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不同血管再通方法治疗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柳晓锋;李丽;侯永革;齐秀彦;谢少云;刘翠平;朱荣彦;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再通方法对不同病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组30例、机械取栓组24例及联合治疗组26例。根据TOAST分型标准将各组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型(A型)、心源性栓塞型(B型)和其他病因型(C型)。评估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和出血转化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3 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90 d评估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治疗后,与静脉溶栓组、机械取栓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NIHSS评分更低(P<0.05),BI评分、mRS≤2分比例、血管再通比例更高(P<0.05),出血转化比例也更高(P<0.05)。机械取栓组中,治疗后,与A型、C型比较,B型NIHSS评分更低(P<0.05),BI评分、m RS≤2分比例、血管再通比例更高(P<0.05)。房颤相关性栓塞患者中,治疗后,与静脉溶栓组比较,机械取栓组和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均更低(P<0.05),BI评分、mRS≤2分比例、血管再通比例均更高(P<0.05);联合治疗组出血转化比例高于机械取栓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中,静脉溶栓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型疗效最佳。而在房颤相关性脑栓塞患者中,机械取栓可能为最佳选择。联合应用疗效好于单独治疗,但出血转化比例明显升高。

    2018年09期 v.13 43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3D-TOF-MRA与3D-CE-MRA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比较

    闵朋;杨锐;

    目的:比较3D-TOF-MRA与3D-CE-MRA对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CF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3D-CE-MRA及3D-TOF-MRA检查,对比所有患者的3D-CE-MRA、3D-TOF-MRA的眼上静脉扩张、海绵窦显影、海绵间窦显影、岩上窦扩张显影、岩下窦扩张显影、瘘口显示表现情况。结果:与3D-TOF-MRA检查相比,3D-CE-MRA的海绵窦显影、海绵间窦显影、岩上窦扩张显影、岩下窦扩张显影和瘘口显示的例数增高(P<0.05),3D-TOF-MRA、3D-CE-MRA对眼上静脉扩张的显示率之间的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E-MRA对CCF的诊断具有快捷、无创、简便的优点,较3D-TOF-MRA具有更优的海绵窦扩张显像、引流静脉扩张显像以及瘘口显像。

    2018年09期 v.13 437-439+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伴或不伴DWI异常信号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罗文成;刘晨辰;曹杰;

    目的:研究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阴性和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武汉同济医院住院并确诊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患者,根据头颅磁共振表现将患者分为DWI阳性组和DWI阴性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临床症状、检验、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纳入的43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中,磁共振DWI阳性患者34例,阴性患者9例(20.9%)。2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既往卒中史、临床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1A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UA)、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出现率、卒中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DWI阴性组入院时舒张压及HCY水平低于DWI阳性组,DWI阴性组从发病到行DWI检查用时短于DWI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DWI阳性患者,DWI阴性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在入院时舒张压及血HCY水平更低,发病至行DWI检查用时更短。

    2018年09期 v.13 440-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颞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区血管形成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张晶;翟中文;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区血管形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在颞叶癫痫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及生理盐水分别建立颞叶癫痫模型组及对照组;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比较2组大鼠海马区Ang-1、VEGF的动态表达过程。结果:模型组均可见动物出现行为呆滞、活动减少、凝视、前肢搔痒样动作或平衡不能等异常表现,部分伴有外周胆碱能反应,但症状程度较轻,持续数十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对照组动物无抽搐表现。第1小时,模型组的Ang-1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至第3天降至最低水平,后逐渐升高(P<0.05),至18 d接近正常水平(P<0.05);VEGF表达第1天升高(P<0.05),至第3天升至最高水平(P<0.05),后逐渐降低,至18 d接近正常水平(P<0.05)。结论:抽搐频繁时,Ang-1表达持续降低,VEGF表达持续升高;抽搐减少时,Ang-1和VEGF表达逐渐恢复正常。Ang-1与VEGF表达呈直线负相关关系。

    2018年09期 v.13 44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NMO-IgG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邓兵梅;康健捷;杨红军;邓文婷;项薇;熊铁根;彭凯润;

    目的:探讨血清视神经脊髓炎-免疫球蛋白G(NMO-IgG)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方法:纳入34例NMO-IgG阳性NMOSD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结果。结果:34例NMOSD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6,首发年龄为(44.65±5.27)岁。首发症状为感觉异常(52.94%),肢体无力(44.12%),视力下降(29.41%),低热、嗜睡(8.82%),顽固性呃逆呕吐(8.82%),复视(2.94%),行走不稳(2.94%)。临床综合征为脊髓炎(82.35%),视神经炎(50.00%),最后区综合征(14.70%),间脑综合征(8.82%),大脑综合征伴有NMOSD特征性大脑病变(17.65%),其他脑干综合征(14.70%)。临床发作次数1~8次,平均(2.41±0.63)次,24例(70.59%)为复发-缓解病程,10例(29.41%)为单相病程。MRI表现:脑内病灶的发生率依次为脑干35.29%、大脑半球17.65%、间脑8.82%、视交叉8.82%。脊髓病灶以颈胸髓(50.00%)同时累及最为常见,其次为胸髓(17.65%)、颈髓(14.70%)。长节段脊髓受累(≥3个节段)24例(70.59%),其中11例(32.35%)≥10个椎体节段。免疫指标:血清NMO-IgG阳性率100%,脑脊液NMO-IgG阳性率29.41%;抗核抗体阳性率38.2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增高率32.35%;甲状腺球蛋白增高率17.65%。结论:NMO-IgG阳性NMOSDs患者以中年女性多见,首发症状以感觉异常、肢体无力及视力下降为多,脊髓炎和神经炎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多表现为复发-缓解病程;MRI病灶以颈胸髓同时受累最为常见,且多≥3个脊柱节段;常合并多种免疫指标异常。

    2018年09期 v.13 448-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2型糖尿病患者胫神经病变的初步研究

    陈雅丽;徐振宏;陈娇虹;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胫神经病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伴DPN患者30例(DPN组),2型糖尿病不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例(非DPN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取内踝上方4 cm处获取胫神经横断面图像,测量其横截面积(CSA),再获取其长轴切面行SWE检测胫神经弹性模量,分别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PN组的胫神经CSA明显增粗(P<0.001),非DPN组的胫神经CSA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的胫神经硬度(93.5±13.6)kPa,明显高于非DPN组及对照组(P<0.001),非DPN组的胫神经硬度(54.7±10.6)k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SWE能为临床早期诊断DPN提供参考。

    2018年09期 v.13 453-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107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李恒宇;陈浩;徐凯;叶新春;董丽果;张沈阳;崔桂云;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影像及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影像及电生理特点。结果:本组患者起病年龄从21~87岁,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临床表现以行走不稳最多见(76.6%),其次为双下肢麻木和/或无力(47.7%),四肢麻木和/或无力排在第三位(26.2%);伴随症状中头晕最多见(19.6%),尿便障碍(9.3%),也可有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巨幼细胞贫血较VitB12血清浓度降低检出率高(P=0.041),二者吻合度一般(Kappa=0.512);同型半胱氨酸血浆浓度增高较巨幼细胞贫血意义更大(P=0.00),二者吻合度一般(Kappa=0.567)。脊髓及颅脑常规MRI阳性检出率56.1%,病变易发于脊髓C2~C7及T1~T4节段。神经电生理阳性检出率79.8%(75/94),其中脊髓病变合并周围神经病变47例,单纯周围神经病变25例。结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血清VitB12浓度可能掩盖病情,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浆浓度有更大的提示作用,二者的血液度变化同巨幼细胞贫血在疾病不同阶段时常不平行。

    2018年09期 v.13 456-459+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Gephyrin:抑制性突触后蛋白网络的核心骨架蛋白

    刘枝婷;杨文琼;

    Gephyrin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抑制性突触后蛋白网络的核心骨架蛋白,具有参与抑制性突触形成、稳定抑制性突触受体、调节突触可塑性等作用。Gephyrin翻译后修饰对Gephyrin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调节作用。Gephyrin结构和功能异常与癫痫、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

    2018年09期 v.13 460-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血尿酸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晓鹏;赵鹏;钱进;

    尿酸(UA)在帕金森病(PD)的发病和病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氧化应激是PD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UA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减少氧化应激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UA可用来作为PD的一种生物标志物,基于目前的结论,对于预防PD和延缓PD病程,针对UA水平的治疗成为一种可能。

    2018年09期 v.13 464-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12例被误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罗求云;黄天清;肖波;

    目的:探讨被误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被误诊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CVST患者分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性头痛、肥厚性脑膜炎、脑梗死、良性颅内高压、神经性头痛各1例,脑出血2例,脑炎4例。平均误诊时间为21.3 d(1~90 d)。头痛为CVST的最常见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常为CVST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MRI联合MRV检查常作为CVST的首选检查方法。结论:CV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头痛是最常见症状,当患者出现不典型头痛和颅内压增高时,应高度警惕为CVST的可能,颅脑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时,应及早行MRV检查,必要时DSA检查明确诊断,以减少误诊。

    2018年09期 v.13 467-468+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依折麦布联合黄连素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柏杖勇;张东琴;蒲晓龙;

    目的:研究依折麦布联合黄连素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2组均口服依折麦布,观察组还给予口服黄连素胶囊。治疗1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67%(71/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59/75)(P<0.05);2组治疗后的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黄连素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给予依折麦布,且安全性较高。

    2018年09期 v.13 469-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外周性前庭康复治疗前庭神经元炎的疗效评估

    严钢莉;李朝武;聂海岭;陶志伟;谢军;黎逢光;

    目的:观察外周性前庭康复治疗急性前庭神经元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前庭神经元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还予以外周性前庭康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第14天、30天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93.5%,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急性前庭神经元炎患者早期外周性前庭康复有显著疗效。

    2018年09期 v.13 472-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术后凝血功能异常与创伤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彭智涛;翟志浩;陈建良;游恒星;练晓文;钟远强;罗斌;袁立;徐挺;

    目的:探讨术后凝血功能异常与创伤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进行手术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204例,根据凝血功能情况按照1∶3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分为凝血功能正常组153例及凝血功能异常组51例,分析患者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与损伤严重程度及肝功能的关系。结果: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异常发生情况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较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更容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16,P<0.01)。凝血功能正常组与凝血功能异常组的AST、ALT、ALP、γ-GT与TBIL异常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术后凝血功能与血清ALT、AST水平未见明显相关性(均P>0.0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术后凝血功能与血清ALT、AST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P=0.008,OR=4.318,95%可信区间1.429~13.053;P=0.036,OR=3.109,95%可信区间1.064~9.081)。结论: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与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并且发生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更容易并发肝功能异常。

    2018年09期 v.13 474-475+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产妇宫内感染相关炎症因子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付成娟;刘青;刘刚;卢国增;

    目的:探讨产妇宫内感染相关炎症因子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早产儿(孕周≤34周)119例,按母体孕期是否宫内感染分为宫内感染组(41例)和非宫内感染组(78例)。早产儿行颅脑超声、CT或MRI检测判定是否脑损伤及严重程度。收集母体宫内分泌物,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IL-6、TNF-α和IL-10炎症因子检测,分析炎症因子与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宫内感染组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高于非宫内感染组(68.29%v.s. 14.10%,χ2=33.401,P=0.000);宫内感染组和非宫内感染组脑损伤早产儿的母体宫内分泌物中IL-6、TNF-α和IL-10表达均高于非脑损伤早产儿,且宫内感染组脑损伤早产儿的母体宫内分泌物中IL-6、TNF-α和IL-10表达均高于非宫内感染组非脑损伤早产儿(均P<0.05)。随着早产儿脑损伤越严重,母体IL-6、TNF-α、IL-10表达水平提升(均P<0.05)。母体IL-6、TNF-α、IL-10表达水平与产儿脑损伤严重程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1、0.295和0.319。结论:母体宫内感染可提升早产儿脑损伤的风险性,且早产儿脑损伤与母体宫内IL-6、TNF-α和IL-10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提升相关。

    2018年09期 v.13 476-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短篇论著

  •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关系

    陈琼;凌文通;韩登科;

    <正>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导致死亡和瘫痪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1])。目前AIS治疗指南指出在发病4.5 h内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金标准,恢复梗死局部血流再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2])。但溶栓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如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功能恶化和不良预

    2018年09期 v.13 479-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时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对比研究

    曲延才;

    <正>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0例,行颅脑CT扫描后确诊,出血量30~70 m L,血肿位于基底节区或皮质下,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器质性疾病、继发性脑出血及出血破入脑室者。90例患者按照手术时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在出血后7~12 h和4~6 h进行手术。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52~70岁,平均(67.3±2.4)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3~10分,平均(6.7±1.4)分;壳

    2018年09期 v.13 482-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道

  • 强直阵挛发作引起一过性降钙素原升高1例报告

    刘惠娇;苏家豪;杨婷;陈妙莲;李建伟;

    <正>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体之一。在健康个体,它主要由甲状腺中的C细胞合成并分泌。在感染患者,尤其是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病例中,PCT水平可显著升高~([1]),即使患者已切除甲状腺~([2]),且无明显的降钙素分泌~([3])。体内及体外实验表明,在内毒素、TNF-α、IL-6的作用下,PCT可被多种甲状腺外组织细胞合成并释放,其中包括肝细胞及外周单核细胞,注射游离的TNF受体可降低

    2018年09期 v.13 484-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GLIA》优秀论文推荐

  • 胚胎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消融调控小鼠胚胎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发育

    Angelim MKSC;Maia LMSS;Mouffle C;Ginhoux F;Low D;Amancio-Dos-Santos A;Makhoul J;Le Corronc H;Mangin JM;Legendre P;聂昊;

    众所周知,小胶质细胞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些方面。在第11.5天的小鼠胚胎中的小胶质细胞定殖脊髓时,它们与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SN)的生长中心轴突相互作用,这表明它们可能在SN发育中发挥一定功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使用缺乏胚胎巨噬细胞(PU.1敲除小鼠)和免疫细胞消融的小鼠胚胎分析胚胎巨噬细胞消融对SNs早期发育的影响。我们发现,除小胶质细胞外,胚胎巨噬细胞还与来自第11.5天的小鼠胚胎的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C+感觉神经元,TrkB+感觉神经元和TrkA+感觉神经元外周神经突产生交联。免疫细胞剥夺会导致第11.5天的小鼠胚胎的TrkC+感觉神经元和TrkB+感觉神经元初始数量的减少,这与其发育细胞死亡(DCD)的改变有关联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其后在第12.5天的胚胎中的数量有短暂增加。在分析的发育期(第11.5~15.5天),它也导致TrkA+感觉神经元数量减少,尽管我们没有观察到他们的DCD有任何变化。与神经元祖细胞可能存在一致性的脑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阴性细胞的增殖在第11.5天的胚胎中增加,而它们的增殖在第12.5天的胚胎减少,这可部分解释从11.5 d观察到的SN亚型产生的改变。此外,我们观察到在缺乏胚胎巨噬细胞的情况下神经胶质细胞祖细胞(BFABP+细胞)增殖的改变。我们的数据表明,胚胎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消融调控SN的发育。

    2018年09期 v.13 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