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汝村;吕涌涛;魏巍;陈平;冯肖亚;徐林;
目的:建立科学简易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尿激酶对其干预后的表现。方法:取24 h内新生Wistar大鼠脑皮质,用浓度为2 mg/mL的木瓜酶和适量DNase I酶共同消化,并用配置好的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接种培养,6 d后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元纯度;分别配置含尿激酶终浓度为5 000 U/mL、8 000 U/mL、10 000 U/mL、15 000 U/mL和20 000 U/mL的Neurobasal培养基并进行全量换液,镜下观察不同浓度尿激酶干预后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培养6 d,神经元分化成熟,胞质丰富,树突及轴突舒展延长,可见密集的神经纤维网络,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元纯度为88.2%;尿激酶干预后,发现尿激酶浓度在5 000~10 000 U/mL时,2 h内镜下观察培养体系无明显变化,但随时间的延长,尿激酶浓度为10 000 U/mL作用4 h时,可见少量神经元细胞破碎崩解,细胞间网状结构减少。尿激酶浓度在15 000 U/mL及20 000 U/mL时,干预2 h发现神经元细胞崩解,网状结构消失。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简易、高效的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的方法,尿激酶浓度在5 000~10 000 U/mL时,2 h内对体外神经元培养体系是安全的。
2019年06期 v.14 27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来小音;汪璐;张盼;杨雪莲;孙家兰;胡荣郭;卜碧涛;李龙宣;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与血液凝固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同分为轻度卒中组41例和中重度卒中组33例,纳入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IL-6、IL-8和TNF-α,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凝血状态。分析细胞因子与凝血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中反应血凝块硬度的G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脑卒中组反应血凝块硬度的G和MA值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脑梗死组IL-6和TNF-α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卒中组IL-6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IL-8明显高于轻度卒中组(P<0.05);脑卒中患者血中TNF-α的变化与TEG中的G值呈正相关(r=0.295,P=0.015)。结论:IL-6及TNF-α参与了脑梗死血液高凝状态的形成;IL-8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TNF-α与血凝块的硬度相关,可能是促进脑梗死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2019年06期 v.14 275-277+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杨杨;毛更生;宋玥娇;田荣;聂庆彬;孙剑;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预见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预见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预见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随访6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均P<0.05);2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均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GOS评分为5分和4分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预见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昏迷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2019年06期 v.14 278-280+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悦;沈正奎;李颖慧;张林山;毛远红;王丽琨;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再出血风险的预测指标。方法:纳入发病72 h内入院并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95例,根据有无术后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68例及非再出血组227例;以有无再出血为因变量,以入院头颅CT值、血肿形态不规则、高血压病史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入院时CT平扫血肿形态及高血压病史与术后再出血之间的关系。结果:再出血组血肿形态不规则47例(69.1%),而非再出血组血肿不规则者仅69例(30.39%)。再出血组出院时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拔管时残余血肿量也高于非再出血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CT血肿形态不规则、入院CT值和高血压病史是术后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入院CT值、血肿边界不规则、高血压病史是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后再出血的预测因素。
2019年06期 v.14 281-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金颖;马瑞;胡蓉;马志红;郝燕菲;
目的:探讨长程脑电图(EEG)对急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及预后的评价。方法:发病72 h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8分的急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62例纳入研究,对患者进行长程EEG监测,并进行EEG分级和GCS评分。分析EEG分级与GCS评分及预后的关系,计算并比较长程EEG分级和GCS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率。结果:本组患者长程EEG分级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739,P<0.001);长程EEG分级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r=0.387,P=0.002)。长程EEG预测患者预后准确率为67.7%,GCS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率为62.9%,EEG分级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高于GSC评分(P<0.001)。结论:长程EEG分级与急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显著相关,EEG分级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高于GSC评分。
2019年06期 v.14 285-287+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彬;脱厚珍;
目的:分析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8例BB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2例,腹泻2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1例。首发症状为肢体麻木无力伴言语含混3例;意识不清、双下肢无力、声音嘶哑伴吞咽困难、面部和手指麻木、头晕伴行走不稳的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眼肌麻痹(眼外肌麻痹7例,眼内肌麻痹1例),共济失调4例,意识障碍4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5例,病理征阳性8例,累及面神经4例,累及舌咽和迷走神经6例,同时累及脑神经(面神经、舌咽、迷走神经、舌下神经)3例。2例患者脑脊液检查正常,4例头颅MRI检查无特征性表现,2例在脑干内相应部位有异常病灶,1例硬脑膜广泛强化。5例行血清抗GQ1b抗体检查者均为阴性。8例患者均使用免疫球蛋白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7例患者预后较好,1例患者死亡。结论:BBE多呈单相良性病程,确诊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清抗体、脑脊液病原基因组、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作为辅助诊断,免疫球蛋白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2019年06期 v.14 28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英;武秀梅;乔晓霞;张红爱;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我科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62例,根据是否达到换血治疗指征及是否接受换血治疗分为A组(未达到换血指征,未进行换血治疗)89例,B组(达到换血指征,未进行换血治疗)34例和C组(达到换血指征,进行换血治疗)39例,另选取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治疗前后HRV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A组各HRV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B组和C组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总功率(TP)和高频功率(HF)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后,A组各HRV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SDNN和H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C组SDNN、TP和H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C组SDNN升高较B组更为显著(P<0.05)。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SDNN、HF呈负相关(r=-0.217,-0.266;P=0.000)。结论:新生儿HRV可作为评价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的指标,换血治疗对改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自主神经功能可能有一定积极意义。
2019年06期 v.14 29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榆晨;安晓梅;杨继妮;
目的:了解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IOE组和持续经鼻至胃管饲(NGT)组,各4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SSCI)评价2组生活质量、抑郁状态和病耻感。结果:治疗后,2组各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IOE组生活质量更高于NGT组(P<0.05);治疗后,NGT组和IOE组的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且IOE组低于NGT组(均P<0.05);治疗后,2组SSCI病耻感总分、内在病耻感、外在病耻感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IOE组SSCI病耻感总分、内在病耻感、外在病耻感得分低于NGT组(均P<0.05)。结论:与NGT相比,IOE更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其抑郁情绪及慢病病耻感。
2019年06期 v.14 296-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周洋;杨冰香;王晓琴;陈文材;刘修军;刘连忠;刘忠纯;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心城区居民的抑郁症病耻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抑郁症病耻感提供有关依据。方法: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中心城区1 000例社区居民,完成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抑郁症病耻感量表(DSS)。结果:武汉市中心城区居民抑郁症个人病耻感和感知病耻感检出率分别为21.58%和48.95%,感知病耻感总分及7个条目得分均显著高于个人病耻感(P<0.05)。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母亲文化程度对个人病耻感和感知病耻感有显著影响(P<0.05)。宗教信仰、父亲文化程度影响个人病耻感(P<0.05)。性别、民族与个人病耻感和感知病耻感均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武汉市中心城区居民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病耻感,社会公众感知到的抑郁症病耻感高于个人病耻感,应加强抑郁知识科普宣传,以减轻公众对抑郁症的歧视和个人对抑郁症的耻感。
2019年06期 v.14 299-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瑞彤;石丽霞;王志群;
目的:分析脑肿瘤相关性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表现为难治性癫痫的脑肿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结果:病理检查显示最主要的肿瘤类型为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22例,包括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节细胞胶质瘤、不典型混合神经元胶质肿瘤。另外还有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2例,少突-胶质混合性肿瘤4例,血管中心性胶质瘤2例。这些患者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经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MRI显示为不同程度的占位病变,多以颞叶皮质为主,WHO多为Ⅰ-Ⅱ级,T_1WI表现为低信号,T_2WI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手术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癫痫灶后预后良好。结论:与难治性癫痫密切相关的脑肿瘤是一组特殊的病理类型,其影像学具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早期诊断并采取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2019年06期 v.14 310-31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芳;姜薇薇;胡春玲;张玲;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皮质醇(COR)的水平及其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创伤性脑损伤患儿62例纳入研究,于伤后24 h检测患者血清NSE和COR水平,同时采用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儿病情,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患儿预后。结果:根据GOS评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50例,预后不良组12例;预后良好组伤后24 h PCIS和GC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NSE、COR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患儿血清NSE、COR与PCIS评分和GCS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伤后24 h血清NSE和COR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和0.756(均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患儿血清NSE和COR水平与病情程度相关,在预测患儿预后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2019年06期 v.14 312-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付莉莉;苏标瑞;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不同阶段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102例,根据卒中后时间分为1月组(46例),2月组(32例),3月组(24例);3组均行神经松动术结合常规康复训练3个月。于治疗前、训练1、3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U)、偏瘫上肢功能测试(FTHUE)、改良Barthel指数(m BI)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偏瘫手精细动作、运动协调能力、感觉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于治疗后1、3月部分患者行静息状态下fMRI扫描检测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激活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各组FMA、FTHUE、MBI和ADL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1月组各评分统计学差异最显著(P<0.01)。治疗1、3个月后,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信号强度明显升高,1月组最明显(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的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的恢复,对卒中早期患者疗效更好。
2019年06期 v.14 31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涂文斌;刘常青;
目的:考察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对癫痫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癫痫合并OSAHS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丙戊酸钠口服,对照组在夜间接受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夜间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睡眠结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睡眠结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P-9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对癫痫合并OSAHS患者疗效好,可有效改善睡眠结构和应激水平。
2019年06期 v.14 316-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翔;廖东升;赵顺程;高艳红;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记忆的影响。方法: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纳入研究组,同期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不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纳入对照组。入院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相关评价: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精神病理学,采用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评定记忆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价智力状态及认知功能缺损程度,并评价基于时间和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结果:2组患者PANSS总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分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MQ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BPM和EBPM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BPM和EBPM损害程度高于不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2019年06期 v.14 318-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伦;张燕;袁茵;
目的:研究主要照顾者心理干预(压力管理、情绪管理及行为促进指导)对社区脑卒中患者自主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康复期社区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干预组对其主要照顾者进行每周2次,每次40 min的心理干预,主要干预内容为压力管理、情绪管理及行为促进指导,共2周。对照组未进行心理干预。2组主要照顾者分别于第1次心理干预后的第2,15,30天对患者的自主锻炼依从性进行评分并且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以及时间因素对脑卒中患者自主锻炼依从性得分均有主效应(P=0.000),心理干预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00)。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得分随时间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依从性得分随时间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干预显著增加了康复期社区脑卒中患者自主锻炼的依从性。
2019年06期 v.14 320-32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