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添淞;杨燕;王德龙;王玉琳;郭静;石天宇;屈媛媛;王月;孙维伯;孙忠人;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海马和下丘脑区NF-κB p65和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2只,建立CFS动物模型,治疗组选择百会、情感1区、感觉区给予电针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下丘脑区NF-κB p65及COX-2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和下丘脑区可见NF-κB p65、COX-2蛋白阳性表达显著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大鼠海马和下丘脑的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治疗能降低CFS大鼠海马与下丘脑中NF-κB p65、COX-2蛋白表达。
2018年07期 v.13 325-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姚军;田东;倪石磊;张付意;齐宏旭;
目的:制备一种可生物降解有效安全的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和环磷酸腺苷(cAMP)缓释组织工程支架,使药物缓慢稳定释放,降低局部应用时对神经的刺激,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的修复和轴突的再生。方法:应用电纺丝技术制作的含ChABC及cAMP的聚碳酸亚丙酯及壳聚糖缓释组织工程支架,分析支架直径、载药量、包封率等参数,然后以磷酸盐缓冲液为体外释药介质观察组织工程支架的药物释放速度、药物的失活率及支架的降解速度。结果:ChABC和cAMP缓释组织工程支架在聚碳酸亚内酯质量浓度为8%、电压为10~15 kV、距离为15~20 cm时可以纺出纤维直径约3μm的平滑支架,单纯聚碳酸盐内酯纤维光滑,直径均一,壳聚糖微球光滑,聚碳酸亚内酯与壳聚糖混合后电纺丝形成的支架呈串珠样结构,其能缓慢持续释放有活性ChABC和cAMP,12 d后支架降解失重率约7%。结论:应用电纺丝方法成功制备含ChABC及cAMP的聚碳酸盐内酯及壳聚糖组织工程支架,其药物稳定释放,局部应用无神经刺激,可生物降解。
2018年07期 v.13 328-330+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阮清源;尹虹祥;魏衡;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226例,依据发病后7 d内有无进展急性脑梗死(ACI)分为ACI组27例和非ACI组199例。记录脑血管病危险因素、Hs-CRP水平及ABCD2评分分值等。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ACI组与非ACI组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Hs-CRP水平、ABCD2等差异性。应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ABCD2与Hs-CRP水平评估TIA 7 d内发生ACI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226例TIA患者中,进展为ACI 27例,预后不良率为11.95%。单因素分析示,非ACI组与ACI组间高血压病、糖尿病、年龄>65岁、持续时间≥30 min、发作次数≥3次、病程≥24 h、Hs-CRP水平、ABCD2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血压病、糖尿病、年龄>65岁、持续时间≥30 min、发作次数≥3次、病程≥24 h、Hs-CRP水平及ABCD2评分均是TIA进展为AC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示,ABCD2评分及Hs-CRP水平评估AC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0.824。结论:ABCD2量表评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TIA预后的预测工具,且与Hs-CRP联合检测对TIA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2018年07期 v.13 33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湘玲;潘春联;程朝辉;
目的:对比研究支架取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超4.5 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9例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超过4.5 h的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溶栓组41例和取栓组58例。溶栓组接受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取栓组接受Solitaire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治疗,手术结束前采用脑梗死溶栓试验(TICI)分级评价血管再通情况,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2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并于90 d进行随访。结果:取栓组的血管再通率、完全再通率明显高于溶栓组(94.8%v.s.78.0%,67.2%v.s.41.5%,均P<0.05);取栓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溶栓组(P<0.05);治疗后取栓组的NIHSS评分优于溶栓组(P<0.05);取栓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高于溶栓组的87.8%(P<0.05);取栓组的基本治愈率高于溶栓组(50.0%v.s.31.7%,P<0.05);溶栓组患者的颅内出血的比例高于取栓组(P<0.05);90 d随访,取栓组恢复优于溶栓组(P<0.05)。结论:支架取栓治疗可显著改善大脑中动脉栓塞超4.5 h患者的临床预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018年07期 v.13 335-337+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秋蕊;花放;李晓双;昝坤;时宏娟;祖洁;汪秀玲;徐凯;陈浩;崔桂云;
目的:探讨13例神经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符合神经白塞病诊断标准的1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13例患者中头痛5例,肢体偏瘫5例,头晕4例,视物模糊3例、合并癫痫发作3例;血液学检查示血沉、CRP等炎性指标升高,脑脊液检查示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蛋白升高;头颅MRI可见双侧额叶、颞叶、基底节、放射冠区可见多发斑点状或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FLAIR及DWI呈高信号,脑室脑池稍大,脑沟增宽,颅内血管检查可见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甚至闭塞。结论:临床上疑似白塞病的患者,若同时伴有神经系统损害,需高度怀疑神经白塞病,需进一步行相关血液学检查、头颅MRI平扫及增强、脑脊液、针刺试验等检查以确诊。
2018年07期 v.13 338-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小慧;刘为勇;汪峰;孙自镛;
目的:探讨Gene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TB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疑似TBM患者137例,采集患者脑脊液标本,运用抗酸染色法、培养法、GeneXpert MTB/RIF技术进行检测。分别以临床诊断和培养法作为参考标准来评价GeneXpert MTB/RIF对TBM的诊断性能。结果:137例患者中最终纳入124例(90.5%),临床诊断为TBM 51例,非TBM73例。以临床诊断为标准,GeneXpert MTB/RIF、抗酸染色法、培养法在TBM组检测敏感度分别为25.5%(13/51)、3.9%(2/51)、17.6%(9/51),特异性均为100%(73/73)。GeneXpert MTB/RIF敏感性与培养法相比无差异(P=0.336),但显著高于抗酸染色法(P=0.002)。若以结核杆菌培养法作为参考标准,GeneXpert MTB/RIF检测TBM的敏感性为88.9%(8/9),特异性为100%(73/73)。13例经GeneXpert MTB/RIF检测阳性患者中均未检出利福平耐药,与传统药敏结果一致。结论:GeneXpert MTB/RIF技术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高。
2018年07期 v.13 34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许大远;李志强;宋大勇;权哲;沈冬青;戴新连;陈明;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125例H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7例患者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微创组),68例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开颅组),比较2组临床效果和预后。结果:微创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开颅组(P<0.05);首次血肿清除率和血肿消失时间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 2组GC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前及术后7、14 d 2组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微创组预后良好率与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2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MBI均较术后3个月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微创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颅手术比较,CT引导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HCH能快速清除血肿,缩短治疗时间,术后恢复效果与开颅手术相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2018年07期 v.13 358-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蒋敏;罗伦;苏文渊;张燕;
目的:探讨系统脱敏疗法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40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系统脱敏组各2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系统脱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系统脱敏疗法,疗程为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行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并且比较2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BBS评分、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系统脱敏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系统脱敏疗法能改善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2018年07期 v.13 361-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敏;王茂雪;房海燕;杨斯嘉;于卉;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单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n=14)、急性期(n=34)、亚急性期(n=20)、慢性早期(n=18)、慢性晚期(n=34)等5组,均进行颅脑常规DTI、DWI及MR等检查,比较各组健侧镜像区和脑梗死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分析各组发病时间与FA指数(rFA)和MD指数(rMD)的相关性。结果:DWI所显示的病灶程度和范围均明显较常规MRI清晰、准确,且扩散加权成像对急性期组和超急性期组脑梗死灶的检出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MRI序列。随着发病时间的升高,患者的MD值也随之升高;急性期患者和超急性期患者的脑梗死区MD值均显著低于健侧镜像区MD值(t=-15.023,t=-26.837,均P<0.05),而慢性早期以及慢性晚期的脑梗死区MD值均显著高于健侧镜像区MD值(t=13.253,t=55.434,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时间与脑梗死区rMD值呈显著正相关(rs=0.987,P<0.001)。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患者的FA值也随之降低,其中超急性期rFA值最高,随后各期患者均依次降低;超急性期患者脑梗死区FA值与其健侧镜像区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时间与其脑梗死区rFA值呈负相关(rs=-0.993,P<0.001)。结论:DTI能对患者的脑梗死损伤程度及临床分期作出精确判断,而DWI则能较为敏感地检测出超早期脑梗死灶,两者联合使用能够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2018年07期 v.13 364-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东媛;刘妮英;陈小奇;张红波;谈胤求;熊晓星;李明昌;陈谦学;张世忠;
目的:探讨产后缺血性脑卒中(PI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PIS患者的病例资料和诊治方法,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6例足月分娩孕产妇,平均年龄(25.6±11.3)岁,平均发生卒中时间为(8.57±6.34)d。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8例(50%)、可逆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5例(31%)、进展性脑卒中(SIE)2例(12.5%)、完全性脑梗死(CS)1例(6.5%)。随访6~14月,平均10.2月。TIA和RIND共13例患者恢复良好,无或轻微神经功能障碍,其中2例不全失语,3例肢体力弱,生活能自理。2例SIE均有偏瘫,言语欠流利,1例CS意识障碍,长期昏迷,长期神经功能康复治疗。结论:PIS临床少见,好发于产后早期,以TIA、RISD多见。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多数预后较好。
2018年07期 v.13 367-368+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文静;杨燕;吕占云;孙祖真;
目的:探讨RAB7L1基因多态性与济宁地区汉族人群帕金森病(PD)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PD患者20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进行RAB7L1基因rs1775143和rs823144位点的多态分析。结果:rs1775143位点显示3种基因型(TT型、CT型和CC型),rs823144位点显示3种基因型(AA型、AC型和CC型);观察组和对照组rs177514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rs82314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B7L1基因rs1775143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济宁地区汉族人群PD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而rs823144位点可能与PD的发生无关。
2018年07期 v.13 369-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梅峰;陆民;宋菊民;
目的:探讨在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的患者当中使用激光闭合术和硬化剂注射两种治疗方式导致机体产生隐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传统激光闭合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患者100例(传统激光闭合术组)和采用硬化剂注射治疗的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患者100例(硬化剂注射组),统计2组下肢隐神经损伤的发生时间、治疗周期以及发生部位。结果:随访1年,传统激光闭合术组隐神经损伤的发生率26%高于硬化剂注射组的10%,隐神经损伤出现时间(1.56±1.63)d早于硬化剂注射组的(14.54±2.61)d,隐神经损伤治愈的周期(97.84±12.18)d长于硬化剂注射组的(24.63±16.56)d,传统激光闭合术组隐神经各部位发生损伤的患者人数更多,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用传统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的患者随访中应在隐神经损伤的防治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2018年07期 v.13 37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随晓菲;尤志珺;蔡志友;邓晓玲;秦碧勇;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出租车司机。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3 d"入院。患者3 d前上午8时在坐位休息时突感右侧肢体发僵、活动不灵活,右上肢持物不稳,右下肢行走拖步,伴言语含糊不清,右侧口角流口水、右侧吃饭夹食。既往史:有痛风病史,自诉饮啤酒后发生左侧第1跖趾关节疼痛数次,未规范治疗。发现血压升高1月余,最高约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未确诊及治疗。偶尔有吸烟史,平均1包/周,偶有饮啤酒史,否认毒品接触史。否认糖尿病病史。父母及兄弟姐妹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体格检查:BP 134/98 mmHg,心肺腹未见
2018年07期 v.13 375-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柯高潭;吴茜;陈博;卜碧涛;
<正>僵人综合征(stiff-person syndrome,SPS)是一种以躯体中轴部肌肉进行性、波动性僵硬伴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疾病;突然的刺激可引起痛性痉挛发作,而睡眠时症状可消失。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出现误诊。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SPS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因"腰部肌肉僵硬1年"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阵发性疼痛,卧床休息不能缓解。3 d后出现腰背部肌肉僵硬,同时弯腰、
2018年07期 v.13 37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