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康;赵博;周芳;谢恒韬;黎梅;
目的:探讨Nrf-2/HO-1通路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tBHQ组(DT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60 mg/kg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DT组于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后第3天,腹腔注射tBHQ 30 mg/kg至42 d。分别于第2,4,6周测定大鼠机械痛阈(MWT)及坐骨神经导速率(MNCV),6周后处死大鼠,Nissl染色观察脊髓病理学变化,电镜观察腓肠神经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激活血红素氧合酶-1(HO-1)。结果:与C组比较,D组中脊髓Nissl染色和腓肠神经电镜均显示神经损伤明显,MWT和MNCV明显降低,Nrf-2、HO-1表达降低(均P<0.05);与D组比较,DT组中脊髓Nissl染色和腓肠神经电镜显示神经损伤较轻,MWT和MNCV升高,Nrf-2、HO-1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Nrf-2/HO-1通路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的调控。
2019年10期 v.14 48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汪璐;赵萍;张欣语;来小音;李龙宣;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外周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lncRNA XIST)和微小核糖核酸(miRNAs)-92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纳入梗死组,健康体检者48例纳入对照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7分者纳入轻型梗死组,NIHSS≥7分者纳入重型梗死组。于脑梗死后48 h和(或)14 d,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lncRNA XIST和miR-92a水平,并进行不同组别间的比较。Pearson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lncRNA XIST和miR-92a水平与梗死患者NIHSS评分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后48 h时,梗死组患者血清中lncRNA XIST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miR-92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脑梗死后48 h时,重型梗死组患者血清中lncRNA XIST相对表达量低于轻型梗死组,miR-92a的水平为高于轻型梗死组(均P<0.01)。发病后14 d患者血清中lncRNA XIST相对表达量高于发病后48 h,miR-92a的水平低于发病后48 h(均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lncRNA XIST水平与NIHSS评分负相关,miR-92a水平与NIHSS评分正相关(均P<0.01)。lncRNA XIST和miR-92a都是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脑梗死早期血清lncRNA XIST和miR-92a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可望作为脑梗死后潜在的新分子干预靶点。
2019年10期 v.14 490-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梁静静;解燕春;曾艳平;肖哲曼;卢祖能;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因分型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青年女性患者67例(青年女性卒中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随机抽取老年女性卒中患者(老年女性卒中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青年女性(青年女性对照组)各67例,分析卒中患者的病因分型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依据中国缺血性卒中(CISS)分型,青年女性卒中组以大动脉粥样硬化(32.84%)和心源性卒中(25.37%)为主。②危险因素方面,青年女性卒中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阳性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女性卒中组(均P<0.05),但卒中家族史阳性患者比例高于老年女性卒中组(P<0.05);青年女性卒中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心脏病史、口服避孕药、先兆性偏头痛和卒中家族史阳性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青年女性对照组(均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吸烟是青年女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构成和相关危险因素与老年女性患者分布不同。早期明确病因分型和发现危险因素有利于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的防治。
2019年10期 v.14 494-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贾继明;王起;肖天祎;曹守明;丁胜超;李继来;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颈内动脉狭窄(ICA)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VR)和微栓子信号(MES)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ICA≥50%患者92例,并根据是否伴有临床症状分为症状组55例和无症状组37例。采用TCD检查评估ICA狭窄程度及斑块形态,评估血管运动反应性(VMR)、脑血管运动储备(CRC)、呼吸抑制指数(BHI)等参数和MES监测。并根据TCD检测结果分为ICA狭窄50%~69%组和ICA狭窄≥70%组;根据斑块灰度中位数(GSM),分为低回声(GSM≤25)斑块组和高回声(GSM>25)斑块组;根据有无溃疡斑块,分为溃疡性斑块组和非溃疡性斑块组。结果:与无症状组比较,症状组ICA狭窄≥70%及溃疡性斑块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1)。症状组、ICA狭窄≥70%组、溃疡性斑块组及低回声斑块组的MES检出率较无症状组、ICA狭窄50%~69%组、非溃疡性斑块组、高回声斑块组均增高(均P<0.05)。症状组VMR、CRC显著低于非症状组(均P<0.05);ICA狭窄≥70%组VMR、CRC和BHI显著低于ICA狭窄50%~69%组(均P<0.05)。结论:MES是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征之一;CVR降低与ICA狭窄程度及临床症状相关。
2019年10期 v.14 498-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林洪;王文浩;郑雪峰;胡连水;李君;黄巍;
目的:分析血清中Caspase酶切割细胞角蛋白18的裂解产物CCCK-18与单纯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患者术后继发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价CCCK-18对继发性脑梗死的早期预测能力及临床决策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单纯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患者术前血清CCCK-18浓度与术后继发性脑梗死占位体积的潜在关系。结果:术后继发脑梗死49例(23.78%),其中占位体积>20 mL 32例(15.53%)纳入大面积脑梗死组;占位体积<20 mL 17例(8.25%)纳入小面积脑梗死组,无脑梗死157例(76.21%)纳入无脑梗死组。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术前CCCK-18浓度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均P<0.001)。术前血清CCCK-18水平与继发性脑梗死的占位体积呈线性相关(P<0.001)。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提示术前血清CCCK-18水平对术后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为0.814(P<0.001),以241 U/L为预测界值的准确度达到83.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CCK-18>241 U/L是单纯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患者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术后随访6个月,术前血清CCCK-18>241 U/L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明显低于CCCK-18<241 U/L的患者(P<0.001)。结论:术前血清CCCK-18增高与单纯硬膜外血肿致脑疝患者术后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密切相关,可作为辅助决策此类患者去骨瓣减压手术模式并预估长期神经功能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2019年10期 v.14 502-505+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向柳;李俊;贾敏;李金兰;刘群会;
目的:报道1例"镜像"对称性星形细胞瘤病例,并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报道我院1例颅内"镜像"对称性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53岁男性,因"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半天"入院。头部MRI平扫+增强示:右侧额叶软化灶;另见左侧额叶斑片状长T_1长T_2信号,T_2 Flair呈稍高信号,可见轻度强化。病理活检示:左侧额叶病变局部细胞密度增高,诊断星形细胞瘤(WHOⅡ级)。免疫组化:GFAP(+),Vim(+),S-100(+),NF(+),NSE(+),Ki-67 (+2%)。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继续行放疗和化疗。收集到近5年临床资料较完备的非同期多中心胶质瘤病例31例,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肢体抽搐,所有患者头颅磁共振平扫+增强均见病变部位团片状混杂异常信号伴强化,病理类型以星形细胞瘤多见。结论:非同期多中心胶质瘤可表现为肢体抽搐、头痛、偏身感觉障碍等;积极手术治疗,结合放疗、化疗及基因和生物学治疗的综合治疗原则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利。
2019年10期 v.14 506-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新东;胡胜;冯军;
目的:探讨钴_(60)(Co_(60))照射治疗大鼠胶质瘤后放射性脑水肿与erb-B1(EGFR)基因转录水平的关系。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放疗组30只。右侧尾状核注射C_6细胞制作脑胶质瘤大鼠模型。造模后15 d,放疗组行Co_(60)放疗,对照组不予治疗。Co_(60)照射后第6天,处死全部大鼠,取肿瘤组织行RT-PCR,检测erb-B1转录水平;右侧大脑半球剩余组织行HE染色,观察水肿情况。结果:放疗组明显脑水肿12只,无脑水肿11只。放疗组明显脑水肿大鼠erb-B1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放疗组无脑水肿大鼠(均P<0.01)。结论:erb-B1基因转录水平可能与胶质瘤大鼠Co_(60)放疗后放射性脑水肿的发生有关。
2019年10期 v.14 510-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付佩彩;唐荣华;李志军;
目的:分析脑裂头蚴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脑裂头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动态影像学改变,并结合既往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癫痫发作8例,轻瘫3例,头痛2例,记忆下降2例、头晕1例。9例均行MRI检查,病灶多位于额颞叶,呈环状或线样强化。7例患者的血清学及脑脊液裂头蚴抗体均为阳性,2例患者仅血清学抗体阳性。8例患者行吡喹酮驱虫治疗,1例因伴随艾滋病,未行驱虫治疗。4例因误诊或确诊行手术治疗。5例治疗后复发。结论:脑裂头蚴病临床症状主要为癫痫、轻瘫、头痛。头颅MRI增强呈环状或线样强化,脑裂头蚴治疗可行长程大剂量规律口服吡喹酮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可,但复发率高。
2019年10期 v.14 513-515+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玲;廖宗峰;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3703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就诊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人口学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本组73.51%患者的SCL-90得分>160分,SCL-90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是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但只能解释总体影响因素的3%。结论: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需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
2019年10期 v.14 516-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陆小波;肖国栋;肖章红;钱后龙;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取栓组,各45例。溶栓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取栓组接受DSA神经介入取栓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血管再通率;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随访6个月,比较2组术后卒中复发、心肌梗死以及死亡情况。结果:取栓组的完全再通率和血管再通率均高于溶栓组(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取栓组的NIHSS评分低于溶栓组(P<0.05)。随访过程中,取栓组卒中复发率低于溶栓组(P<0.05);2组心肌梗死和死亡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神经介入取栓术可有效开通狭窄、闭塞的血管,提高脑梗死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远期卒中复发的风险。
2019年10期 v.14 523-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顾海萍;王昊懿;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言语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失语患者语言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缺血性卒中后失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言语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rTMS。于治疗前、后,采用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BC)评定患者语言功能,计算失语商(AQ),采用功能性言语沟通能力判定法(CFCP)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交流和沟通能力。结果:2组治疗后ABC评分、AQ和CFCP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联合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言语训练有助于重建缺血性卒中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
2019年10期 v.14 525-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娟;陈蓓蓓;沈晨曦;刘永红;
目的:报道6例过度换气(HV)诱发试验阳性的局灶性癫痫患者,结合文献报道分析其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对6例HV诱发试验阳性的局灶性癫痫患者进行临床和脑电生理随访研究。结果:6例HV诱发试验阳性患者,起病年龄为8~39岁;成人患者4例,儿童患者2例;男女比为4∶2;HV过程中发作类型为局灶演变为双侧强直-阵挛发作3例,局灶性知觉障碍、感觉性发作3例。结论:HV诱发试验阳性可见于局灶性癫痫的患者,尤其应注意额叶癫痫患者,应结合症状学及电生理特点,避免误诊或漏诊。
2019年10期 v.14 527-528+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照婷;伏兵;葛中林;谭玉;刘建华;钱明月;何倩倩;陈皆春;
目的:研究连云港地区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与SNC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PD患者90例纳入PD组,健康体检者9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SE)评估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检测2组SNCA基因rs6532194、rs356219位点的多态性。结果:2组rs6532194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356219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HAMA及HAMD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连云港地区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可能与SNCA基因rs6532194及rs356219位点多态性有关。
2019年10期 v.14 529-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金华;覃蓉;王益梅;袁丽平;熊裕娟;周洪涛;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作业疗法对痉挛型偏瘫类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64例根据家属意愿分为康复组25例和联合组39例;2组均予运动训练,康复组在运动训练基础上予作业疗法,联合组予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作业疗法,疗程共3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和M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康复组(均P<0.05);联合组患儿上肢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2.1%,高于康复组的总有效率60%(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作业疗法能显著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2019年10期 v.14 531-532+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婷;刘潺潺;
目的:研究凝视诱发双向性眼球震颤的临床特点和实用性。方法:无自发性眼震而表现为双向性眼震阳性患者62例纳入研究。入院后第2天完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CT血管成像(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明确病灶的定位、定性。随访3周,观察凝视诱发双向性眼震消失的时间。结果:62例患者中,脑卒中56例(脑梗死55例,脑出血1例),定位于小脑42例、中脑0例、脑桥10例、延髓4例;前庭性偏头痛6例。凝视诱发双向性眼震消失时间(3.2±2.6)d。患者DWI显示,小脑内侧和脑桥易引起凝视诱发眼震。小脑梗死表现为双向性眼震28例,非双向性眼震14例。小脑梗死体积≤10 cm~326例,小脑梗死体积>10 cm~316例;小脑梗死面积和凝视诱发双向性眼震阳性率无明确的相关性(P>0.05)。结论:凝视诱发双向性眼球震颤有助于中枢性眩晕的诊疗,眼震持续时长短和病灶大小无关。
2019年10期 v.14 533-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符绩军;张金臣;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总雌二醇(TE2)、生物可利用雌二醇(BE2)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我院确诊的AD患者110例纳入AD组,健康体检非AD者11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TE2、BE2;并按照性别进行分层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上述指标与AD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关系。结果:AD组MMSE评分、SOD、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D组MDA、TE2、B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男性与女性AD患者的SOD、MDA、GSH-Px水平、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TE2、BE2水平高于男性患者(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的SOD、GSH-Px水平与MMSE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MDA水平与MMS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女性患者的TE2、BE2水平与MMS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AD患者体内抗氧化因子水平降低与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有关,TE2、BE2水平升高可能与女性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加重有关。
2019年10期 v.14 535-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羊洁;刘英;冯建华;
目的:探索正常国人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时限(DCMAPD)的定量检测。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志愿者120例,在常规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基础上,以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第1个负向波离开基线为起点、最后1个负向波回到基线处为终点,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神经DCMAP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志愿者按年龄分为6组,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每组20例。4条神经DCMAPD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仅正中神经20~29岁组与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名神经不同性别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MAPD的定量检测简便易行,稳定性好,可针对不同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变开展深入研究。
2019年10期 v.14 538-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