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艳玲;刘扬;李媛;薛孟周;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B)对小鼠脑出血(ICH)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108只随机分为Sham组,ICH+Vehicle组,ICH+SalB组,每组36只。Ⅶ型胶原酶制备ICH模型,ICH+SalB组术后2 h尾静脉注射SalB 30 mg/kg,Sham组和ICH+Vehicle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3 d。术后第3天,采用mNSS和转角实验观察行为学指标;HE染色观察脑组织损伤情况;脑含水量检测评估脑组织水肿;伊文思蓝(EB)外渗试验评估血脑屏障渗透性;Western blot检测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评估血脑屏障完整性,检测MMP-9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评估炎症因子水平;TUNEL染色评估凋亡细胞数量;Iba1和MPO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小胶质细胞活化和中性粒细胞渗出情况。结果:mNSS评分结果显示ICH+SalB组神经功能缺损低于ICH+Vehicle组(P<0.05);转角实验结果显示ICH+SalB组右转次数低于ICH+Vehicle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ICH+SalB组脑组织损伤、血肿面积较ICH+Vehicle组降低(P<0.05);脑含水量结果显示ICH+SalB组脑水肿程度轻于ICH+Vehicle组(P<0.05);EB外渗结果显示ICH+SalB组EB外渗低于ICH+Vehicle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CH+SalB组MMP-9、IL-1β表达低于ICH+Vehicle组(P<0.05),ICH+SalB组ZO-1、occludin表达高于ICH+Vehicle组(P<0.05);TUNEL结果显示ICH+SalB组凋亡细胞数量低于ICH+Vehicle组(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ICH+SalB组Iba1和MPO水平均低于ICH+Vehicle组(P<0.05)。结论:SalB可能通过减少小鼠ICH后的脑水肿、降低炎症因子、稳定血脑屏障的机制改善神经功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2023年08期 v.18 435-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健;张玉华;胡国庆;
目的:采用体内与体外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模型评估薯蓣皂苷对TBI后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炎性反应及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组和薯蓣皂苷组,每组15只。利用Feeney氏自由落体法建立体内TBI模型、采用原代小胶质细胞划痕实验建立体外TBI模型。造模后24 h采用检测脑水肿和NSS评分评估对神经功能影响;采用尼氏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损伤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小胶质细胞活化及表型转化水平;q-PCR检测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基因转录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评估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ERK1/2、JNK、p38及其磷酸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外模型中结果显示,薯蓣皂苷显著改善TBI后神经功能损害,降低神经细胞损伤比例,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及表型转化(P<0.05);降低促炎介质IL-1β、IL-6及TNF-α的基因转录水平(P<0.05);抑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薯蓣皂苷预处理抑制TBI后神经炎性反应及小胶质细胞活化,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活化有关,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2023年08期 v.18 441-44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艳萍;董强;
目的:通过在体实验研究组织型激肽释放酶(TK)对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诱导保护性自噬有关。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NS)组、TK组、3-MA组和3-MA+TK组,每组11只。假手术组和NS组分别于侧脑室注射NS,TK组和3-MA组分别于侧脑室注射TK和自噬抑制剂3-MA,3-MA+TK组先注射3-MA,30 min后再注射TK。各组完成侧脑室给药后,采用线栓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p MCAO)。在缺血后12 h,采用Longa评分法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完成神经损伤评分后,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自噬相关蛋白LC3和p62的表达水平。结果:NS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LC3-Ⅱ较假手术组表达升高,p62水平降低(均P<0.01)。与NS组相比,TK组缺血侧脑皮质LC3-Ⅱ表达增高,p62水平降低(均P<0.01),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较轻、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均P<0.01);与TK组比较,3-MA组缺血脑皮质LC3-Ⅱ的表达降低和p62的水平水平较高,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较重、脑梗死体积较大(均P<0.01);与TK组相比,3-MA+TK组大鼠神经损伤评分增加、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TK对缺血性卒中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诱导自噬发生有关。
2023年08期 v.18 446-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晓敏;魏琳;叶日春;张小培;陈捷晗;刘竹韵;朱灿辉;
目的:系统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高灌注综合征(CHS)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于2023年1月26日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有关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CHS的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采用R4.2.1和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3313例患者。Meta结果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CHS发生率为10.0%(95%CI 6%-14%)。糖尿病史[OR=2.54,95%CI(1.64, 3.95),P<0.0001]、重度狭窄[OR=20.69,95%CI(1.15, 370.72),P=0.04]、术前脑血管反应性[OR=24.53,95%CI(16.51, 32.55),P<0.00001]、后循环支架[OR=2.96,95%CI(1.31, 6.68),P=0.009]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CHS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CHS发生率较高。合并糖尿病、重度狭窄、术前脑血管反应性和后循环支架置入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CHS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为这些患者群体计划实施手术及围术期护理时,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2023年08期 v.18 450-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祁林瑞;耿新;曾嵘;胡风云;
目的:探讨影像学总负担评分及炎性、代谢指标与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并建立早期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就诊的CSVD患者17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无认知障碍组60例和认知障碍组110例,随机选取其中的140例作为训练集,30例作为验证集。对训练集的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CSVD总负担评分、炎性指标[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6(IL-6)]及代谢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进行组间比较,对差异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选取其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建立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效能。结果:认知障碍组患者的CSVD总负担评分及血清Lp-PLA2、IL-6、Hcy、CysC表达水平高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将5项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VD总负担评分、血清Lp-PLA2、Hcy水平升高是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CSVD总负担评分、血清Lp-PLA2、Hcy及3项指标联合诊断CSVD患者继发认知障碍的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775、0.795、0.877、0.929;通过构建CSVD总负担评分、血清Lp-PLA2、Hcy指标的列线图,绘制预测模型与单独使用CSVD总负担评分诊断验证集CSVD患者继发认知障碍的ROC曲线进行效能评价,其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935、0.905。结论:联合影像学总负担评分与血液炎症、代谢指标预测CSVD认知障碍风险要优于单独的影像学评估,对CSVD患者认知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2023年08期 v.18 456-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志荣;赵静;解金金;李继来;王培福;冯涛;杜继臣;
目的:调查女性帕金森病(PD)患者剂末现象(WO)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符合PD诊断标准的女性患者病例资料,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数据(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是否合并WO、服药情况等),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女性PD患者146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WO将患者分为WO组63例(43.2%)和no-WO组83例。与No-WO组相比,WO组发病年龄更早、体质量和BMI更低、病程更长、病情更重、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更大,更容易合并抑郁症(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发病年龄大(OR=0.923,P=0.003)是女性WO的保护因素,而病程长(OR=1.256,P=0.003)、H-Y分期高(OR=2.074,P=0.011)是WO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PD患者发生WO现象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小、病程长、H-Y分期高。
2023年08期 v.18 461-464+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棉棉;王培琳;谢新晖;聂昭雯;刘忠纯;
目的:建立肠道微生物共存网络,探究抑郁症(MDD)患者肠道微生物与健康对照(HC)的不同。方法:招募MDD患者和HC组受试者,各35例,收集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采集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计算微生物物种之间的相关性,构建肠道微生物共存网络,分析组间网络拓扑属性差异以及关键节点的改变。结果:对2组使用同种方法构建的肠道微生物共存网络的分析提示,MDD组肠道群落微生态发生变化,网络中平均度和连接性下降,种间相互作用减少,微生态关键成员改变。HC网络的模块中心节点是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连接节点是Clostridium CAG 389和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 A2;被识别为MDD网络模块中心节点的是uncultured Blautia sp, Bacteroides mediterraneensis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和Clostridium CAG 389丰度与临床抑郁和焦虑量表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MDD人群的肠道微生物共存网络和健康人群不同。共存网络分析有必要在肠道微生物相关研究中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以期获得更多纯丰度以外的发现。
2023年08期 v.18 465-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