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一种高效简便的原代神经元培养方法

    张涛;胡怀强;王旭辉;牛兵;陶珍;曹秉振;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原代神经元培养方法。方法:出生12 h内的Wistar乳鼠,分离皮质后剪碎,0.25%胰酶消化30 min,漂洗后轻柔吹散细胞,过滤后1 000 rpm离心5 min,弃上清,加接种液吹匀后过滤,静置3~5 min,取上层液体计数并接种。接种后4、45、96 h全量换液,之后每3 d半量换液1次。培养第5天评估神经元,NSE染色、NMDAR1染色和台盼兰染色。结果:神经元纯度高(>95%),死亡率低(<5%),细胞形态好,交联充分,背景干净。结论:利用新生大鼠皮质建立了高质量、高产量、简便的神经元培养模型。

    2016年06期 v.11 471-472+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p-JNK/p-c-Jun通路参与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

    李巷;潘建青;康慧聪;杨志刚;韩金玲;聂荔;肖小华;张玲玲;朱遂强;

    目的:研究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的活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将电极植入大鼠右侧杏仁核,对照组不给予电刺激,模型组每天给予500μA的电流刺激,大鼠连续10 d在刺激后达到5级发作视为点燃成功。成功点燃的大鼠,在最后1次5级发作后2 h处死。Western blot检测2组海马JNK、p-JNK、c-Jun、p-c-Jun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刺激侧海马p-JNK、p-c-Ju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JNK/p-c-Jun通路可能参与杏仁核癫痫模型点燃。

    2016年06期 v.11 473-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TSG-6对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李东辉;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因子(TSG-6)对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对Claudin-5和ZO-1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模型组48只和TSG-6组48只。大鼠自体动脉血注射制备脑出血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出血侧和未出血侧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中伊文思蓝(EB)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出血侧和未出血侧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中Claudin-5和Z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干预后4 h、1 d、3 d和7 d,模型组和TSG-6组出血侧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EB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和TSG-6组出血侧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Claudin-5和ZO-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SG-6组出血侧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EB浓度低于模型组(P<0.05);TSG-6组出血侧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Claudin-5和ZO-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SG-6组和模型组未出血侧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的EB浓度、Claudin-5和ZO-1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SG-6对脑出血大鼠的血脑屏障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脑屏障中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和ZO-1的表达水平有关。

    2016年06期 v.11 476-479+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研究

    韩瑞玲;李艳;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部分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代谢相关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92例,采用光比浊法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计算其血小板抑制率;采用基因芯片法测定患者的CYP2C19基因(*1,*2和*3),并将患者按照基因检测结果分为不同代谢类型:快代谢型(*1/*1),中间代谢型(*1/*2和*1/*3)及慢代谢型(*2/*2,*2/*3和*3/*3)。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YP2C19不同代谢类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差异。结果: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代谢分型,快代谢型占37.33%,中间代谢型占46.92%,慢代谢型占15.75%。3种代谢类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54.39±18.93)%,(30.02±21.53)%及(10.34±3.83)%,3种代谢型患者之间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快代谢型患者显著高于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中CYP2C19*2、*3基因变异者使用氯吡格雷抗凝的疗效较差,测定CYP2C19基因型对于脑卒中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6年06期 v.11 480-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ACEI/ARB类和CCB类降压药对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闫云岗;张晓峰;郑小龙;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类降压药和钙通道阻滞剂(CCB)类降压药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186例按照急性脑梗死前服用降压药的种类分为A组(入院前已正规服用ACEI/ARB类降压药)67例,B组(入院前已正规服用CCB类降压药)55例,C组(入院前未正规服用降压药)64例;将C组按随机数法随机分为2组,C1组(入院后正规服用ARB类降压药)30例和C2组(入院后正规服用CCB类降压药)34例。分别于入院第3天和第14天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所有患者入院时及发病90 d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结果:入院第3、14天,A、B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之间各炎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14天时,A组IL-6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但C1、C2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3组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90 d后,A、B组NIHSS评分低于C组(P<0.05),C1、C2组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梗死前早期规范服用降压药可能会降低血清多种炎性因子水平,并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2016年06期 v.11 483-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磁共振DTI各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预后评价中的联合应用

    于卉;田传帅;韩鹏;陈伯柱;王翰;魏晓磊;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多个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预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单侧AICI患者的急性期DTI各参数图。根据随访徒手肌力测试(MMT)结果,根据患者预后情况(良好、一般和差)分成三组。在DTI各参数图上选取病灶、对侧为感兴趣区,记录感兴趣区DTI参数值并计算病灶-对侧参数相对值。比较病灶与对侧感兴趣区各参数值的差异,分析病灶-对侧参数相对值在3组间的差异和诊断界值。结果:各组脑梗死病灶区平均弥散系数(MD)、容积比各项异性(VRA)和各项异性指数(FA)值均低于对侧,衰减指数(Exat)均高于对侧(P<0.05)。从预后良好组到预后差组脑梗死病灶-对侧FA和VRA相对值逐渐减低(P<0.05),其中FA相对值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一般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A相对值在预后一般组与预后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示病灶-对侧VRA相对值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一般组间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0.315;病灶-对侧FA相对值在预后一般组和预后差组间最佳诊断界值为0.699。结论:DTI各参数在AICI中存在一定的改变,其中病灶-对侧FA和VRA相对值可作为临床预后评价的有力依据。

    2016年06期 v.11 486-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血压变异性与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张春满;郑云峰;米娟;韦玮;

    目的:探究血压变异性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经我院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420例。根据降压方式,分为对照组193例和强化降压组227例。分析2组降压产生的血压变异程度及各组3月临床预后结果。结果:强化降压组收缩压标准差、舒张压标准差较对照组收缩压标准差、舒张压标准差小(P<0.05);2组预后良好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性低于预后不良的患者(P<0.05)。结论:收缩压变异性越小,患者预后越好。强化降压能够有效控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波动,并能够改善临床预后。

    2016年06期 v.11 490-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帕金森病并发剂峰异动症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勇;卢祖能;董红娟;黄婷婷;罗璨;张红;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并发剂峰异动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使用左旋多巴至少1月的PD患者问卷调查一般情况、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治疗情况,分析其并发剂峰异动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共纳入PD患者97例,出现剂峰异动症13例(13.4%,异动症组),与未并发剂峰异动症的PD患者(无异动症组)比较,异动症组女性更多、发病年龄轻、病程长、体重低、UPDRSⅡ评分高、"开"期H-Y评分高、"关"期H-Y评分高、症状波动多见、焦虑和抑郁程度更重、单位左旋多巴剂量高、左旋多巴等效剂量高、PDQ-39总分数高和更可能使用金刚烷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6.28(1.19~33.16),P=0.030]、长病程[1.41(1.18~1.69),P<0.001]和焦虑[11.25(1.49~84.82),P=0.019]是PD患者并发剂峰异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长病程和焦虑状态可能是PD并发剂峰异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剂峰异动症可显著降低PD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6年06期 v.11 49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头痛相关影响因素横断面调查

    万志荣;商梦晴;孔勇;王凌霄;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原发性头痛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焦虑、抑郁精神障碍共病的现况。方法:连续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门诊原发性头痛患者,记录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家族史、头痛类型等,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头痛影响测评量表-6(HIT-6)对头痛程度、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采用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测定。结果:共收集有效病例210例,女性占79%,其中紧张型头痛110例、无先兆偏头痛80例、先兆偏头痛20例,原发性头痛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职业、文化程度、家族史及是否共患焦虑、抑郁(P<0.05)。紧张型头痛合并焦虑、抑郁最高,分别为46.4%、42.7%,其次是先兆型偏头痛,分别为45%、35%,无先兆偏头痛合并焦虑、抑郁分别为28.8%、25%。结论:门诊原发性头痛中,以紧张型头痛最常见,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家族史,是否共患焦虑、抑郁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

    2016年06期 v.11 497-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前列地尔、硫辛酸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张瑶;胡军;许腾;金肆;朱琳;杨少娟;高啸;廖丹;江燕丽;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硫辛酸和西洛他唑3药联合使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DPN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在糖尿病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和硫辛酸治疗,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硫辛酸和西洛他唑3药联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并分析2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波幅、CMAP潜伏期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的变化和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T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CMAP波幅、CMAP潜伏期和SNAP波幅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TSS评分和CMAP潜伏期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MCV、CMAP波幅、SNAP波幅和SCV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硫辛酸和西洛他唑3药联用治疗DPN疗效好于前列地尔、硫辛酸2药联用。

    2016年06期 v.11 500-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膀胱电针治疗脊髓病变神经源性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陈黛琪;李瑾;

    目的:观察膀胱电针治疗脊髓病变患者尿潴留的疗效。方法:脊髓病变伴尿潴留患者72例,按意愿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还给予膀胱电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潴留改善情况,评估2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膀胱残余尿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66.7%,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膀胱电针能有效地改善脊髓病变患者膀胱功能,减轻尿潴留。

    2016年06期 v.11 504-505+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康复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

    严嫚莉;毛志娟;李玲;薛峥;

    目的:探索综合康复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帕金森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康复组112例,2组均给予帕金森病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和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自护联合延续性护理。采用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中文版(PDQ-39)、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估2组康复效果,Barthel指数(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康复治疗前,PDQ-39、NMSS、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2组的PDQ-39、NMSS、BI评分优于治疗前,且康复组的PDQ-39、NMSS、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对帕金森病患者疗效较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016年06期 v.11 506-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临床疗效观察

    王东;贾颐;卢春晖;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A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 DCS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假电流治疗,t DCS组给予t DCS治疗,连续治疗5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后1月和2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韦氏成人智能量表评分以及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波幅和反应时间。结果:t DCS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持续上升(P<0.05);治疗后、治疗后1月和治疗后2月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t DCS组治疗后的词汇表、信息以及数字广度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后1月和治疗后2月词汇表、信息以及数字广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t DCS组治疗后的P300电位潜伏期低于治疗前(P<0.05)和对照组(P<0.05)。结论:t DCS治疗显著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其P300潜伏期。

    2016年06期 v.11 509-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Kawase’s入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宋国智;刘吉祥;常成;陈建军;李海红;张钧;晁艳艳;

    目的:探讨Kawase’s入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肿瘤位于中脑下部腹外侧、桥脑腹外侧和侧方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0例,采用Kawase’s入路切除手术,观察患者术后全切除率,分别于入院、出院时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于术前、术后12月分别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术后全切除率为96.7%。出院时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优于入院(P<0.05或P<0.01);术后12月,术后m R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或P<0.01);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Kawase’s入路、术前为再次出血、病变部位、肿瘤大小以及术中肿瘤切除程度为BCM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Kawase’s入路切除肿瘤位于中脑下部腹外侧、桥脑腹外侧和侧方海绵状血管瘤临床效果显著。

    2016年06期 v.11 512-514+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45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

    刘晨辰;苏竹毅;徐沙贝;

    目的:总结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患者多为中青年起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多为脑干出血起病,1/3患者可反复发作,桥脑多见,CT多呈稍高或高密度,MRI平扫可见多种表现,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为病灶完全低信号或周围呈低信号的混杂信号,头颈部血管检查阴性。结论:中青年发作的脑干出血,尤其是反复发作或无高血压病史时,应考虑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可能,需行SWI以明确。

    2016年06期 v.11 515-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miRNA-124与Treg细胞和IL-10表达的关系

    周贵勤;陈新寿;师宁;田冰锋;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外周血小RNA(miRNA)-124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关系,探讨miRNA-124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纳入颅脑损伤患者109例,根据GCS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35例,中度损伤组45例,重度损伤组29例,同时纳入正常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受伤后24 h分别采集各组的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检测miRNA-124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miR-124表达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颅脑损伤组高于轻度损伤组(P<0.05),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损伤组患者外周血miR-124和Treg比例呈正相关。结论:颅脑损伤后,miRNA-124可能参与对Treg细胞增殖的调节,调控炎症反应。

    2016年06期 v.11 518-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额叶挫裂伤手术时机的相关因素分析

    杨波;

    目的:探究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额叶挫裂伤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将其分为保守组30例和手术组26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疝、迟发性颅内血肿、凝血机制异常、双侧脑室额角夹角度数(≥120°)与手术相关(P<0.05),是额叶挫裂伤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因素。随访12个月,手术组出院即刻颅内压水平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且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预后"良好"比例较高(P<0.05)。结论:低GCS评分、脑疝、迟发性颅内血肿、凝血机制异常、双侧脑室额角夹角度数(≥120°)可能可作为临床上额叶挫裂伤患者的手术指征,及时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2016年06期 v.11 52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贾潇;夏岩;林小千;肖成华;张勇;陆军;

    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AP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例抗磷脂抗体(aPL)均阳性,合并脑梗死2例,合并舞蹈病2例,合并癫痫1例,合并僵人综合征1例;治疗予以抗血小板、抗凝、抑制炎症、免疫抑制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神经系统受累的APS的诊断主要依据相关临床表现及a PL的检测,未有明确病因的神经系统疾病,可行a PL检测,有助于APS的诊治。

    2016年06期 v.11 524-525+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外显、内隐自杀态度的影响

    付佳林;李鸣;

    目的:本文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外显、内隐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的关系,以及认知行为治疗(CBT)对内隐、外显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将伴有自杀意念的6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药物治疗联合CBT治疗)和对照组32例(单一药物治疗),12周末测量CBT对被试的外显、内隐自杀态度的影响。结果:内隐自杀态度和外显自杀态度均能预测自杀倾向,内隐态度的预测作用略强于外显态度,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44和-0.32。12周的CBT治疗对外显自杀态度的改变明显,主效应显著(P<0.05);对内隐自杀态度有影响,主效应不显著(P=0.561),但与时间变量的交互效应显著(P=0.018),存在辅助效应。结论:内隐态度比外显态度对自杀倾向的预测作用更加良好。CBT能影响被试对自杀行为的内隐态度。

    2016年06期 v.11 526-528+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抽动障碍儿童血清S100β、CK-BB及GFAP的变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秋艳萍;焦爱萍;张孝兴;席聪;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儿童血清S100β蛋白、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变化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动障碍患儿106例根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分为中度组83例和重度组23例,选取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儿给予硫必利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采血测量血清S100β、CK-BB及GFA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中、重度组的血清S100β、CK-BB及GFAP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均P<0.05),且重度组血清S100β和GFAP均高于中度组(均P<0.05)。治疗后,中、重度组所有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中度组血清S100β水平低于重度组(均P<0.05)。根据YGTSS评分,预后良好组共84例,预后不良组22例。2组病情严重程度、病情反复频数及治疗前血清GFAP水平3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是发生抽动障碍患儿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抽动障碍患儿血清中3种脑损伤的参数S100β、CK-BB及GFAP均明显升高,GFAP是该疾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2016年06期 v.11 529-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小鼠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进展

    李刚;宋江华;张攀攀;江茜茜;王淑娟;

    近些年来,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越来越多的用于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特别是线栓法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因其操作简便、易于普及而受到广大研究者青睐;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影响因素众多、手术技巧要求高、死亡率高等问题。本文就小鼠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过程及相关问题作出综述。

    2016年06期 v.11 533-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自噬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李潇;李红远;李义会;田代实;

    研究表明,自噬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阐明自噬作用的机制对于治疗脑卒中意义重大。因此在本文对自噬的发生过程及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并对自噬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2016年06期 v.11 536-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线粒体自噬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王娜;卢祖能;王云甫;袁江;

    线粒体作为代谢活动供能的细胞器被大家所熟知,在免疫系统更是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线粒体功能缺陷而产生大量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引起细胞功能障碍,从而也决定了细胞生存能力下降和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等结局。线粒体自噬作为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一种选择性自噬,其发生机制及所涉人类疾病也是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对线粒体自噬与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了解线粒体自噬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所存在的关系。

    2016年06期 v.11 539-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涛;渠翔;刘毅;龚家明;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血脂、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的血脂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血脂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6年06期 v.11 542-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初探

    刘建光;王峥;刘忠志;雷靖安;阎平建;

    目的:随机对照分析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分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同期行双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选择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46例,随机(采用掷硬币法)分为分期组22例及同期组24例。分期组双侧分期(间隔1~3个月)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同期组同期行双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7 d内持续低血压的颈动脉窦反应、无症状性微血栓及症状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血肌酐水平,术后7~30 d内新发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介入治疗费用。结果:同期组围手术期颈动脉窦反应的发生率、症状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血肌酐水平、术后7~30 d内新发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分期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增加(均P>0.05),而无症状性微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分期组(χ~2=4.125,P=0.042),介入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分期组(t=8.373,P=0.001)。结论: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酌情同期行双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较分期手术更具经济性。

    2016年06期 v.11 544+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肌内效贴结合足下垂助行仪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步态的临床观察

    陈佩顺;李豪;李陶韬;黄臻;周海旺;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结合足下垂助行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步态的影响,以探索纠正偏瘫足下垂步态的科学方法。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步行训练,实验组接受肌内效贴结合足下垂助行仪辅助步行训练,以上治疗均每次30 min,每周5次,连续4周。用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步速、左右步长差,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步行功能分级(FAC)、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步速、左右步长差及下肢FMA积分、FAC分级、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肌内效贴结合足下垂助行仪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步态,治疗依从性好。

    2016年06期 v.11 545-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颅内压监测的意义

    李郭辉;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监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监测组,各32例。对照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监测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颅内压(ICP)监测,观察监测组ICP监测情况,并且比较2组患者甘露醇应用时间及使用剂量、术后并发症、预后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监测组甘露醇应用时间及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急性肾功能损伤及上消化道出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χ2=6.117,P=0.047)。2组均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颅内压监测,有利于临床上治疗决策,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减低致残率及致死率。

    2016年06期 v.11 547-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经颞叶皮质与经外侧裂-岛叶血肿腔入路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壳核区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蒋铭;李军;龙飞;卿城;

    目的:探讨经颞叶皮质与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壳核区出血近远期疗效差异。方法:140例自发性脑壳核区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分别行经颞叶皮质与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操作情况,血肿清除效果,术后3 d再出血率及临床预后。结果:观察组血肿腔顺利进入率、反复止血率及去骨瓣减压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肿残腔出血率和微血管病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效果、术后3 d再出血率和临床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壳核区出血可有效减少术中创伤,提高血肿清除效果,降低再出血风险,改善临床预后。

    2016年06期 v.11 549-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史立信;王清涛;臧颖卓;马志军;张林燕;孙夏青;

    目的: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确诊为DAI患者96例,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为1~2分者为预后不良组,3~5分者为预后良好组。记录分析患者临床、影像学指标及其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各项观测指标与预后分级关系,将与预后相关的各项观测指标与预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电解质紊乱、双侧瞳孔异常、住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原发性昏迷时间、合并其他脑伤、有影像学特征性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创伤程度(GCS分级)、双侧瞳孔异常、电解质紊乱、原发性昏迷时间是DAI患者的预后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论:DAI属于重型颅脑创伤,预后较差。脑创伤程度(GCS分级)、双侧瞳孔异常、电解质紊乱和原发性昏迷时间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2016年06期 v.11 551-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神经节苷脂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损伤的效果比较

    梅笑寒;

    目的:比较神经节苷脂(GM1)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小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损伤患儿90例,随机分成GM1组和NGF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GM1组NGF组分别单独给予GM1、NGF治疗,疗程1月。评估2组神经行为功能评分和临床有效率。结果:GM1组的意识、反射和肌张力回复时间均小于NGF组(P<0.05)。治疗8、15、30 d时,GM1组的神经行为功能评分高于NGF组(P<0.05)。GM1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NGF组(P<0.05)。结论:GM1在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保护脑损伤患儿神经细胞免受继续损伤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NGF,且明显提高脑损伤患儿的神经行为功能。

    2016年06期 v.11 553-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头针联合语言训练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素珍;杨忠秀;李新剑;王雨晴;袁焕侠;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语言训练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接受物理疗法、作业疗法、按摩等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语言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治疗3个月。评价并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组患儿语言障碍类型、病情程度及智力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语言前阶段和语言发育迟缓合并构音障碍患儿(P<0.05);智力水平正常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智力落后患儿(P<0.05);病情程度为轻度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重度患儿(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病情程度与临床总有效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头针联合语言训练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临床疗效显著,语言障碍类型、智力水平、病情程度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2016年06期 v.11 55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上肢机器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王从平;曾艳;贾敏;吴丽双;刘群会;

    目的:研究上肢机器人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接受上肢康复治疗的脑梗死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机器人组,各44例。对照组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中频电刺激治疗;机器人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上肢机器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手握力及肩、肘、腕等关节活动度得分、Lindmark平衡得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得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手握力以及肩、肘、腕等关节活动度得分,Lindmark得分,FMA得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机器人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机器人康复治疗有助于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2016年06期 v.11 558-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干预效果对比研究

    王久亮;郝利霞;

    目的:比较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分为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和有氧抗阻运动组各20例,分别给予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有氧抗阻运动。比较3组干预前后血压的变化及心率变异性(HRV)和血压变异性(BPV)。结果:干预后,有氧抗阻运动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另2组,降压幅度均高于另2组(均P<0.05)。有氧运动组和有氧抗阻运动组HRV-HF较干预前均升高(P<0.05),HRV-LF、HRV-LF/HF及BPV-LF较干预前均降低(P<0.05),抗阻运动组的结果与另2组相反。干预后HRV-HF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有氧抗阻运动组、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运动组(均P<0.05),HRV-LF、HRV-LF/HF及BPV-LF值3组排序相反(均P<0.05)。结论:有氧抗阻运动可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且降压效果优于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可能与改善患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2016年06期 v.11 560-561+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Rehacom软件辅助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宋述环;

    目的:评价Rehacom系统辅助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障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程<2周的脑梗死伴认知障碍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Rehacom系统辅助康复训练,均治疗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MSE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轻度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MMSE总分、定向力、注意及计算力和回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记忆力和语言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hacom系统辅助康复训练有助于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提高。

    2016年06期 v.11 562-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短篇论著

  • 2型糖尿病对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

    臧颖卓;史立信;王清涛;何斌;邱传慧;王春秀;赵春玲;

    <正>2型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持续的高血糖水平,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加剧,促使血小板聚集。2014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治疗指南明确指出,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acetyl salicylic acid,ASA)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基石~([1])。其

    2016年06期 v.11 565-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丹红注射液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观察

    汪秀丽;陈小奇;孙国兵;李乐;余丹芳;谭倩;晏小琼;

    <正>近期一项关于中国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的研究显示,中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为46.6%;伴有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住院时间更长,且1年卒中复发率随狭窄程度增高而

    2016年06期 v.11 567-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恩施地区儿童癫痫与共患病现状及管理策略(附238例回顾分析)

    杨倩;杨峰;刘文春;王芳;

    <正>癫痫是儿科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约5‰~10‰,18岁以下患者占全部癫痫患者的60%~([1])。儿童癫痫共患病发病率高达52.7%~([2]),但共患病的治疗容易被忽视。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儿科门诊或住院的已确诊的癫痫患儿238例,年龄3~14岁,排除心、肝、肺、神经系统等严重躯体疾病、重性精神病、品行障碍等。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癫痫及与共患病的特

    2016年06期 v.11 569+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患者体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于振江;芦朋;

    <正>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脱失与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相关,主要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临床孤立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脊髓炎、瘤样炎性脱髓多发性鞘病等~([1,2])。现有的研究表明:活性氧和氮类在炎症和轴突损伤中起到了突出作用~([3,4])。尿酸(uric acid,UA)是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剂,对氧化亚

    2016年06期 v.11 570-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道

  • 抑郁症伴特发性肌肉颤搐一例

    张莉;石元洪;徐金枝;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农民。因"情绪低落、兴趣下降伴全身麻木1年"于2015年5月30日入住我科。患者1年前渐起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兴趣减退,经常发呆。胡思乱想,言语活动较前减少,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烦躁,心悸、坐立不安。饮食下降,体质量减轻约10 kg。失眠,易惊醒,白天精神差,精力不足,一般家务不能胜任。伴全身麻木,持续性,无明显疼痛及无力。曾在当地多

    2016年06期 v.11 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蛛网膜囊肿破裂并癫痫1例并文献复习

    张振兴;

    <正>蛛网膜囊肿为由膜包裹的清亮液体的囊肿,可沿蛛网膜生长,出现在有蛛网膜的任何地方,发生率约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蛛网膜囊肿大部分没有症状,仅少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癫痫发作、巨脑畸形、精神发育迟缓、呕吐等症状。出现癫痫发作的多为颞叶蛛网膜囊肿,多见于成人。自发性蛛网膜囊肿破裂相当少见,出现双侧硬膜下积液,且伴发癫痫的极为罕见,文献也罕见报道。现报道2015年我院收治的蛛网膜囊肿破裂伴发癫痫1例,

    2016年06期 v.11 573+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学习园地

  • 对麻省总医院一烧伤文献的重新分析——高度疑似脑脂肪栓塞2例

    张海鹏;张效云;杜长生;吴士文;郭全义;曾伏虎;李玉清;李新兵;

    <正>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FES)的主要临床问题依然是漏诊和误诊~([1,2])。兹对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作者及西储大学克利夫兰市总医院作者合著的文献~([3])的"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10例尸检结果进行重新分析,以期引起对烧伤并发的FES的进一步重视。1文献~([3])10例尸检的神经病理学发现全部10例CPM患者基底脑桥受累。8例受累区

    2016年06期 v.11 574-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GLIA》优秀论文推荐

  • 脊髓损伤后IL-4促使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中发挥作用

    王晶;Francos-Quijorna I;Amo-Aparicio J;Martinez-Muriana A;López-Vales R;

    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稳态保持中起重要作用。在不同的刺激下,它们可分化为不同表型,以此在组织修复中发挥作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发生显著的促炎活化,导致组织损伤。然而,SCI后阻止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转化为抗炎状态或其它保护性表型的因素,尚不清楚。本文研究显示,脊髓挫伤后无法检测到IL-4蛋白水平,这可能促使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保持促炎状态。此外,SCI后48 h,椎内单次延迟注射IL-4,引起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的M2标志物表达增加。本文还显示,IL-4的延迟注射导致消解阶段巨噬细胞出现,IL-4增强SCI后炎症的消解。有趣的是,本文证明,IL-4延迟给药显著提高功能性预后,并降低挫伤后组织损伤。这种变化可能由M2巨噬细胞和消解阶段巨噬细胞介导。本文提示,升高IL-4水平的治疗手段有助于急性SCI的治疗。

    2016年06期 v.11 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第11卷主题词索引

    <正>说明:本索引按主题词首字汉语拼音字母升序排列;在首个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先后顺序排列;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按其第一个英文字母排在相应字母栏之首。主题词后对应相关文章的文题、作者、期号及起始页。

    2016年06期 v.11 577-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撰稿要求

    <正>题名简明确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设副标题,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作者署名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的起草或修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

    2016年06期 v.11 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