胛舌骨肌上腹部(OSB)和二腹肌前腹部(DAB)的肌电图,用Basmajian法分析记录结果。每块肌肉用1对(1个表面电极,1个针电极)单极电极。检查OSB时,针电极从甲状软骨的右下方,距中线1.5cm处刺入颈部,表面电极置于针电极上方1cm处;查DAB时,针电极插入二腹肌离入口处后方1cm,表面电极置于针电极后1cm处。地电极均置于右臂。

    1999年04期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刺激电极放置方法对测量F波潜伏期的影响

    李涛 ,李玲莉

    <正> 大多数研究没有描述评估F波潜伏期的具体方法,这在临床医生中会造成混乱。标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MNCV)研究中通常阳极置于近端,阴极置于远端,测量F波潜伏期时为避免阳极阻滞,正负电极的位置与测量SMNCV时相反.但诱发F波时,是将阳极移到阴极的远端,还是阴极不动把阳极移到远端呢?这两种电极安置方法分别称为阳极放在阴极处(AOC)和阴极放在阴极处(COC)。 刺激电极位置不同可引起明显的可预测的变化,因而假设刺激电极的位置不同会导致F波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 为了更精确的预测受试者F波正常值范围,研究人员用年龄、身高、肢体长度与神经传导速度建立了几个回归方程。除了对测得的F波潜伏期进行比较外,还能将测得的潜伏期与回归方程计算出的潜伏期进行比较.这会减少把正常潜伏期作为异常或把真正异常潜伏期作为正常的可能性。

    1999年04期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年龄对肢体近端至远端神经传导率参数的影响

    吴国祥

    <正>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诊断脱髓鞘性疾病时测定肢体近端至远端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率、时限率和面积率比传导速度或波幅更有用,但没广泛深入地研究年龄对神经传导率参数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年龄对正常人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率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 257名年龄10~76岁的受试者

    1999年04期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常人肩胛上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分析

    李涛 ,李玲莉

    <正> 测定肩胛上神经的传导速度能确定损伤部位,但不同记录方法同芯针的正常范围不同。本实验的目的是比较皮肤电极(SR)、单极针(MN)和同芯针电极(CN)记录的复合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和波幅,以判定哪一种方法重复性更好。 资料和方法 22名(男16,女6)无颈、肩、手臂疼痛的健康自愿者,平均年龄29.4岁(25~40

    1999年04期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后的电生理评价错误的实验研究

    倪朝民

    <正> 周围神经修复后,神经再生的电生理评价已有100年的历史,但仍存在着争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电生理评价与临床功能之间的不一致,以及加强评价的准确性。本实验的目的是揭示周围神经修复后电生理评价错误的原因。 资料与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2.5~3.0 kg),根据手术模型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A组:切断兔的

    1999年04期 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对侧早期眨眼反射的改变

    毛善平

    <正> 本文报道1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患者出现对侧早期异常眨眼反射。 1例37岁的男性患者,1992年6月右下肢轻度无力,在几年时间内,逐渐出现左下肢无力,继之上肢无力。偶有双下肢肌束震颤和痛性痉挛,神经系统检查:右下肢及双肩胛带肌肌束震颤,双足下垂,四肢腱反射亢进,感觉及颅神经正常。颅、颈MRI正常。 神经生理学检查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及脱

    1999年04期 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疑有Alzheimer病时手部自主运动伴随的肌电图反应

    李玲莉 ,李涛

    <正> 作者报道过疑有Alzheimer病患者手自主运动伴随的对侧肌电图(EMG)反应,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这种伴随EMG反应是不是同侧大脑半球缺乏抑制的结果。 对象和方法 17例诊断为疑有Alzheimer病患者,10例无神经、精神疾病的健康人,均为右利手。要求他们区分两种刺激(黑圆圈为常见刺激,占85%;黑方块为罕见刺激,占15%),并对其中的罕见刺激作出反应(举起左手或右手)。受试者舒适地躺在扶手椅上,手以旋前位自然放在枕上,全身放

    1999年04期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特发性多发性肌炎和神经性肌炎的鉴别诊断

    毛善平

    <正> 神经性肌炎(NM)是多发性肌炎(PM)的一个罕见类型,除肌病表现外,还有周围神经病的表现。对NM和PM急性期EMG的特征已很清楚,但对慢性期EMG特征所知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二者的鉴别提供依据。 57名无恶性肿瘤、胶原性血管病、代谢性疾病、肾功能障碍及可能导致周围神经损伤的其它疾病病人分为二组:PM组29名,平均年龄39.4±13.5岁,平均病程3.4±2.l年,NM组28名,平均年龄47.5±13.2岁,平均病程2.9±1.7年。首先对病人

    1999年04期 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刺激(足母)路趾展肌Golgi腱器传入支不能诱发体感诱发电位

    魏文洲 ,李俊

    <正> 刺激胫神经传入支可产生体感诱发电位(SSEP)P_(40)的早期成分。肌梭传入支和Golgi腱器传入支均为Ⅰ类纤维。人类肌梭的传入支不能选择性地被激活,但肌肉收缩可选择性地兴奋Golgi腱器传入纤维。猫的腱器传入支投射到大脑皮质感觉区,而刺激人足部肌肉可诱发大脑皮质的反应。本文再次研究选择性激活Golgi腱器传入支诱发的皮质电活动,并与电刺激人胫神经引起的SSEPs对照。

    1999年04期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童肌阵挛电生理研究

    牛琦

    <正> 作者用后平均技术(back averaging programs)和体感诱发电位(SEPs)等电生理方法研究了皮质、皮质下-皮质、脊髓及脑干型肌阵挛的4个典型儿童病例,并分别描述了他们的电生理特征。 方法 10~20导联系统将银/氯化银电极安置在头皮上记录EEG,参考电极与耳连接,除2例外,其电极安置在手感觉区(C_3’,C_4’)。其他电极平行安置在两侧大脑半球,同侧电极间相距4cm。EMGs用一对放置在肌腹上相距2~3cm的表面电极记录。用后平均技术平均每次肌阵挛发作前后的EEG

    1999年04期 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肢节段性分离综合征的事件相关电位

    牛琦

    <正> 上肢节段性分离综合征(segmental exclusionsyndrome)指不能或不能充分地运用肢体某一部分,经口头提醒后可暂时恢复,不伴有其它神经或精神症状,常发生在外伤或感染后。有关其临床和病理生理的研究很少,作者认为它可能与忽略有关,为证实这一点,测量了健康志愿者和患者不恒定靶刺激(odd-ball task target stimuli)时手指短潜伏期SEP和P_(300)。

    1999年04期 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比目鱼肌按摩对内侧腓肠肌H反射的抑制效应

    王莲

    <正> Clin Neurophysiol.-1998,38.-81~86 按摩腓肠肌群时,同侧比目鱼肌的H反射峰-峰波幅降低,且持续时间与按摩时间一致,本研究旨在确定H反射波幅降低是否因按摩降低了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所致。 受试者为13例健康人,男4例,女9例,年龄21~32岁。俯卧,头右转,右膝屈17°,踝背屈15°。刺激电极阴极置于膑骨上大腿部,阳极置于内侧腓肠肌(MG)神经:一对Beckman微型记录电极置于

    1999年04期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Ⅰ型和Ⅱ型遗传性感觉运动神经病的电生理研究

    李涛

    <正> 作者对患有Ⅰ型和Ⅱ型遗传性感觉运动神经病(HMSN)的42名儿童及其家族中的103名成员进行了临床和电生理研究,根据受试者的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分为4组,42名儿童先证者(指一个家系中最先发现某种遗传病患者)为P组,有明显神经系统体征者(如远端肌无力或萎缩、踝反射消失、感觉缺失、弓形足)为A组,有轻微体征者(如踝反射消失、弓形足)为B组,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者为C组,每个家系中至少有1名患者进行了腓神经活检,

    1999年04期 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Jendrassik手法对腱反射潜伏期、波幅及其左右差别的影响

    余洪俊

    <正> Jendrassik手法(JM)是神经病学检查最重要方法之一,但它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以前有报道JM能增强H-反射,跟腱反射和肱三头肌反射的波幅,但从未涉及它对腱反射潜伏期的影响。本实验对象为52名正常成人(男34,女18人,18~74岁),受试者取仰卧位(膝反射)或俯卧位(跟腱反射),膝关节呈120°,采用叩诊锤引发腱反射,肌腱的运动由

    1999年04期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神经生理学方法在腰神经根损害评价中的诊断价值

    陶泉 ,余春华

    <正> 本文旨在通过联合使用不同的神经生理检查方法,进一步获得每一节段腰神经根损伤的检测灵敏度方面的资料,并制订一项“诊断方案”以使临床诊断尽可能敏感。 资料与方法 因腰神经根损害而转至电诊断检查室的57名病人(男30,女27,平均年龄50岁),他们均符合以下临床表现:放射到下肢的腰部疼痛,下肢皮区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节段性肌无力,既往均无手术史。均应用EMG、神经传导速度(NCV)、F波和SEP进行检查,查得神经根受损的

    1999年04期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颈髓损伤患者的肌电图自发电位和痛觉异常相关

    姜华

    <正> Med Rehabil.-1997,76.-389~394 肌电图(EMG)自发电位包括纤颤电位和正锐波,可出现于脊髓损伤患者的麻痹或不全麻痹的肌肉中。脊髓损伤患者同样可在受累肢体出现痛觉异常,即麻木、束带感、烧灼感、切割样痛或电击样痛等自发或由刺激引起的感觉异常。在临床实验中,作者发现颈髓损伤患者的痛觉和自发电位之间有一定关系。 资料与方法 选择61例损伤节段在C_(4~7)的单纯的脊髓损伤(SCI)患者,病程均小于6个月。其中31例有痛觉异常,在患者损伤后6~24周内进行双侧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和潜伏期测量,以及双侧拇

    1999年04期 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环境对工具性ADL的积累结构的影响

    张福金 ,韩峪

    <正> ADL阶梯是一种评估个人日常生活活动(P-ADL)与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的依赖/独立水平的等级性工具,包括Katz ADL指数的5项P-ADL项目(进食、转移、入厕、穿衣和洗澡)和4项I-ADL项目(烹妊、运输、购物和清洁)。作者以前研究表明,与P-ADL比,I-ADL较多受环境因素影响,性别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会改变I-ADL积累顺序,影响I-ADL测定结果。如:从家到商业中心或车站的距离在农村和城市存在着差别。本研究目的旨在进一步调查瑞典农村骨质疏松患者的I-ADL积累结构。

    1999年04期 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膝关节炎与高跟鞋的关系

    丁金亮

    <正> 虽然成千上万的妇女都穿高跟鞋,但高跟鞋对腿部关节的影响知之甚少。为研究高跟鞋对腿部关节的影响,作者测量了妇女穿高跟鞋和赤足行走时髓、膝、踝关节的扭力。 方法 选择20名穿至少5cm高的窄跟鞋仍感舒适的健康妇女参与研究。平均年龄24.6岁,身高1.67m,体重61.76kg。受试者赤足和穿高跟鞋以

    1999年04期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步态特征

    王斌

    <正> 下肢周围动脉疾病(PAD)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表现,由于行走时腓肠肌、股部或臀部缺血而导致运动诱发的肌肉疼痛和间歇性跛行,影响患者行走能力。以往对间歇性跛行患者进行行走功能障碍评估多采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以测定最大无痛行走时间。但不足之处是无法确定此类患者的步幅、步频或步速等项数值是否也出现下降。作者认为,在此类患者中,运动诱发下肢缺血性疼痛时,作为一种代偿性或防护性机制,能导致步态参数的变化。为此本文比较了19例具有间歇性跛行病史的男性患者(PAD值)与11名同年龄段男性健康人(对照组)的步态特征。

    1999年04期 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一青年成人未诊断的慢性髋痛的评估与处理的临床推论

    李嘉祁

    <正> 很多原因可导致成人髋部疼痛,对病人的病史、体征等方面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对找出原因和实施正确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目的是阐明用折衷的方法分析和治疗一青年成人未诊断的慢性髋痛中的临床推论。 患者,女性,21岁,学生,爱好体育。6年前踢

    1999年04期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女性慢性颈-肩痛患者的强化运动训练

    张福金 ,韩峪

    <正> 颈肩痛患者常有颈肩部僵硬,肌肉触痛,活动度减少和生活质量降低,个别患者长时间不能工作;颈肩痛患者的康复治疗原则与腰痛康复原则相一致。 资料与方法 77名妇女,平均年龄39岁(18~61岁),症状持续平均48个月(6~348个月),对患者进行检查、测定颈肩部肌肉肌力和耐力后,填写调查表,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强化训练组41名,轻度训练组36名。轻度训练组患者先进行14min热

    1999年04期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节食与运动治疗肥胖者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顾生旺

    <正> 近年,肥胖者脂肪肝发生率在日本及欧美等国家有所上升,偶可导致肝硬变。作者观察节食与运动对肥胖者脂肪肝的疗效。 资料和方法 ①病例选择:25人,女12人,男13人,体重指数(BMI=W/H~2;W为体重,单位为kg,H为身高,单位为m)计算肥胖积分>25,超声波或组织学诊断脂肪肝;分为治疗组15例(女7例,男8例),对照组10例(男女各5例),过量饮酒,吸

    1999年04期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不同测力计评价脊髓损伤患者肌肉对牵伸的阻力

    徐军

    <正>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后常见痉挛性肌张力亢进(SH)症状,这是一种由高兴奋性反射和肌肉生理特征改变所致对牵伸的阻力增加。由于牵伸反应为速度依赖,故可用不同速度区分源于反射或非反射的阻力,在SH的量化评定中,计算机测力的代价较大;Ashworth及其改良量表只能评价反射导致的肌牵伸反应,而不能用于评价脊髓损伤后肌肉挛缩或纤维变性等非反射性所致肌肉牵伸的阻力。而区别痉挛的非反射部分对选择适当的治疗又是重要的。因此,选择一便捷、有效的量化方法并藉此区分反射和非反射所致(SH)的方法是必要的。本研究即通过便携式等速测力计以检验测试间的再现性及便携式测力计评定SH反射性和非反射性部分的效度。

    1999年04期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生殖道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

    卢学春 ,迟小华 ,于丽霞

    <正> 就皮肤原发鳞癌来看,表面局部光敏剂与便携式非激光光源联合应用和通常治疗方法相比二者治疗效果相同。作者对VIN和CIN光动力学治疗(PD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6名将进行切除术的妇女,病灶局部涂抹致光敏因子5-氨基乙酰丙酸(5-ALA)(20%软膏)4h。为观察5-ALA的渗透性和转化成活性光敏剂原卟啉Ⅸ,在VIN和CIN患者病灶局部取活检,并立即作冰冻切片,在低能光源条件下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在上皮全层,荧光均匀且强度相同。接着对18名晚期VIN

    1999年04期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常生活活动恢复(RADL)量表和功能性能力自信量表(FACS)

    熊芝兰

    <正> 本刊1999年第3期第125页刊登了徐军同志编译的“急性腰痛康复评定新量表”一文,对急性腰痛的临床康复评定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今特将这两个量表即日常生活活动恢复(RADL)量表和功能性能力自信量表(FACS)刊出,以利于广大康复临床工作者参考。

    1999年04期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第19卷主题索引

    1999年04期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