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康之;司丽红;凌霞;申博;杨旭;
目的:应用比率低频振幅(fALFF)探讨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患者静息态脑自发活动的改变。方法:纳入12例PPPD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进行外周前庭功能检查排除外周前庭病变,进行常规头颅MRI检查排除局灶性病变及其他神经科疾病;进行内科检查排除其他与慢性头晕相关的内科疾病。对确诊的PPPD患者进一步进行f MRI检查,计算fALFF,探讨PPPD患者静息态脑自发功能活动的改变。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PPPD患者右侧楔叶(X=15,Y=-69,Z=6,k=82,P<0.001, FWE校正)fALFF值显著降低。进一步的相关分析表明,楔叶fALFF与DHI(r=-0.67,P=0.02)、DHI-F(r=-0.71,P=0.01)呈负相关。结论:PPPD患者楔叶功能活动紊乱,可能与患者的持续性头晕不稳及复杂视觉刺激导致症状加重有关。
2020年06期 v.15 31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武有涛;钟东;杜伟;夏海坚;吴越;杨佳;董康;蒋宏;杨瑞;
目的:系统评价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等,查找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和单纯显微手术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或非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运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4篇文献,研究对象共计12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显微手术治疗相比,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在听神经瘤术中的肿瘤全切率更高[OR=1.952, 95%CI(1.364, 2.793), P<0.05];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更优[OR=3.711, 95%CI(2.418, 5.696), P<0.05];术后随访面神经功能保护率更佳[OR=4.022, 95%CI(2.597, 6.228), P<0.05];术后面瘫症状明显改善[OR=8.785, 95%CI(4.685, 16.747), P<0.05]。结论:与单纯显微手术相比,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在听神经瘤术中肿瘤全切率更高、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更高、术后面神经功能保护率更高,且术后面瘫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更好。
2020年06期 v.15 315-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邱石;吴涛;李芹;张绿明;王培福;李继来;杜继臣;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探究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偏头痛患者20例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发作间期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中国成人TCD正常范围的统计学研究》中的数据和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双侧PCA的Vm低于正常人群(P<0.05);双侧MCA、ACA的Vm与正常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头痛患者头痛侧与非头痛侧MCA、ACA和PCA的V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PCA的Vm较正常人减低,而ACA及MCA平均血流速度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2020年06期 v.15 320-32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科;焦传安;周晓琴;
目的:调查强迫障碍(OCD)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和述情障碍程度,并探索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多伦多述情障碍20条目量表(TAS-20)对OCD患者35例(OCD组)及健康人35名(对照组)进行测评,比较2组量表得分及相互关系。结果:OCD组的依恋回避得分和依恋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CD组的不安全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0.160,P=0.000);OCD组在述情障碍总分、情感辨别不能因子分和情感描述不能因子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CD组中的依恋回避与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之间存在正相关,依恋焦虑与情感辨别不能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OCD患者中不安全依恋占多数,且普遍存在述情障碍。
2020年06期 v.15 32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蕊;罗涛;刘永芳;胡刚;刘志刚;付湘云;
目的: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在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血症小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组),丙泊酚组(P1组),LPS组(L5组),丙泊酚+LPS组(L5P1、L5P2、L5P5组),每组10只。P1组注射10 mg/kg丙泊酚;L5组注射5 mg/kg LPS;L5P1组、L5P2组和L5P5组分别注射10 mg/kg、20 mg/kg和50 mg/kg丙泊酚预处理,30 min后注射5 mg/kg LPS。所有药物均选择腹腔注射,C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24 h后依次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对小鼠进行抑郁样行为测试;行为学测试后处死小鼠,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炎性因子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主要蛋白P65、髓样分化因子-2(MD-2)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L5组糖水摄取量减少,悬尾静止时间延长,TLR4、P65、MD-2表达量升高(P<0.05)。与L5组比较,L5P1组糖水摄取量增加,TLR4、P65、MD-2表达量降低(P<0.05);L5P2组糖水摄取量增加,悬尾静止时间缩短,P65、MD-2表达量降低(P<0.05);L5P5组糖水摄取量增加,P65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预处理可改善LPS诱导的脓毒血症小鼠抑郁样行为,降低海马炎症因子的表达,这可能与丙泊酚抑制TLR4/MD-2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2020年06期 v.15 325-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何婷玉;王惠玲;荣蓓;武止戈;
目的:探索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32例(抑郁组)、围绝经期抑郁焦虑共病患者30例(共病组)、围绝经期焦虑症患者50例(焦虑组)、围绝经期健康人85例(对照组)纳入研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各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根据入组时是否有消极观念、自杀行为的情况及HAMD评分第3项有关自杀内容评分≥2分,将抑郁组、共病组患者再分为消极亚组和非消极亚组。检测并比较所有研究对象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各组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抑郁组和共病组的FT3水平均明显低于焦虑组(P<0.05)和对照组(P<0.01);其他各组间F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的FT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和共病组的消极亚组HAMD总分均显著大于非亚消极组(P<0.01),而HAMA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和共病组的消极亚组和非消极亚组的血清FT3、FT4、TSH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抑郁组和共病组的消极亚组中,FT3水平与HAMD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女性血清FT3水平相对下降,在具有自杀意念、行为等消极风险的人群中,FT3水平的下降与抑郁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2020年06期 v.15 329-33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申博;李响;邱石;张绿明;杨旭;
目的:分析确诊型前庭性偏头痛(dVM)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检测结果,优化dVM诊断标准。方法:按照Bárány学会诊断标准,纳入就诊于我院的d VM患者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年龄为24~68岁,平均(48.9±11.9)岁;男女比例为1:4.3。38.1%(16例)为头运动诱发眩晕,61.9%(26例)为自发性眩晕;64.3%(27例)d VM患者发作持续时间>1 h;73.8%(31例)为无先兆偏头痛,52.4%(22例)的患者偏头痛起病早于前庭症状;81.0%(34例)患者有畏光、畏声的表现;50.0%(21例)有晕动症,26.2%(11例)患者伴听力受损,温度试验后33.3%(14例)患者伴单侧半规管功能减低,同时有40.5%的患者伴温度试验不耐受。30.9%(13例)的dVM患者中枢眼动异常,38.1%(16例)免疫相关指标异常患者,其中血清甲状腺抗体阳性10例(62.5%)。结论:dVM以女性多见,眩晕多呈自发发作,症状持续时间多>1 h,偏头痛起病多早于前庭症状,发作时多伴畏光畏声;晕车史及双温试验不耐受亦不少见。
2020年06期 v.15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樊琳;韩欣睿;刘政;刘胜军;张德玲;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0.5 mg)肌注治疗,1次/日;观察组给予阿魏酸钠(300 mg)静脉滴注联合甲钴胺(0.5 mg)肌注治疗,1次/日;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和SCV均较同组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和SCV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41%,低于观察组的87.18%(P<0.05)。结论:阿魏酸钠与甲钴胺联合治疗能有效增强甲钴胺治疗DPN的临床疗效。
2020年06期 v.15 335-336+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瑞彤;赵春霞;秦雪颖;杨静;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PSD患者15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6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联合组(76例)给予r TMS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治疗2组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清BDNF、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免疫、炎症因子[CD3~+、CD4~+、CD8~+、IgG、IgA、IgM、白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HAMD、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42%,高于对照组的82.89%(P<0.001)。治疗后,2组的血清BDNF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NSE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血清CD8~+、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IgA、IgG、IgM、CD3~+、CD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血清CD8~+、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A、IgG、IgM、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帕罗西汀可改善PSD患者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独帕罗西汀治疗。
2020年06期 v.15 349-35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覃波;邵晨兰;赵卫卫;肖华;龙华;廖振洪;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颈髓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确诊为CSM且行经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31例纳入病例组,健康体检者19例纳入对照组。对照组和病例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颈椎常规序列核磁扫描及DTI扫描,并进行平衡功能各数据收集(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稳定极限、起立-走测试、强化Romberg测试);根据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将病例组患者分为恢复较好亚组和恢复不好亚组。计算各指标的改善率,比较各组及各时间点各指标差异,分析平衡功能与向异性分数(FA)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术前FA值、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稳定极限范围(LOS)、强化Romberg测试均低于对照组(P<0.05),起立-走测试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术后3个月的FA值、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LOS、强化Romberg测试均高于病例组术前(P<0.05);恢复较好亚组和恢复不好亚组术后FA值均高于同组术前(P<0. 05),且恢复较好亚组术前、术后的FA值均高于恢复不好亚组(P<0. 05);平衡功能各指标均与颈髓受压部位FA值改善比(FA%)之间存在相关性(P<0. 05)。结论:CSM患者颈髓微结构的DTI与患者的平衡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相关性。
2020年06期 v.15 352-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艳;李惠玲;于慧金;赵腾蛟;牛见升;曾伟杰;赵力生;孙军弟;张亦舒;
目的:比较病区和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将SCI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康复服务模式,观察组给予病区康复服务模式;均康复1个月。于康复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WHOQOL-BREF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统计2组痉挛、异位骨化、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康复治疗后,对照组WHOQOL-BREF量表的心理领域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其他指标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过程中,对照组痉挛、异位骨化、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结石、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病区康复服务模式,可显著提高SCI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减少SCI后并发症的发生。
2020年06期 v.15 35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东流;管义祥;刘小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核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方法: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内镜组(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组(微创穿刺引流术)各39例。比较2组的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内镜组治疗后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微创组(P<0.05);内镜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微创组(P<0.05)。治疗前,2组的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内镜组的CSS评分为低于微创组(P<0.05)。内镜组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高于微创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比微创血肿清除术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2020年06期 v.15 358-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熊玲;王超;曾晓云;
目的:研究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与急性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212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纳入研究。完善头部影像学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血浆MPO和MCP-1水平。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全前循环梗死组49例,部分前循环梗死80例,后循环梗死83例;这3组的血浆MPO和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轻度狭窄组118例,中度狭窄组65例,重度狭窄组29例;这3组的血浆MPO和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127例,不稳定斑块组85例;这2组的血浆MPO和MC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中的MPO、MCP-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MPO、MCP-1可能可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子。
2020年06期 v.15 360-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麟燕;王朝永;黄水仙;王惠曦;唐彦;
目的:分析累及多组颅神经的Ramsay-Hunt综合征2例的发病情况和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Ramsay-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分别在社区医院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咽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耳痛、咽喉部疼痛、耳鸣和听力降低等症状。经查体及电子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确诊为Ramsay-Hunt综合征。给予神经营养、抗病毒和(或)激素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1~2个月随访时,患者已基本痊愈。结论:Ramsay-Hunt综合征以耳带状疱疹复合外周神经麻痹和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但常常伴随三叉神经痛等不典型症状,容易被误诊。一旦诊断,应及早给予抗病毒治疗,以改善预后。
2020年06期 v.15 362-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潇;谢青;牛传欣;纵亚;潘惠娟;鲍勇;汪奕鸣;
目的:探讨触摸屏软件用于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评估的可行性。方法:脑卒中患者20例纳入卒中组,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为Brunnstrom 4~6期;健康体检者10例纳入对照组。在研究开始前由同一治疗师对所有脑卒中患者进行上肢及手部分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UE)及Fugl-Meyer手运动量表(FMA-H)评估。将受试者的双上肢分别对触摸屏上不同位置、不同距离、不同大小的180个目标进行点击以完成测试。软件记录数值包括运动时间(MT)、难度系数(ID)、命中率(SR)和误差情况(GE);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健侧及对照组的上肢功能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脑卒中偏瘫侧SR明显低于健侧及对照组(均P<0.01),且脑卒中患者健侧SR也低于对照组(P<0.05)。脑卒中患者偏瘫侧GE明显高于健侧及对照组(均P<0.01),且脑卒中患者健侧GE也高于对照组(P<0.05)。偏瘫侧SR与FMAH呈正相关(P=0.03),SR与FMA-UE无显著相关性(P=0.46)。患者偏瘫侧(P<0.01)、健侧(P<0.01)及对照组(P<0.05)的MT与ID均呈线性回归关系。结论:本研究中的触摸屏软件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定量化评估有一定的可行性。
2020年06期 v.15 364-365+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馨;郭小兵;王贵山;徐子铭;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并发躯体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并发躯体疾病患者846例纳入研究。统计患者并发躯体疾病的类型,分析年龄、性别、病程、学历、住院时间对并发躯体疾病的影响。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的躯体疾病以高血压、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住院精神病并发躯体疾病与患者的年龄、病程和住院时间有关,其中40~60岁、病程>10年、住院时间>11月的住院精神病并发躯体疾病患者人数较高(P<0.05)。年龄、病程和住院时间是影响住院精神病并发躯体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躯体疾病的概率较高,年龄、病程和住院时间是住院精神病患者并发躯体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020年06期 v.15 36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娜;张生茂;李敏;杨丽珍;刘俊清;田少鹏;李树文;
目的: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自我效能感、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癌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药物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和联合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各4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5 d及3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疼痛,采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评价自我效能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l6~+56~+数量,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评估生活质量,并比较不同时间点盐酸羟考酮使用量。结果:治疗后30 d,联合组VAS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CPSS各分量表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QOL-30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15 d及30 d,联合组CD3~+、CD4~+、CDl6~+56~+细胞比例高于药物组(P<0.05),CD8~+细胞比例低于药物组(P<0.05);各时间点联合组羟考酮使用量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癌痛,能显著提升疗效、减少羟考酮使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提升自我效能感。
2020年06期 v.15 368-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