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健捷;彭凯润;刘雁;邓兵梅;邹立;齐自娟;杨红军;
目的:探讨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AL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病例1为青少年男性,儿童期起病,表现为癫痫、视觉听觉、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障碍,伴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表现,颅脑MRI显示双侧顶叶、枕叶皮质下白质长T1长T2、T2Flair高信号影,血清极长链饱和脂肪酸水平(VLCFA)增高,诊断为儿童大脑型ALD,给予抗癫痫治疗,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随访3个月,癫痫控制良好,认知功能无改善。病例2和病例3为成年男性,表现为痉挛性截瘫、感觉性共济失调。头颅MRI均显示双侧延髓、桥脑腹侧、大脑脚多发长T1长T2、T2Flair高信号影,提示脑干锥体束受累,病例2脊髓MRI显示全脊髓纤细萎缩,病例3脊髓MRI显示脊髓后索、侧索受累。病例2有排尿障碍、阳痿,舅舅有类似病史,神经传导示双侧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电位及感觉电位均未引出,ABCD1基因诊断为c.358dupC(p.R120Pfs*75)新型半合子突变,诊断为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型ALD(AMN),随访2年,症状逐渐加重。病例3伴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表现,血清VLCFA水平增高,神经传导示双侧胫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纤维损害,ABCD1基因诊断为c.1553G>A(Arg518Gln),诊断AMN,随访7年余,症状逐渐加重。患者母亲及姐姐ABCD1基因检测均检测到该致病突变。结论:儿童大脑型ALD以肾上腺和脑白质受累为主要表现,AMN以脊髓和周围神经受累为主要表现,脑白质和肾上腺可不受累。血清VLCFA水平增高和基因诊断是确诊ALD的重要依据,目前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2020年01期 v.1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芳芳;刘自双;陈珊珊;张新峰;
目的:分析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病变(WML)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MRA)检测,依据Fazekas量表将WML进行分级,比较其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大脑中动脉狭窄远端与近端信号强度比(SIR)与全脑血流灌注量(tCBFV)、前循环脑血流灌注量(aCBFV)、后循环脑血流灌注量(p CBFV),比较大脑中动脉中度、重度狭窄患者SIR值及各区域WML评分,分析各指标相关性。结果:本组中出现WML95例(79.17%),病变位于基底节46例(48.42%)、额叶86例(90.53%)、颞叶48例(50.53%)、顶枕叶56例(58.95%)、幕下区域3例(3.16%);随WML分级增加,患者颈内动脉RI、椎动脉PSV、椎动脉RI增加,颈内动脉EDV及SIR、tCBFV、aCBF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患者SIR值及额叶、颞叶、顶枕叶区域WML评分与重度狭窄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WML患者PSV、RI与病变分级呈正相关,SIR、tCBFV与病变分级呈负相关,SIR比值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与WML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血流动力学的退变及脑灌注量降低使WML程度加重。
2020年01期 v.1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余;展群岭;陈亮;姜帆;王军伟;刘丽;李兴贵;金戈;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迂曲与脑缺血事件首次发病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首次发病的缺血性卒中(AIS)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35例为脑缺血组,非脑缺血事件患者33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完成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分别测量2组颈内动脉(ICA)C1段和椎动脉(VA)V1段的迂曲指数(TI)。使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颈部动脉TI与脑缺血事件首次发病年龄的关系。结果:在脑缺血组中,R-ICA C1段(rs=0.301,P<0.001)、L-ICA C1段(rs=0.299,P<0.001)、R-VA V1段(rs=0.382,P<0.001)和L-VA V1段(rs=0.374,P<0.001)的TI均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与男性均呈负相关。在对照组中,颈部动脉TI中仅有R-VA V1段与年龄呈正相关(rs=0.415,P=0.016),与性别均无明显相关。结论:在脑缺血事件患者中,首次发病年龄越大,则颈部动脉越迂曲,尤以女性患者较明显。颈部动脉迂曲不能导致脑缺血事件的首次发病年龄提前。
2020年01期 v.1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万志荣;王桂华;陈宇;张绿明;冯涛;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焦虑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PD患者,记录患者性别、起病年龄、病程、初始症状、改良H-Y分级、MDS-UPDRS-Ⅲ评分、是否伴发不安腿综合征(RLS)、贝克焦虑量表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方法分析PD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263例PD患者,合并焦虑65例(24.7%),其中女性占36例。病程越长、H-Y分级和MDS-UPDRS-Ⅲ评分更高、伴发RLS的患者更易发生焦虑(P<0.05),与起病年龄、文化程度、初始症状等方面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病程更长、运动功能更严重、合并RLS是PD发生焦虑的危险因素。
2020年01期 v.15 14-1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杨小龙;曹杰;惠辉;
目的:研究动脉自旋标记MRI(ASL-MRI)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和区分早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3例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AD组)和18例额颞叶痴呆(FTD)患者(FTD组),24例年龄匹配的老年对照者(老年对照组)和22例青年对照者(青年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接受ASL-MRI检测。对10个灰质区域的脑血流量和灰质体积进行定量分析,并开展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性能评估。结果:与老年对照组相比,FTD组前扣带回皮质灌注不足,AD组出现更广泛的局部灌注不足和萎缩。与FTD组相比,AD组的后扣带回皮质灌注不足。AD和FTD的鉴别灵敏度为68%,特异度为67%。AD与对照组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为76%,特异度为75%;FTD与对照组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74%。相比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呈现脑血流灌注不足。结论:ASL-MRI有助于早老性AD和FT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前扣带回皮质和后扣带回皮质灌注不足可作为鉴别早老性AD、FTD的定量诊断标记。
2020年01期 v.15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潘勇;张铭思;黎红华;
内皮细胞微粒(EMPs)是内皮细胞表面脱落的微小膜囊泡,在内皮细胞受损时明显增多,是反映内皮功能损伤的有效指标。近年来研究发现,EMPs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生物标记物。本文就EMPs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2020年01期 v.15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慧瑛;夏兆云;刘旺;陆征宇;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的最常见类型,其发病年龄群多为65岁以上,起病隐匿、发展缓慢。随着患病人群的不断扩增,AD已成为当今社会主要医疗卫生问题之一,亟待寻找有效治疗AD的方法。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尚未找到可以阻止或逆转AD病情的有效药物。早期识别AD的临床症状不仅是临床诊断的关键,对于AD的治疗也至关重要。因此,针对AD常见症状进行非药物治疗对于控制和延缓AD病情进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AD的症状与非药物治疗,为AD诊治提供新理念和新思路。
2020年01期 v.15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8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张娜娜;徐帅;李世昌;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疾病。临床上多采用药物和手术干预等手段进行治疗,随着运动康复医学的发展,运动作为治疗SCI的新方法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本文对SCI的心肺功能和骨骼肌变化进行综述,同时对运动如何改善SCI进行探讨。
2020年01期 v.15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萧文泽;张佳敏;
最近的研究表明,不同炎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涉及炎性小体NLRP3的激活。褪黑激素是一种内源性吲哚胺,被认为是具有重要临床应用的重要多功能分子。它参与情绪调节、性行为、血管舒缩控制和调节,并影响能量代谢。此外,它既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又是广泛的抗炎分子。本文概述褪黑素在炎症介导的疾病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然后重点研究褪黑素对炎症小体(尤其是NLRP3炎性小体)活化的抑制作用。
2020年01期 v.15 33-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覃政芳;钟玉秦;鲍兵;陈志颖;殷小平;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分水岭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总结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救治过程和效果,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探讨超溶栓时间窗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63~72岁;高血压3例,糖尿病1例;4例均存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入院时间距首发症状时间均>4.5 h,4例早期使用双抗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3例后续桥接阿加曲班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得到有效改善。4例均未出现出血并发症。结论:阿加曲班治疗超溶栓时间窗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2020年01期 v.15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栋;鹿海龙;王心刚;王策;张恩刚;蔡廷江;
目的:研究影响介入栓塞与开颅瘤颈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开颅瘤颈夹闭组及介入栓塞组各50例。分别记录2组术前相关影响因素及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与性别、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的关系。结果:开颅瘤颈夹闭组与介入栓塞组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766)。开颅瘤颈夹闭组及介入栓塞组的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均与预后不良相关(均P<0.05),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均是影响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均是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介入栓塞与开颅瘤颈夹闭术治疗的预后共同影响因素。
2020年01期 v.15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郑波;陈涛;毛华;
目的:探究超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颅内血肿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于超急性期给予降压治疗,观察组为强化降压(入院后1 h内控制收缩压至130~140 mmHg),对照组为普通降压(入院后1 h内控制收缩压至160~180 mmHg)。复查头颅CT,比较2组治疗后24 h血肿量和血肿扩大例数、治疗后5 d及14 d时水肿量,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治疗后3月、6月及12月时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2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4 h观察组血肿量和血肿扩大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 d、14 d观察组水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5 d及14 d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月、6月及12月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超急性期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强化降压治疗可有效减少血肿和脑水肿,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0年01期 v.15 42-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宗艳杰;谷玉静;钱娜;韩静;王亚丽;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还给予普罗布考。比较2组的疗效、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并比较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的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的NSE和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老年患者的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及神经功能,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2020年01期 v.15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慧杰;刘丽;董志军;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选取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7例为观察组,同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为对照组。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d、1周、1月、3月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的mRS评分、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均下降,但对照组NIHSS评分下降更明显,2组的组间(F=15.941,P=0.009)、不同时点(F=13.173,P=0.014)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F=23.08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月、3月2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2组的m 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
2020年01期 v.15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玉玲;陈自光;赵睿;魏金波;钟仁明;
目的:分析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抑郁的影响。方法:PS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和帕罗西汀组各50例,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舍曲林或帕罗西汀,疗程3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情绪,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估生活质量,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抑郁情绪、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1月、3月后,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帕罗西汀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舍曲林组(P<0.05),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舍曲林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可有效促进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2020年01期 v.15 50-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哲;曹冠柏;葛红飞;杨科;冉茂晓;何翠;张军;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浆P-selectin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00例(高血压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脑出血组)及健康人员100例(对照组),均检测血浆P-selectin表达水平并比较。脑出血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亚组和预后不良亚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的血浆P-selectin水平具有组间差异(P<0.05),其中脑出血组的血浆P-selectin水平高于高血压组,高血压组的血浆P-selectin水平高于对照组。预后不良亚组的P-selectin表达水平、入院GCS评分、出血量、并发脑疝比例、发生肺内感染比例、消化道出血比例及合并糖尿病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P-selectin表达水平高、入院GCS评分低、出血量大、并发脑疝及合并糖尿病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selectin表达水平可能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2020年01期 v.15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登耀;罗伦;向桃;王孝云;任驰;刘镍;
目的:研究肌内效贴联合肩胛骨强化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早期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肩胛骨强化训练,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肩胛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治疗,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选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肩关节疼痛积分法评定2组肩痛情况,简化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IM)评定2组上肢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价2组日常生活能力,并且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在VAS评分、肩关节疼痛积分、上肢FIM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与肩胛骨强化训练比较,肌内效贴联合肩胛骨强化训练能更有效缓解早期脑卒中患者肩关节疼痛,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2020年01期 v.1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于丽波;徐广玲;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在脑胶质瘤(BG)术前诊断与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首发颅内占位性病变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42例,术前均行3D-ASL、DCE-MRI扫描,统计DCE扫描下容积转运参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和3D-ASL扫描测量的肿瘤最大血流量值与对侧半球、灰质、白质血流值(r CBF),将患者分为高级别胶质瘤(H组)26例和低级别胶质瘤(L组)16例,对比2组Ktrans、Ve、rCBF参数差异,ROC曲线分析3D-ASL、DCE-MRI在诊断和鉴别BG分级中的效能。结果:Ktrans值和Ve值在BG各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64,P<0.05),其中Ⅰ级和Ⅱ级Ktrans值和Ve值低于Ⅲ级和Ⅳ级(P<0.05),但在Ⅰ级和Ⅱ级、Ⅲ级和Ⅳ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平均Ktrans值和Ve值高于L组(P<0.05);H组肿瘤各项rCBF均高于L组(P<0.05);Ktrans值、Ve值、rCBF值均与BG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1、0.503、0.635,P<0.05);Ktrans值、Ve值、rCBF值鉴别BG级别的最佳界值分别为0.058/min、0.362、2.13,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96.1%、86.2%、0.926;93.5%、79.2%、0.895;97.2%、97.3%、0.993。结论:3D-ASL在BG分级鉴别中效能优于DEC-MRI。
2020年01期 v.1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