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Nogo-A受体在早期神经元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何主强;杨国平;赵洪洋;

    目的:探讨在早期神经元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Nogo-A受体(NG-R)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实验组加入50 ng/m L细胞生长因子(NGF)进行诱导分化1、3、5、7 d,对照组中不加入NGF诱导分化。于不同时间点镜下观察细胞轴突发育及细胞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法观察NG-R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RT-PCR法检测NG-R m RNA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G-R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诱导分化时间的增加,实验组PC12细胞轴突发育及细胞分化增加;对照组PC12细胞未检测出NG-R m RNA及蛋白表达;实验组随着NGF诱导刺激时间延长,PC12细胞内NG-R m RNA及蛋白表达量逐步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但实验组诱导1 d PC12细胞内NG-R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元发育早期NG-R的表达随着轴突生长逐渐升高。

    2015年02期 v.10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CyclinD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马俊芳;崔博;沈东超;崔丽英;

    目的:针对小鼠cyclinD1基因构建质粒并进行慢病毒包装,转染小鼠神经干细胞,检测其表达水平。方法:根据cyclinD1基因信息,采用DNA重组技术将Nestin promoter-Ccnd1基因插入plenti6慢病毒表达载体,重组获得慢病毒载体plenti-D1;经测序鉴定后,转染293T细胞生产病毒液,并检测病毒滴度。设立空白对照组、阴性病毒对照组及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组。将病毒转染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转染前后3组cyclinD1表达情况,MTT法检测不同MOI值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测序结果证实cyclinD1基因正确插入载体中,成功构建小鼠cyclinD1基因过表达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组cyclinD1 mRNA较其他2组明显升高;Western Blot鉴定cyclinD1蛋白表达成功。plenti-D1的MOI值为10、20、50时均明显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结论:cyclinD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能感染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外源基因稳定表达。cyclinD1基因过表达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2015年02期 v.10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EphA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特点

    杨锦珊;龙根;徐莉;谢敏杰;王伟;

    目的:观察EphA受体在海马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及全脑缺血再灌注组40只,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观察假手术组及缺血组在缺血后不同时间点(6 h、1 d、3 d、7d)EphA受体m RNA含量变化的情况,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EphA4受体在海马的细胞定位。结果:EphA1-A8及EphA10 RNA在正常海马组织均有表达,EphA4受体含量多。在缺血状态下,EphA1、EphA2、EphA3、EphA6、EphA7及EphA8的mRNA表达水平一过性上调,EphA4、EphA5和EphA10的m RNA表达水平逐步上调;EphA4受体亦是缺血后变化最显著的EphA受体。免疫荧光双标显示EphA4主要分布于海马CA1-CA3区及DG区Neu N阳性锥体神经元。结论:在海马不同的EphA受体对缺血呈现出不同的应答模式,EphA4是海马正常条件下表达最为丰富的EphA受体并且在缺血条件下出现最为显著地表达变化。EphA4受体主要分布于海马CA1-CA3区以及DG区NeuN阳性锥体神经元。

    2015年02期 v.10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刘双凤;颜灿群;占克斌;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及脑组织中IL-10、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MSC。27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9只:假手术组,仅剪开皮肤;模型组,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术后24 h尾静脉注射PBS;MSC组,制作MCAO模型,术后24 h尾静脉注射移植MSC。术后第3天行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NSS)评定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测试后取梗死灶周围缺血半暗带脑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SC组m NSS评分升高(P<0.05),脑组织蛋白IL-10表达水平上调(P<0.05),TNF-α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尾静脉移植MSC治疗可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可能与移植MSC后脑组织中TNF-α和IL-10水平有关。

    2015年02期 v.10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GABAA受体γ2亚单位在海人酸颞叶癫痫大鼠海马内的表达

    戚月凤;汤继宏;李岩;顾琴;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后GABAA受体γ2亚单位在海马各区的动态表达以及氯硝西泮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致痫组15只,干预组15只,干预对照组5只。大鼠海马CA3区注射海人酸建立颞叶癫痫模型,干预组大鼠在致痫前予以氯硝西泮灌胃。于致痫后6 h、12 h和1 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及CA3区γ-氨基丁酸A受体γ2亚单位(GABAARγ2)的动态表达水平。结果:致痫组在海人酸给药后6 h、12 h及1 d,海马CA3区GABAARγ2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A1区GABAARγ2蛋白表达也下降,注射后1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在海人酸注射后1 d CA1和CA3区GABAARγ2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海人酸注射后6 h、12 h及1 d,CA3区GABAARγ2蛋白表达均高于同时间点致痫组(P<0.05),CA1区于海人酸注射后1 d,GABAARγ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同时间点致痫组(P<0.01)。结论:海人酸诱导的颞叶癫痫模型中,海马GABAARγ2蛋白表达减少,氯硝西泮可缓解颞叶癫痫导致的GABAARγ2蛋白表达减少。

    2015年02期 v.10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皮质注射氯化亚铁建立外伤性癫痫动物模型致痫机制的探讨

    郭燕春;李沐;谢泽宇;林岚;许梓璧;王英博;

    目的:皮质注射氯化亚铁(Fe Cl2)致外伤性癫痫(PTE)动物模型,探讨Fe Cl2致痫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12只。通过注射Fe Cl2制作PTE模型,观察各组癫痫发作的行为、脑电图及病理表现,RT-PCR法检测海马及额叶c-fos,c-jun及c-myc m RNA转录水平。结果:模型组在行为学及脑电图表现均接近临床癫痫发作;模型组中c-fos、c-jun m RNA转录水平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中c-myc m 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Fe Cl2皮质注射制作PTE的机制可能与c-myc m RNA转录水平的升高有关。

    2015年02期 v.10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出血型烟雾病急性期的微创治疗

    梁奇明;许峰;连立飞;王刚;张逸驰;薛铮;王芙蓉;唐洲平;朱遂强;

    目的:探讨微创术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烟雾病相关脑出血急性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并接受微创术联合rt-PA治疗的烟雾病所致脑出血患者,观察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效果、出血并发症及预后。改良的Rankin量表(m RS)评估预后。结果:共纳入5例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31~56岁(平均44岁)。5例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满意,平均达90%(84%~96%)。4例患者无出血并发症,平均随访11个月(1~22个月),3例功能恢复良好,1例仍有重度残疾。1例患者出现了穿刺部位的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7 d后死于多脏器功能不全。结论:微创术联合rt-PA液化引流血肿可用于出血型烟雾病相关脑出血的急性期治疗,能够快速清除血肿且不增加远期再出血风险,但需警惕穿刺损伤所致的再出血。

    2015年02期 v.1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脑梗死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盛鑫;张苏明;黄晓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GIH)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654例,对发生GIH患者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54例患者中,发生消化道出血44例(6.73%)。并发GIH患者的平均年龄、大面积梗死比例、既往卒中史比例、抗凝药物使用比例高于无GIH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IH在脑梗死中是常见且影响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其预防及治疗需合理选择药物。

    2015年02期 v.10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分析

    刘晓艳;康慧聪;胡琦;许峰;梁奇明;连立飞;朱遂强;

    目的:评估难治性颞叶癫痫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访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34例,分别于术前1月、术后6月、术后12月应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中文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术后疗效根据Engle分级标准分为2组:满意组(EngleⅠ和Ⅱ级)和不满意组(EngleⅢ和Ⅳ级),比较2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6月随访,疗效满意23例(满意组),不满意11例(不满意组),满意组术后生活质量各方面均明显改善(P<0.05),且在发作担忧、情感幸福、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方面改善优于不满意组(P<0.05);不满意组术后生活质量也较术前改善(P<0.05),药物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术后12月随访,疗效满意27例(满意组),不满意7例(不满意组),不满意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保持稳定,满意组生活质量仍明显改善,且各方面改善程度均较不满意组明显(P<0.05)。结论: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可以改善术后早期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则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

    2015年02期 v.10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脱髓鞘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

    吴茜;陈博;柯高潭;李斌;卜碧涛;

    目的:回顾性分析脱髓鞘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特发性视神经炎(IDON)患者71例(IDON组)、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69例(NMO组)、有视神经病变的多发性硬化(MS)患者64例(MS组)共2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有17例MS、26例NMO由IDON转化而来,但脱髓鞘性视神经病变也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事件之后或者同时发生。NMO容易合并血清免疫学异常,MS容易累及双侧视神经且以球后视神经病变多见,IDON和NMO视功能障碍更为严重。随访生存分析表明,合并颅内病灶或血清免疫学异常的IDON患者转化为MS或NMO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正常患者。结论:脱髓鞘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要严格遵循诊断流程,正确鉴别这3种疾病对制定治疗方案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致残率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02期 v.10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维生素B1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李杰;冯黎阳;

    目的:探讨维生素B1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PS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1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2、4、8周时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第2周末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8周末联合组的HAMD、SD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联合帕罗西汀治疗PSD较单用帕罗西汀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15年02期 v.10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分析

    胡春维;魏玉珊;孙艳萍;杨惠婷;李文艳;张斌;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3例孤独症患儿采取应用行为分析法(ABA)、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音乐治疗、游戏治疗等综合康复训练10月,并请家长培训后参与医院的部分训练过程,训练前后分别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评估康复效果。结果:康复训练后,63例孤独症儿童ABC量表各因子得分及量表总分较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ARS量表评估综合分较前下降,SM量表评估标准分较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儿童孤独症的各种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能力。

    2015年02期 v.10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诱导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CD4~+CD25~-T细胞向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分化

    卢祖能;袁江;张跃亮;王云甫;

    目的:探索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对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异常患者胸腺CD4+CD25-T细胞诱导生成CD4+CD25+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的研究。方法:以磁珠分选的方法得到胸腺CD4+CD25-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DC)细胞,通过不同浓度(0.1、1、10、20 ng/m L)的TSLP活化DC后诱导CD4+CD25-T细胞向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CD4+T细胞比率;RT-PCR检测Foxp3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调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Foxp3蛋白表达;ELSIA法检测培养上清IL-10的含量。结果:10 ng/m L TSLP组、20 ng/m L TSLP组经诱导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CD4+T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Foxp3的表达水平也相应增加,IL-10水平升高,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LP可以诱导MG合并胸腺异常患者胸腺CD4+CD25-T细胞向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化,并促进Foxp3的表达。

    2015年02期 v.10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简介

    <正>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神经科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双月刊),2006年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7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同时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重庆维普等数据库收录。此外,本刊从2008年起与国际知名杂志《Glia》(IF:5.0)合作,开辟"Glia优秀研究论文"专栏。定价:15元/期,全年定价:90元,邮发代号:38-47

    2015年02期 v.10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征稿启事

    <正>《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神经科学专业学术性期刊(双月刊),每逢单月25日出版。本刊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台湾华艺等数据库收录。本刊由中科院杨雄里、王永炎、段树民院士等担任名誉主编,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专家王伟教授担任主编,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卜碧涛教授担任编辑部主任。本

    2015年02期 v.10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热烈祝贺《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正>为严格学术期刊出版资质,优化学术期刊出版环境,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开展学术期刊认定及清理工作的通知》,总局组织开展了学术期刊认定工作。经过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央期刊主管单位初审上报,总局组织有关专家严格审定,确定了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成为第一批被总局认定的学术期刊。

    2015年02期 v.10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诚聘审稿专家

    <正>《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是一个年轻又充满活力的神经及相关专业期刊,现已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随着杂志知名度和影响因子的不断上升,稿件量增加迅速。为提高审稿速度,缩短稿件刊用周期,进一步完善审稿机制,现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担任本刊审稿人。

    2015年02期 v.10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公告

    <正>为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环境,提高本刊刊登论文的质量,禁止抄袭、伪造、剽窃、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在本刊出现,本编辑部从2011年1月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投稿到本刊的论文进行检测。学术不端行为是指:1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在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科研成果中抄袭剽窃他人的实验数据、图表分析甚至大段的文字描述。

    2015年02期 v.10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网络投稿及审稿系统正式启用公告

    <正>《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1-117X,国内统一刊号CN42-1759/R)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神经病学刊物。为了进一步扩大期刊的宣传力度、增加与广大作者的交流、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我刊与"中国知网"合作,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开通网络投稿及审稿系统,网址:http://gwkf.cbpt.cnki.net。即日起,所有投稿及审稿工作都将在此系统上进行。

    2015年02期 v.10 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书讯

  • 英文版《神经修复学》(Neurorestoratology)出版

    陈琳;郭江凤;

    <正>由美国Nova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神经修复学》近日面世。该书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介绍神经修复学学科专业知识的专著,共上下两册,3部分,共22章。神经修复学是现代医学新的分支学科,是神经科学重要研究领域,其核心目标是采用以细胞为基础的综合神经修复干预方法,修复、促进和维持受损或丧失神经功能和(或)结构的完整性。《神经修复学》一书系统阐述了中枢神经可修复理论、整体神经修复过程理论、神经修复法则(病损修复,本能使然;干预修复,更

    2015年02期 v.10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GLIA》优秀论文推荐

  • 人类少突胶质细胞在髓鞘修复中的作用

    Marcin Czepiel;Erik Boddeke;Sjef Copray;唐颖馨;

    有关髓鞘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研究大部分与脱髓鞘疾病相关,如多发性硬化、脑白质营养不良或脊髓损伤。髓鞘慢性脱失,慢慢导致神经退行性变,最终导致永久而严重的神经功能丧失。因此,尽快恢复髓鞘是修复脱髓鞘疾病的最有效方法。移植外源性的髓鞘再生细胞是一个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已有多项在体和离体实验将各种具有髓鞘形成功能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施万细胞、嗅鞘细胞等)进行移植,观察其髓鞘修复功能。本综述对将人类少突胶质细胞用于治疗脱髓鞘疾病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首先,对人类少突胶质细胞从胚胎发育晚期到产后早期的发育过程进行简要的综述。然后,对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少突胶质细胞调节因子的研究进行总结。在离体实验中,必须调控好各种调节因子才能使培养的少突胶质细胞达到足够的数量用于移植。之后,探讨了人类少突胶质细胞的可能来源,包括一些新型的少突胶质细胞生产策略,如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直接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最后,本综述对人类少突胶质细胞的髓鞘再生功能和效率进行了系统的回顾。

    2015年02期 v.10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MicroRNA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

    胡洋;唐洲平;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干细胞,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在组织损伤及炎性疾病的修复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Micro RNA是一类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机体免疫系统应答。MSCs中的Micro RNA分子可直接改变免疫调节因子分泌量,或间接作用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来改变MSCs的免疫调节功能。本综述对Micro RNA对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控做一概述。

    2015年02期 v.10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相关激素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张蕾;汪萌芽;

    激素不仅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也是神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调控因素,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神经生长发育、突触可塑性等方面。突触可塑性普遍存在于包括脊髓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是学习与记忆的机制之一。本文着重对相关激素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作一综述。

    2015年02期 v.10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的内在机制研究

    汪晶;朱青;胡波;曹非;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轴突受损后很难修复,最终导致神经元的死亡和神经环路功能性的缺损。前期的研究集中于探讨受损环境的抑制性因素,而对细胞内再生相关基因的调控很少涉及。本文从低等脊椎动物促进轴突再生的分子机制谈起,总结了近年来内源性神经再生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中枢轴突损伤后再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2015年02期 v.10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经典三叉神经痛研究进展

    吴川杰;陈晨;谢南昌;连亚军;

    三叉神经痛(TN)是严格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的针刺样或电击样疼痛,疼痛可由面部轻微的刺激诱发。近年来对经典三叉神经痛(CTN)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对CTN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2015年02期 v.10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下肢矫形器在小儿脑性瘫痪的应用研究进展

    朱俞岚;孙莉敏;张备;白玉龙;

    小儿脑性瘫痪主要存在运动功能不良和姿势协调障碍,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和肌力的异常。脑瘫儿童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站立和行走能力,并可导致肌肉挛缩和关节畸形。合理运用下肢矫形器是改善患儿下肢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小儿脑性瘫痪运用下肢矫形器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5年02期 v.10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双任务干预对携带LRRK2基因突变的帕金森病患者手灵活性的影响

    周广安;杜怡峰;陈彪;

    目的:观察执行单、双任务时LRRK2(+)帕金森病(PD)患者手灵活性变化及双任务干预情况。方法:受试者总数为122例,PD患者46例纳入PD组,并根据是否携带LRRK2基因分为LRRK2(+)亚组22例和LRRK2(-)亚组24例;健康对照76例纳入对照组,并根据是否携带LRRK2基因分为LRRK2(+)亚组38例和LRRK2(-)亚组38例。患者均进行标准化神经系统检查、临床评估及任务测试;第1任务为普渡钉板测试,第2任务是连续减7,然后分别进行单任务、双任务测试,分别记录和比较各组优势手、非优势手和双手的测试结果。结果:PD组LRRK2(-)亚组的UPDRSⅢ评分低于LRRK2(+)亚组(P<0.05);PD组各项任务中放入钉子数均低于对照组相应亚组(P<0.05);PD各亚组连续减7正确反应数的ND、NND及NB低于对照各亚组(P<0.05),PD各亚组ND、NND及NB低于同亚组NU(P<0.05);执行双任务时,PD各亚组NVD、NVND及NVB的变化大于对照各亚组(P<0.05),PD组LRRK2(+)亚组NVD、NVND及NVB的变化大于LRRK2(-)亚组(P<0.05);PD各亚组执行双任务时连续减7正确反应数的变化与UPDRSIII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PD患者手灵活性明显下降,执行单任务和双任务时,各组间各项钉板数变化的指标无显著差异;执行双任务时,PD患者执行第2认知任务的能力显著下降,更大的下降发生在LRRK2(+)PD患者。

    2015年02期 v.10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孙莉;高旭芳;莫丹;龚丹群;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对PD患者生活的影响。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将56例PD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35例与非睡眠障碍组21例,分别应用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 CA)进行评分,比较2组在运动障碍、抑郁、焦虑、疲劳、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对PD患者的PSQI评分与年龄、UPDR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FSS评分、Mo CA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睡眠障碍组年龄、起病年龄及病程均大于或长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UPDRS第Ⅰ、Ⅱ、Ⅲ分量表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FSS评分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Mo CA评分低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在注意力、延迟记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PSQI量表评分与年龄、UPDRS第Ⅲ分量表评分总分、运动迟缓项目评分、震颤项目评分、肌强直项目评分和姿势平衡项目评分均显著相关(P<0.01);还与HAMD评分、HAMA评分和Mo CA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与FSS评分显著相关(P<0.01)。结论:PD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有年龄、运动障碍、抑郁、焦虑、疲劳、认知障碍。

    2015年02期 v.10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重症肌无力危象11例救治体会

    袁江;王云甫;卢祖能;

    目的:总结11例老年重症肌无力(MG)危象的临床特点、救治和预防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老年MG危象患者11例的病例资料、治疗情况;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以下2种分组:1无创通气组(使用过无创正压通气)与非无创通气组(未使用无创正压通气);2丙球组(使用丙种球蛋白)与血浆置换组(进行血浆置换),比较2组疗效。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10例(91%)合并基础病变,治疗中均并发肺部感染。无创通气组患者5例,无气管切开及死亡病例,总插管时间平均(8.2±2.9)d;非无创通气组患者6例,气管切开2例(33%),死亡2例(33%),总插管时间平均(12.3±3.0)d;无创通气组气管切开率、病死率及总插管时间均低于非无创通气组(均P<0.05)。丙球组与血浆置换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终2例气管切开患者死亡,病死率18%。结论:老年MG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无创通气可减少患者插管时间,丙种球蛋白对比血浆置换疗法对老年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2015年02期 v.10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安模;苗露;黄春云;倪殿军;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6例(损伤组)及健康体检者141例(对照组),入院后24 h检测血清电解质水平。结果:损伤组的血钠及血钾浓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损伤组中,高钠血症患者死亡率(61.11%)显著性高于同期未出现高钠血症患者(24.64%)(x2=10.32,P=0.001);合并低钾血症患者死亡率(58.33%)高于未出现低钾血症患者(26.39%)(x2=5.51,P=0.019)。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与低钾血症者预后更差。

    2015年02期 v.10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rt-PA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液中相关因子含量的改变

    黄丹翊;刘向娇;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液中神经及内皮功能相关因子含量的改变。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rt-PA组(单独使用rt-PA溶栓)和rt-PA+CEA组(rt-PA溶栓24h后行CEA手术),各30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Elisa法检测2组血清中神经相关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神经生长因子(NGF)、去甲肾上腺素(NE)及乙酰胆碱(Ach)含量,及内皮功能相关因子: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2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14 d 2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后2 h、24 h和7 d(P<0.05);治疗后7、14 d,rt-PA+CEA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rt-PA组(P<0.05);rt-PA+CEA组的总有效率和基本治愈率高于rt-PA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NSE、S100B、NE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NGF和Ach均高于治疗前(P<0.01);rt-PA+CEA组治疗后10 d NSE、S100B、NE及NGF水平低于治疗后2 d(P<0.05)。治疗后10 d,rt-PA+CEA组NSE及NE含量明显低于rt-PA组(P<0.05),治疗后2、10d,rt-PA+CEA组NGF含量明显高于rt-PA组(P<0.05);治疗后10 d 2组ET-1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rt-PA+CEA组ET-1的含量低于同组治疗后2 d(P<0.05)。治疗后10 d 2组NO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并高于治疗后2 d(P<0.05);治疗后10 d,rt-PA+CEA组ET-1含量低于rt-PA组,NO含量高于rt-PA组(P<0.05)。结论:CEA联合rt-PA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优于单rt-PA治疗,有助于快速恢复内皮功能受损及神经因子紊乱。

    2015年02期 v.10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静息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连勇军;郭毅;欧艺;古坤意;唐冰杉;马可夫;

    目的:分析静息性脑梗死(SBI)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SBI患者(A组)44例及第1次缺血性卒中患者(B组)70例,B组中经头颅DWI成像发现只有急性期梗死病灶的,设为纯缺血性卒中(B1亚组)19例,合并有SBI(多为陈旧性腔梗)的为B2亚组51例。收集2组的病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A组及B2亚组患者年龄大于B1亚组(均P<0.05)。SBI患者MRI影像上表现为腔隙性梗死灶和小梗死灶,多分布在双侧额顶叶、基底核区及侧脑室旁。结论:年龄可能是SBI的危险因素。

    2015年02期 v.10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汤达承;胡佳佳;张雪丰;杜雯琼;

    目的:分析急性期躯干或四肢带状疱疹老年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HZ)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HZ患者89例,分为对照组59例和联合组30例,2组均给予HZ的常规治疗,联合组还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比较2组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病率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结果:出院3月后,对照组和联合组的PHN发生率分别为28.81%、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3个月时联合组的NR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急性期躯干或四肢HZ老年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可降低PHN发生率。

    2015年02期 v.10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越鞠丸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伴有躯体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陈明鉴;姚冉;

    目的:观察越鞠丸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伴有躯体焦虑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伴有躯体焦虑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联用越鞠丸。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前后HAMD总分和躯体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第4周末、第6周末、第8周末观察组的HAM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8周末躯体因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鞠丸联合度洛西汀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还可能减轻度洛西汀的不良反应。

    2015年02期 v.10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氢溴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

    陈东丽;

    目的:探讨氢溴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后伴焦虑、抑郁症状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还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12周,评价2组焦虑、抑郁评分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后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改善(P<0.05),焦虑、抑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10.0%),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5例(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5,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与焦虑评分(r=0.239,P<0.01)、抑郁评分(r=0.258,P<0.01)呈正相关。结论:氢溴酸西酞普兰联合奥扎格雷钠能较早缓解急性脑梗死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2015年02期 v.10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短篇论著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过湘云;

    <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1]。它可被定义为面神经功能的减退,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同时影响面部上、下部区域[2],表现为单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不能皱额蹙眉,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我院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疗效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2015年02期 v.10 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微创置软管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少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王智勇;罗兴武;艾昌淼;朱颂国;

    <正>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收治高血压少量脑出血患者62例,均经CT证实,出血量为20~30 mL;有明显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既往有明确原发性高血压病史;排除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及颅内、全身感染者,且无凝血功能障碍。全部患者分为2组:1微创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6~76岁,平均(55.88±10.96)岁;壳核出血23例,丘脑出血6例,脑叶出血

    2015年02期 v.10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97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王燃;

    <正>随着车祸、高空坠落伤的频频发生,颅脑损伤成为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中特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3~5分的危重患者,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病情严重、短时间发生恶化、患者死亡率高、救治难度较大等特点[1,2]。目前积极采取早期手术治疗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较为有效的方式,选取较早期的正确术式有助于对危重患者进行救治及降低其死亡率的作

    2015年02期 v.10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道

  • 进展性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1例

    朱灿敏;张弦;张媚;唐志敏;李鸣;

    <正>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少见的以椎基底动脉显著增长、增粗及扭曲为特点的脑血管病,一般认为其与大血管的结缔组织结构及功能异常有关。VBD患者临床表现各异:1无症状及体征;2急性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最常见梗死部位为脑干);3慢性进展性症状,与颅神经、脑干、或第三脑室受压有关;4血管破裂引起致死性症状[1,2]。以进展性脑干梗死及颅神经、脑干受压病例少见,现报道1例。

    2015年02期 v.10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舞蹈病-棘状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道

    陈艳红;杨凤翔;薛霜;袁野;孙涛;

    <正>舞蹈病-棘状红细胞增多症(chorea.acanthocytosis,Ch Ac)主要的临床特点是不自主舞蹈样运动,以口唇咀嚼样动作、下颌不自主运动、舌唇自咬为典型特点,伴有外周血棘状红细胞增多,属于遗传性神经系统变性病,临床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舞蹈病-棘状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1临床资料老年女性患者,49岁,出生于贵州遵义,以"口

    2015年02期 v.10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