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芳;王晏文;王万铭;李越秀;张玉梅;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步态能力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小血管病患者59例,分为跌倒组27例、非跌倒组32例。运用神经心理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采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简明运动试验(SPPB)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运动功能评价。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比较CSVD患者总体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CSVD患者SPPB评分与注意/执行功能评分的关系。结果:59例患者的总体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均存在减退。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入组患者MMSE、MoCA总分与BBS评分及SPPB评分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SVD患者SPPB评分与注意功能相关。结论:CSVD患者跌倒组步态与认知功能的障碍程度更严重,且步态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CSVD患者注意功能下降与其运动功能减退相关。
2022年09期 v.17 535-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佳祥;黄清祥;陈景波;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与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ACI)患者82例纳入观察组,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斑块组(60例)和无斑块组(22例),再根据斑块性质,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亚组(34例)和不稳定斑块亚组(26例)。另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血清补体C1q,比较各组血清补体C1q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清补体C1q水平明显较高(P<0.05)。斑块组的血清补体C1q、TC及LDL-C水平均高于无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稳定斑块亚组比较,不稳定斑块亚组的血清补体C1q和LDL-C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38)。血清补体C1q及LDL-C是影响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补体C1q水平与IMT检测值呈正相关(P<0.001)。结论:ACI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呈高表达,其可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
2022年09期 v.17 539-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车秀娟;邵志刚;张振宇;廖耿;黎朝茂;
目的:总结2例颈部按摩相关的颈动脉夹层所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及诊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接受颈部按摩后出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前均接受过颈部按摩,病例1予血管内治疗(左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处血栓抽吸术及左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等处理,临床症状完全缓解,NIHSS评分由入院12分改善至出院时0分。病例2发病后先接受阿替普酶(0.9 mg/kg)静脉溶栓,后予血管内治疗(右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等处理,临床症状完全缓解,NIHSS评分由5分改善至出院时的0分。随访3月,2例患者均无新发临床症状。结论:颈部按摩可引起颈动脉夹层、闭塞,导致严重的脑梗死。对于该类患者,可采取血管内治疗(支架植入、抗栓等)方案,及时处理夹层导致的闭塞血管,从而获得良好预后。
2022年09期 v.17 542-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芳;舒李慧;杨晶;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策略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机械通气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程序化组与非程序化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病种和病情予以神经内科基础治疗,程序化组采取程序化撤机过程,非程序化组采取经验性撤机过程。观察并记录2组拔管相关指标、撤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相关情况。结果:程序化组的拔管时间及HCT均低于非程序化组(均P<0.05);程序化组的撤机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短于非程序化组(均P<0.05),撤机成功率高于非程序化组,且呼吸机相关肺炎率降低(均P<0.05),48 h内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程序化组在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非程序化组(均P<0.05),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血管患者实施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策略能有效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撤机及拔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
2022年09期 v.17 545-546+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慧;杜和宝;苏增锋;张凤;朱天宝;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对判断病情及预后的作用。方法:纳入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初发102例,复发6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治疗第2天及第8天查血浆D-D水平,比较初发(初发组)和复发脑梗死(复发组)患者血浆D-D水平;根据2次的D-D水平检测结果分为持续升高、短暂升高和正常3亚组,比较不同D-D水平的初发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大小、入院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21 d后的Barthel指数(BI),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结果:初发组血浆D-D水平短暂升高比例高,而复发组持续升高比例高(P<0.01)。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D-D持续升高亚组以大梗死灶为主,短暂性升高亚组以小梗死灶为主,正常亚组以腔隙性梗死灶为主(均P<0.05);NIHSS评分结果显示,持续升高亚组以重度卒中为主,正常亚组以轻度卒中为主(均P<0.05),短暂升高亚组3种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持续升高亚组以重度依赖为主(P<0.05),其他2组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水平短暂升高为多,而复发患者D-D水平持续升高为多。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水平升高及持续升高,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大、病情重、预后差有关。
2022年09期 v.17 547-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凤霞;谢祎;刘举;赵志华;刘洪波;谢南昌;
目的:探讨以急性期类脑脊液信号黑洞为表现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报道我院2例以急性期类脑脊液信号黑洞为表现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并结合文献对急性期类脑脊液信号黑洞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报道的2例患者均表现为言语不利伴肢体无力,同时伴感觉异常、小便失禁等症状。2例患者在MS急性期行MRI脑平扫+增强:T1像均表现出类脑脊液信号的黑洞,增强扫描黑洞显示出边缘强化或环形强化。激素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多发性硬化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类脑脊液信号黑洞,其对激素反应良好。
2022年09期 v.17 550-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凯儒;李艳萍;简敏威;陈敏;李袅艳;
目的:探讨异常肌电反应(AMR)及ZL波(ZLR)监测在面神经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面肌痉挛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监测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面神经减压术治疗,术中不做神经电生理监测处理;监测组面神经减压术前、术中及术后均实施AMR监测联合ZL波监测。结果:31例监测组患者中,28例患者术前记录到典型AMR波形,经面神经减压术处理后,26例AMR消失。术中无法通过AMR确定责任血管者,采用ZLR监测明确责任血管。监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6月内面肌痉挛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肌痉挛患者的面神经减压术治疗中,AMR监测联合ZLR监测的应用,可准确鉴别责任血管,为面肌痉挛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改善提供支持。
2022年09期 v.17 55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