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丹蕾;薛峥;覃奇雄;李静怡;赵经纬;毛志娟;
目的:探索miR-218-5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8只8周雄性C57小鼠随机分配至MPTP组和PBS组,分别腹腔注射20 mg/kg MPTP或等体积无菌PBS,每隔2 h注射一次,共4次。另将36只8周雄性C57小鼠随机平分为(NC agomir+PBS)组(NCPBS组)、(NC agomir+MPTP)组(NCMPTP组)、(miR-218-5p agomir+PBS)组(218PBS组)、(miR-218-5p agomir+MPTP)组(218MPTP组),每组9只,分别进行双侧黑质立体定位注射miR-218-5p agomir/NC agomir,3 d后腹腔注射MPTP或PBS。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黑质miR-218-5p和Wnt7a、Ctnnb1、Lef1、Birc5 mRNA的表达。结果:与PBS组相比,MPTP组小鼠黑质miR-218-5p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NCPBS组相比,NCMPTP组TH+细胞数量和TH蛋白表达减少(P<0.05),Wnt7a、Ctnnb1、Lef1、Birc5 mRNA表达下降(P<0.05);与NCMPTP组相比,218MPTP组TH+细胞数量和TH蛋白表达增加(P<0.05),Wnt7a、Ctnnb1、Lef1、Birc5 m RNA表达上升(P<0.05)。结论:miR-218-5p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MPTP诱导的急性PD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提示miR-218-5p有可能成为PD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2年05期 v.17 249-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娜;刘仲仲;逯青丽;王静;刘佩;刘燕;常乔乔;王燕;宋沉生;蔺雪梅;王芳;吴松笛;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1年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连续收集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12月入院的AIS患者,并在入院确诊后随访1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及rms程序包构建AIS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9,95%CI 1.052~1.087,P=0.000)、合并肺炎(OR=3.121,95%CI 1.595~6.107,P=0.001)、白细胞计数(OR=1.137,95%CI 1.062~1.217,P=0.000)、心房颤动(OR=1.816,95%CI1.059~3.115,P=0.030)、入院NIHSS评分(OR=1.196,95%CI 1.153~1.241,P=0.000)是西安地区AIS患者随访1年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成功建立预测AIS患者1年发生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具有良好的区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2,df=8,P=0.142)。结论:成功建立用于预测AIS患者随访1年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与校准度。
2022年05期 v.17 254-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尚玲;李琪;杨栋;刘学军;张雪花;
目的:探讨心境稳定剂是否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改善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患者症状。方法:利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估42例BD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并采集粪便样本提取基因组DNA。经PCR扩增、文库构建和质检后,利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和Uparse软件聚类筛选获得OTUs;利用QIIME软件计算肠道菌群α多样性的指数(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使用基于OTUs的Bray-Curtis距离进行PCoA分析,计算肠道菌群β多样性;利用LEfSe软件应用线性判别分析方法(LDA)进行差异物种筛选;ELISA检测B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治疗前BD组的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低于HC组(P<0.05),治疗后BD组的Chao1指数和Observed species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BD组的厚壁菌门及其下的梭菌纲、梭菌目、瘤胃球菌科、韦荣菌科、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高于HC组,而治疗后BD组的厚壁菌门及其下毛螺菌科、醋酸菌科和拟杆菌目的丰度高于治疗前BD组(P<0.05);治疗前BD组的毛螺菌科相对丰度低于HC组和治疗后BD组(P<0.05),而治疗后BD组毛螺菌科相对丰度与H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毛螺菌科相对丰度分别与YMRS总分、IL-1β和TNF-α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心境稳定剂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改善BD患者的症状。
2022年05期 v.17 259-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锋森;孟毅;乔明亮;成家宏;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疗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疗效。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建库到2021年3月关于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PP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质量,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筛选后最终得到10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实验,共计904例PPPD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头晕症状[MD=-7.19,95%CI(-9.52,-4.86),P<0.01],缓解焦虑情绪[MD=-2.45,95%CI(-4.39,-0.51),P<0.01]及抑郁情绪[MD=-3.59,95%CI(-6.10,-1.09),P<0.01],提高有效率[OR=2.46,95%CI(1.43,4.21),P<0.01]。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PPPD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能有效改善患者主观头晕症状,并且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2022年05期 v.17 264-268+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曾祥新;陶然;刘慧慧;杨添淞;吕晓琳;李佳诺;韩名媛;祁美慧;吴月妮;孙芳瑞;孙忠人;
目的:通过CiteSpace分析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以CNKI中文数据中建库至2021年1月文献作为资料来源,将其数据导入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合作网络、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共现等分析方法研究作者、机构、时间曲线、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结果:截止2021年1月,检索到针灸治疗CFS相关文献546篇,筛选后纳入493篇。作者可视化分析显示文献被引频次≥7次的共4位,发文量≥13篇的共10位。研究机构可视化分析显示发文频次≥5次的共10个,发文量≥45篇的共5个。针灸治疗CFS的主要研究热点包括CFS、针刺、艾灸、应激、免疫机制。自建库以来前10位爆发关键词分别为CF、拔罐、实验研究、电针、应激、随机对照试验、穴位埋线、灸法、腹针、改良长蛇灸。结论:主要研究趋势治疗方法为艾灸与腹针疗法,穴位为孙氏腹针、靳三针,病因病机为脑肠轴、肠道菌群、HPA轴等,共病为焦虑抑郁共病,同时缺少针灸防治CFS的相关研究。针灸治疗CFS的研究数据丰富、治疗方法多样、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比重平衡,但研究机构及研究者沟通交流较少。
2022年05期 v.17 269-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9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唐宇;罗华;何金跃;王晓东;
目的:研究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时间追踪及持续流程优化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卒中绿色通道救治并进行溶栓的患者260例,根据救治流程分为传统流程组123例、急救地图时间追踪组77例、持续流程优化组60例,比较3组患者的就诊到溶栓治疗时间(DNT)、就诊至影像学检查时间(DIT)及影像学检查至静脉溶栓时间(INT)、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率、溶栓后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未溶栓患者的比例。结果:传统流程组、急救地图时间追踪组和持续流程优化组的DNT、DIT、INT有显著性差异(P<0.001),持续流程优化组的DNT、DIT、INT最短,急救地图时间追踪组次之,传统流程组最长。3组溶栓24 h及7 d后NIHSS评分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持续流程优化组NIHSS评分变化更大。相比于传统流程组,其它2组的溶栓率提高(P<0.05),未溶栓患者中有相对禁忌证的比例增加(P<0.05)。结论:卒中急救地图信息化流程管理模式可以缩短DNT、减轻溶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溶栓率。
2022年05期 v.17 285-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彦龙;张媛媛;杨淼;马龙;尤晓涵;
目的:构建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ML)严重程度的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WML患者132例,根据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ARWMC)评分评估严重程度,并分为非重度组和重度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重度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均高于非重度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HCY、CRP是缺血性WML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回归方程为-38.397+0.082×糖尿病病程+0.477×HCY+2.269×CRP;经ROC曲线分析,糖尿病病程、HbA1c、HCY、CRP、回归方程新指标均对缺血性WML严重程度具有诊断价值,且回归方程新指标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结论:糖尿病病程、HbA1c、HCY、CRP四项指标的联合方程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缺血性WML严重程度的评估模型。
2022年05期 v.17 28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玉惠;王娜;袁江;王钦;刘彤宇;武星星;王云甫;
目的:通过报道一例早期MRI阴性的伴小细胞肺癌抗γ-氨基丁酸B受体脑炎,探讨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抗GABAB受体脑炎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发作性意识障碍入院,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逐渐出现定向力、近期记忆力、计算力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颅脑MRI提示左侧海马异常信号(T2WI、FLAIR高信号),脑脊液抗GABAB受体抗体阳性,PET-CT及淋巴结穿刺明确非小细胞肺癌并淋巴结转移。经免疫调节、放化疗等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笔者通过查阅、分析文献发现既往抗GABAB受体脑炎134例,多数呈癫痫起病,伴有精神行为异常以及意识改变。颅脑MRI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颞叶内侧、海马区异常信号,常伴小细胞肺癌,早期免疫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结论:抗GABAB受体脑炎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免疫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
2022年05期 v.17 292-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毋涛;汤明磊;朱从健;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STBI)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6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2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疗程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检测血清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治疗4、8、12周,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MoCA、MMSE、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GFAP、NSE、MDA及MPO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NGF、BDNF、SOD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75.00%)较对照组(60.42%)升高(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能促进STBI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保护认知功能并改善近期预后,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调节神经损伤及重建相关因子有关。
2022年05期 v.17 295-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涛;王娜;狄东川;李婕;张现峰;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药物对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2组均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加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2组的抑郁情况(HAMD评分)、睡眠情况(PSQI分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HAMD评分、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的HAMD评分、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住院治疗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利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抑郁症状及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22年05期 v.17 299-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周城林;熊俊义;陈毅;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温胆汤加味雾化吸入对于脑卒中后痰瘀互结型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脑卒中后痰瘀互结型吞咽障碍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以热敏灸法配合温胆汤加味雾化吸入,对照组予以吞咽训练法,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以临床疗效、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价标准积分为疗效标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治疗后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分都有提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敏灸配合温胆汤加味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痰瘀互结证)的疗效显著。
2022年05期 v.17 302-303+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