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宁;周业波;
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MSCs)移植同时予以异氟烷治疗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大鼠10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脑梗死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脑梗死组、AMMSCs移植组、异氟烷组、(AM-MSCs+异氟烷)组,造模后6 h给予相应治疗。移植后7 d各组随机处死6只,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GAP-43、AQP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移植后24 h、3 d及造模后1、2、3、4周行动物神经功能缺损(NSS)评分,在移植后21~28 d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4周后处死行免疫组化、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移植后7 d,(AM-MSCs+异氟烷)组大鼠脑组织中GAP-43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脑梗死组、AM-MSCs组、异氟烷组(P<0.05);异氟烷组和AM-MSCs组的大鼠脑组织中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脑梗死组(P<0.05)。(AM-MSCs+异氟烷)组的AQP4 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其他各组(P<0.05);AM-MSCs组和异氟烷组低于脑梗死组(P<0.05)。移植后1周,(AM-MSCs+异氟烷)组的NSS评分低于异氟烷组、AM-MSCs移植组,异氟烷组、AM-MSCs移植组低于脑梗死组(P<0.05)。移植后3~5 d,(AM-MSCs+异氟烷)组平均逃逸潜伏期较异氟烷组、AM-MSCs组、脑梗死组缩短(P<0.05或P<0.01)。(AM-MSCs+异氟烷)组的目标距离百分比高于异氟烷组和AM-MSCs组(P<0.05),并高于脑梗死组(P<0.01)。伤后4周,脑梗死组未见神经轴索通过,异氟烷组、AM-MSCs移植组可见少量神经轴索样结构,(AM-MSCs+异氟烷)组可见较多神经轴索样结构(P<0.05)。CM-Dil的阳性细胞数(AM-MSCs+异氟烷)组高于AM-MSCs组,异氟烷组高于脑梗死组,假手术组最少(P<0.05)。结论:异氟烷干预联合AM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梗死可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学功能。
2017年03期 v.12 18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梁宇彬;黄敏;常鑫;郭毅;
目的:观察旋小檗碱对APP/PS1/Tau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三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各10只。加药组给予小檗碱50 mg·kg~(-1)·d~(-1)灌胃,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共3个月。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组织蛋白Aβ、Bcl-2和Bax表达,免疫组化测定小鼠海马Aβ表达,ELISA检测小鼠海马Bcl-2、Bax表达。结果:给药组海马组织Aβ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海马组织Bcl-2表达增加而Bax表达减少(P<0.05)。结论:小檗碱能降低三转基因AD小鼠的Aβ表达,其机制可能与Bcl-2和Bax表达改变有关。
2017年03期 v.12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韩雪娟;靳丽丽;马超;尹芳;杨龙芳;付红;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4例,根据启动他汀类药物的时间点分为A组50例(发病24 h内启动)和B组44例(发病后24~72 h启动)。收集2组的基线资料并随访出院后3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卒中复发、预后不良及死亡、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月后,A组的mRS评分、NIHS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终点事件发生率(预后不良、卒中复发)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的24 h内早期启动他汀类药物有益于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
2017年03期 v.12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瑞;朱江;赵斌;张宏;刘建林;
目的:探讨血清FGF23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狭窄(ICAS)患者不稳定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78例,分为无ICAS(WICAS)组47例和ICAS组31例,ICAS组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比较2组的血清FGF23、骨保护素(OPG)水平、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等。另外,对ICAS组血清FGF23水平与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及其与炎性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结果:与WICAS组相比,ICAS组的FGF23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GF23水平与ICAS组不稳定斑块的稳定性显著相关(P<0.001)。结论:2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FGF23水平与患者颈动脉狭窄斑块不稳定性明显相关。
2017年03期 v.12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龚雪琴;林涌波;杨超;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2例,依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相关临床资料,并分析血浆BNP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死亡率为15.09%(32/21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房颤(OR=3.819)、大面积脑梗死(OR=6.228)、血浆BNP浓度≥280 ng/L(OR=5.191)、NIHSS评分≥13分(OR=3.536)为脑卒中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NIHSS评分≥13分筛查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1%、75.0%、87.0%;血浆BNP≥280 ng/L筛查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0%、81.3%、84.4%。结论:房颤、大面积脑梗死、血浆BNP水平及NIHSS评分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死亡的高危因素,其中血浆BNP水平和NIHSS评分可能可作为预后死亡的预测指标。
2017年03期 v.12 204-205+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雅楠;王晓华;吴洁;徐亚男;潘濛;花放;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颅内动脉瘤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非动脉瘤性SAH患者(SAH组)52例,动脉瘤非SAH患者(动脉瘤组)81例,动脉瘤性SAH患者(aSAH组)75例,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4例(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血清CysC水平及相关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脉瘤组及aSAH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AH组(P<0.05);CysC水平与尿酸成正相关。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CysC水平较低,血清CysC可能与脑动脉瘤的发生有关,与SAH无明显关系。
2017年03期 v.12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淇;李辉;
目的:探讨三重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缺血性事件的有效性。方法:拟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6例,纳入双重和三重治疗组,各48例;术前分别接受双重和三重抗血小板治疗。记录术后5个月缺血性、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双重治疗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三重治疗组(P=0.04);2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结论:三重抗血小板治疗比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能更有效地预防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2017年03期 v.12 209-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婧;李悦;卜碧涛;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为AE的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本组12例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1例为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脑炎,4例为抗γ-氨基丁酸b受体(GABAbR)脑炎。出现精神症状13例(76.47%),出现意识水平下降8例(47.06%),出现癫痫发作15例(88.24%),伴有卵巢畸胎瘤仅1例。所有病例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使用不同剂量的激素治疗,其中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12例,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5例。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15例。结论:AE以精神障碍、癫痫、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2017年03期 v.12 212-214+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杜德勇;孙雷涛;张文生;李克;徐超;李泽福;
目的:评价高渗盐水和甘露醇降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ICP)的效果。方法: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2例,随机分为高渗盐水组65例和甘露醇组6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3%高渗盐水5.4 mL/kg和20%甘露醇5.0 mL/kg静脉滴注。评价2组治疗期间的药物起效时间、最大ICP下降幅度、累积颅内压负荷(CICPB)、平均ICP负荷时间、压力累及时间(PTD)、ICU停留时间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2组起效时间、最大ICP下降幅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盐水组PTD、CICPB和ICP负荷时间均小于甘露醇组(P<0.05);2组ICU停留时间、GOS评分和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GOS评分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D、CICPB、ICP负荷时间与GOS呈负相关(P<0.05),起效时间、最大ICP下降幅度与GOS不相关(P>0.05)。结论:高渗盐水稳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CP的效果优于甘露醇,但不能改善临床预后。
2017年03期 v.12 215-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常枫;王淑琴;
目的:探讨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电生理技术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颅底肿瘤患者进行术前MRI、CT及MRA等影像多模态融合,三维重建病灶,术中实时导航进行手术切除;其中17例在颅底附近贴附6个MARK,分别于开骨瓣前及切除病灶后检查是否发生移位,评估术中实时导航的精确性,并对后组颅神经进行全程电生理监测,保护相关颅神经。结果:多模态神经导航对肿瘤组织及其周围结构定位精确;在结合电生理监测下,手术全切除19例(73.1%),次全切除4例(15.4%),大部分切除3例(11.5%);对全部病例进行术后随访6~32个月,远期生活质量行为状态(KPS)评分80~100分,其中3例复发。结论:多模态神经导航融合可为术者提供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对术前合理设计手术切口和入路及预判大脑功能结构提供指导,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结合电生理技术能够最大化地切除病变肿瘤组织,并降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年03期 v.12 218-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武丽芳;杜剑峰;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微小RNA-132(miR-13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新鲜神经胶质瘤组织标本135例及正常脑组织标本53例中miR-132的表达,分析其与神经胶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诊断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miR-132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miR-132在神经胶质瘤组织高表达和低表达组在肿瘤切除程度、WHO分级、KPS评分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AUC=0.856(P<0.001),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是52.7%和86.6%,Youden指数为0.465;miR-132高表达和低表达组在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132在神经胶质瘤中高表达的,可能可作为神经胶质瘤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和诊断靶标。
2017年03期 v.12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晓玉;王惠玲;冒海赢;王怡君;李培福;
目的:分析首发与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别。方法: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3例(首发组),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5例(复发组)及健康志愿者25例(对照),利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简明成套测评量表(BACS)评定3组认知功能,同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2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精神症状评估。结果:首发组与复发组精神症状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组的病程显著长于首发患者组(P=0.039);首发组与复发组BACS各项分测试结果均显著差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在语言流畅性及伦敦塔测试中的表现较首发患者组差(P=0.029,P=0.035),而语言记忆、数字序列、代币运动及符号编码等测试结果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功能损害在精神分裂症早期便已发生;且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在认知功能某些方面的损害较首发患者更为严重。
2017年03期 v.12 225-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乔杉杉;李继梅;康智敏;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脑代谢物变化的特点。方法:对1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PSD组)和10例梗死后无抑郁患者(非PSD组)行头颅1H-MRS检查,测量感兴趣区(ROI)双侧颞叶、丘脑、脑卒中部位及对侧正常区域的氮-乙酰天冬氨酸(NAA)、含胆碱化合物(Cho)、肌醇(mI)、肌酸(Cr)的含量,计算NAA/Cr、Cho/Cr以及mI/Cr比值。结果:PSD组双侧颞叶NAA、NAA/Cr,右侧丘脑NAA的值<非PSD组,而双侧颞叶Cho、Cho/Cr,右侧丘脑mI/Cr的值>非PSD组(均P<0.05)。结论:MRS可以反映PSD患者脑内各代谢物水平的改变,可能为PSD早期发现及发病机制等研究提供依据。
2017年03期 v.12 228-230+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瞿笑丰;陈丽欣;萧文泽;
外泌体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外小分子囊泡,其参与调节缺血性卒中后神经细胞重塑以及血管新生。本文总结了外泌体在缺血性卒中修复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潜在应用价值。
2017年03期 v.12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时玉龙;易成腊;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定位于细胞内线粒体外膜,具有促进线粒体融合和维持线粒体正常结构的功能。Mfn2广泛存在于全身多个器官组织中,新近研究发现其在增殖性疾病细胞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高表达Mfn2有抑制细胞增殖、延缓增殖性疾病进展及拮抗肿瘤的作用。因为Mfn2可抑制原癌基因Ras表达,拮抗Ras-Raf-MAPK-Erk1/2细胞增殖信号通路磷酸化,抑制细胞合成DNA,使有丝分裂细胞进入静止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抑制Ras-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通过抑制增殖及促进凋亡和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而在细胞增殖、凋亡以及能量代谢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就Mfn2的组成、分布及其与高血压、冠心病、内分泌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2017年03期 v.12 23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琳;张玉琪;敖强;左焕琮;
周围神经缺损是临床常见的致残性疾病,虽然科技和手术技术的发展使疗效获得进步,但对于长距离组织缺损,治疗仍面临很大困难。多种材料制造的神经导管的使用均可以提高修复再生的长度,其中壳聚糖是一种可降解材料,生物相容性优良,已经较多用于导管支架的制备,而联合使用各种可促神经再生的物质,进一步提高了效果。本文就壳聚糖基导管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2017年03期 v.12 238-239+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姜海伟;胡晴;鄢艳红;高畅;曹梦莹;葛林通;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容易误诊。目前在主要为排他性诊断,其手段包括免疫相关抗体及磁共振、(FDG)PET/CT等影像学检查、肌电图、肌肉活检等。PNS的治疗,应在积极治疗原发肿瘤的同时,给予免疫调节治疗,缓解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生存质量。
2017年03期 v.12 240-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志宝;宿英英;
小脑是协调本体感觉-运动的重要器官,还参与认知、情感和语言处理等高级神经活动。哺乳动物成年小脑细胞层次分明,细胞种类少、形态独特,各种细胞在小脑内定位明确,并且表达各自特异性的蛋白标记物。小脑具备的上述特征,已使其成为近年来神经科领域内研究神经发生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理想模型。
2017年03期 v.12 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芳权;王会阳;李勇;
目的:观察小剂量神经节苷脂(GM)联合综合疗法对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内科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GM。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BI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所提高,除洗澡、大小便控制3个维度得分2组间无明显差异外,观察组其余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GM联合综合疗法对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2017年03期 v.12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贺宏梅;马淑静;禹爱梅;
目的:探讨导致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出现病情加重,且病情加重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住院时的评分差≥2分者[1]纳入进展组(39例),无病情加重者纳入非进展组(9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脑血管病家族史),是否发热,血压水平,生化指标(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D-二聚体水平),责任血管是否存在狭窄及梗死部位。再对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36例,其中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9例(28.6%)。2组性别、年龄、吸烟史、脑血管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发热,收缩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责任血管及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是否发热、收缩压水平、责任血管闭塞或中重度狭窄、分水岭梗死及侧脑室体旁梗死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入院后收缩压下降、合并发热,责任血管闭塞或中重度狭窄、分水岭梗死及侧脑室体旁梗死容易进展,应引起临床充分重视。
2017年03期 v.12 254-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魏从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均给予语言康复治疗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丁苯酞胶囊(恩必普)口服(2粒/次,4次/d),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检查评分(AQ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AQ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语言康复治疗,能促进急性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损伤的恢复,改善临床预后,疗效显著。
2017年03期 v.12 256+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朱美娥;姚长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双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1例,另纳入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组。2组均予双抗治疗,观察组还给予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14、90 d行NIHSS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检测3组血清NSE、S100B、GFAP和H-FABP水平。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90 d后,2组的NIHSS评分较前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96.1%,后者优于前者(χ2=12.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SE、S100B、GFAP、H-FAB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双抗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7年03期 v.12 25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韩书清;戴芹;王章勇;周晓飞;赵洪洋;
目的:探究与分析微创软通道与硬通道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硬通道手术治疗的幕上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硬通道组,软通道手术治疗的幕上高血压患者50例为软通道组,对比2组手术时间、血肿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Barthel指数(BI)、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软通道组较硬通道组手术时间长、血肿引流及住院时间短(P<0.05);2组术后1、6个月的GOS及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硬通道组(P<0.05)。结论:微创软通道与硬通道治疗幕上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均确切,软通道与硬通道相比缩短引流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但延长了手术操作时间。
2017年03期 v.12 26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刘燕;
目的:研究长疗程胞磷胆碱治疗对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诊断明确初次缺血性卒中患者184例,常规卒中治疗6周后,分为对照组89例,给予常规卒中治疗;治疗组9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胞磷胆碱(1 g/d)治疗1年。随访2年,采用中文版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测量患者在卒中后2年的生活质量情况;于卒中后1、6、12及24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神经心理评估。结果:随访2年后,治疗组EQ-5D指数得分和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12及24个月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疗程胞磷胆碱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初次卒中后2年的认知功能损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7年03期 v.12 262-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秦娜;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癫痫患者睡眠模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局灶性癫痫患者,均进行每天2 g左乙拉西坦治疗。磁刺激治疗前,采用多导睡眠图对患者进行整晚的睡眠监测,对患者采用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问卷-31-P(QOLIE-31)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而后,对患者进行一个疗程(10 d)的低频的经颅磁刺激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对患者再次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经颅低频的磁刺激治疗可明显增加患者睡眠效率,包括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入睡时间及睡眠中觉醒次数,夜间痫样放电次数明显减少。QOLIE-31问卷结果显示,患者自我感知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经颅低频重复电磁刺激能提高癫痫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17年03期 v.12 264-265+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唐洁;曾艳;林碧映;
目的:评价力量和平衡训练改善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差异。方法:PD患者64例,随机分为力量训练组31例和平衡训练组33例,分别给予8周肢体力量强度训练和站姿、步态平衡训练。评价2组训练第8周富尔顿高级平衡量表(FAB)评分、计时起立-步行测验(TUGT)、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步长和步速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康复训练,无随访脱落病例。治疗第8周力量训练组FAB评分、TUGT值、UPGRS评分、步长和步速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平衡训练组只有步长和步速较治疗前改善(P<0.05);力量训练组64.52%(20/31)的患者达到CGI临床改善,而只有42.42%(14/33)的平衡训练组患者达到临床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33,P=0.077)。结论:力量训练改善PD患者运动及姿势控制的能力优于平衡训练。
2017年03期 v.12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高聚;姜华;宛丰;吕衍文;李宝云;
目的:高压氧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及对血清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选择轻中度AD患者60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8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精神行为评价量表(NPI)评分,并测定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T-1水平,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第4周与治疗前ADAS-cog、ADL、NP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2组治疗前后各评分差值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2组血清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氧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可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改善精神症状和生活能力,降低血清ET-1水平,优于单用多奈哌齐治疗
2017年03期 v.12 269-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庄伟;谢培;周建梁;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25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5例。对照组控制血糖为6.1~11.0 mmol/L;实验组控制血糖为4.4~6.1 mmol/L。比较2组治疗3月后的疗效,并记录感染及病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治疗3月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4~5分区间人数较多,有显著性差异(χ~2=11.911,P=0.001);并可以较好的控制感染发生(χ~2=11.345,P=0.001);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明显缩短(t=3.839,P<0.001),但无法降低死亡率(χ~2=0.169,P=0.681)。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2017年03期 v.12 272+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陶伟;张卓;
目的:探究与分析α-硫酸锌联合甲钴胺对坐骨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0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α-硫酸锌联合甲钴胺治疗,2组均治疗12周。对比2组患者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动作电位(MAP)幅值、下肢拉力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第4、12周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AP值升高,下肢拉力差值降低,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α-硫酸锌联合甲钴胺治疗坐骨神经损伤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2017年03期 v.12 273-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艳香;魏长征;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聋(SHL)的疗效。方法:SHL患者19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9例及观察组86例,2组采用改善微循环及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同时辅以能量合剂和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辅以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7.37%(31/95),明显高于对照组(41.46%)(χ~2=14.44,P<0.05)。观察组中年龄≤50岁和>50岁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1%和62.30%,均高于对照组的47.06%和34.72%(χ~2=8.90,10.08,P<0.01)。观察组中发病至就诊时间≤7 d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85%,高于对照组的44.44%(χ~2=12.16,P<0.05)。观察组中听阈≤60 dB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51%,高于对照组的46.03%(χ~2=9.43,P<0.01)。结论:作为一种辅助用药,鼠神经生长因子对于病程较短、听阈水平较低的SHL患者的疗效显著。
2017年03期 v.12 275-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斌;王庆;朱里;
目的:回顾性总结狼疮性脑病(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近7年来的37例NP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NPSLE患者中,临床表现以头痛最为常见,其次是癫痫和视觉功能减退。其中以神经系统症状作为首发症状者8例。脑部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多部位多损害的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结论:NPSLE是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表现之一。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要表现的并不少见,应该引起皮肤科及神经内科医生的重视。
2017年03期 v.12 277+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