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

  • 儿童前庭性偏头痛和儿童复发性眩晕:Bárány协会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和国际头痛协会诊断标准共识文件

    凌霞;张赛;申博;隋汝波;杨旭;Raymondvande Berg;Josine Widdershoven;Alexandre Bisdorff;Stefan Evers;Sylvette Wiener-Vacher;Sharon L.Cushing;Kenneth J.Mack;Ji Soo Kim;Klaus Jahn;Michael Strupp;Thomas Lempert;

    本文介绍了Bárány协会国际前庭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Vestibular Disorders,ICVD)委员会和国际头痛协会偏头痛分类小组所提出的"儿童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of childhood,VMC)、"很可能的儿童前庭性偏头痛"(probable VMC,pVMC)和"儿童复发性眩晕"(recurrent vertigo of childhood,RVC)的诊断标准。偏头痛在儿童期不同复发性眩晕亚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分类文件中,VMC、p VMC和RVC这3种与偏头痛相关的一组谱系疾病分类,上述诊断标准中的偏头痛成分为确定、很可能及可能不存在。VMC的诊断标准:(A)至少5次中度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5分钟~72小时;(B)当前或既往有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病史;(C)至少50%的发作与至少1种偏头痛样症状相关。pVMC的诊断标准:至少3次中度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5分钟~72小时,符合VMC诊断标准B或C中的1项。RVC的诊断标准:至少3次中度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为1分钟~72小时,VMC诊断标准中的B和C均不符合。对于以上3种疾病,患者的年龄必须<18岁。建议将来的研究应特别关注RVC,以研究和确定其可能的亚型及其与偏头痛的关系。

    2021年08期 v.16 435-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 ]

论著

  • 椎动脉夹层致缺血性卒中5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赵静;白晋;姚昕璐;杨静;

    目的:结合病例及文献,分析椎动脉夹层(VAD)所致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治疗和转归。方法:报道我院收治的5例VAD致缺血性卒中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出现头晕或眩晕,2例有颈部剧烈活动诱因,起病时有后颈部、枕部疼痛。头核磁(MRI)示枕叶皮质、底节区、丘脑、小脑及延髓背外侧梗死灶;头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示椎动脉扩张、狭窄及闭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VAD,出现闭塞、狭窄,2例合并基底动脉狭窄;高分辨磁共振(HR-MRI)示椎动脉壁间血肿、夹层瓣及管壁强化、增厚等表现。5例患者均行抗栓治疗。随访3~6个月,2例血管完全再通,5例均未出现卒中复发。搜索既往报道的1972例VAD患者数据,最常见表现依次为头晕/眩晕、头痛、颈痛;椎动脉颅外段夹层所致脑梗死较为常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颅内段夹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对少见;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无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中青年患者,突发头晕、颈枕部疼痛等症状时需考虑VAD可能;仔细询问病史、进一步行HR-MRI检查是发现VAD的有效手段;及早诊治通常预后良好。

    2021年08期 v.16 440-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缺血性脑卒中取栓后出血转化及长期预后的影响因子分析

    胡玥;林长纯;梁怀彬;刘建仁;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取栓术再通后发生出血转化(HT)和长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接受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4 h~1周内是否发生HT和随访1年时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 RS)评分,将患者分为HT组、NHT组和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回顾性分析各组临床资料,探究发生HT和长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患者,纳入HT组58例、NHT组44例,纳入预后不良组56例、预后良好组46例。单因素分析可知,HT和NHT组、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组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2);年龄(P=0.108)、冠心病(P=0.061)、低密度脂蛋白(P=0.078)和术前静脉溶栓(P=0.058)可能对术后HT产生影响;取栓次数(P=0.118)、到院至穿刺时间(P=0.098)和发病至穿刺时间(P=0.023)可能对长期预后产生影响;其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代入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取栓前ASPECTS评分是术后发生HT(P=0.001, OR=0.561, 95%CI 0.393~0.700)的影响因素;取栓前ASPECTS评分(P=0.022, OR=0.719, 95%CI 0.542~0.953)和发病至穿刺时间(P=0.042, OR=1.003, 95%CI 0.997~1.005)是患者长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取栓前ASPECTS评分对发生HT(AUC=0.736, 95%CI 0.637~0.875, P=0.000)和长期预后不良(AUC=0.630, 95%CI=0.522~0.734, P=0.025)均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结论:取栓前ASPECTS评分是取栓再通后发生HT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评分越低,取栓再通后HT发生风险越高,长期预后越差。

    2021年08期 v.16 444-447+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 ]
  • 超急性期强化降压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肖成贤;栗永生;张爱迪;董滨;

    目的:观察超急性期强化降压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基底节区脑出血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化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普通降压的策略,强化组采用强化降压策略。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行CT检测计算血肿体积及治疗24 h内发生血肿扩大的比例;于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14 d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意识情况和神经功能;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2组入院30 d内的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2组血肿体积都呈上升趋势,但强化组的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强化组发生血肿扩大患者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2组GCS评分、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4 d,强化组的GCS评分和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于超急性期内的少量基底节区出血患者,采用强化降压疗法,可能有助于提升疗效、降低血肿扩大程度、保护神经功能。

    2021年08期 v.16 448-450+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 ]
  • 急性孤立单侧眼内肌麻痹伴颅内病变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陈丹阳;李艳艳;唐颖馨;白霜;王靖萱;潘超;唐洲平;

    目的:探讨表现为孤立眼内肌麻痹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报道我院收治的急性孤立单侧眼内肌麻痹伴颅内病变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40岁中国女性,其临床表现为感染后出现孤立的单侧瞳孔扩张及视力模糊。右侧瞳孔光反射减弱,左侧瞳孔光反射正常;双侧眼球运动不受限制。脑部核磁显示左侧海马和丘脑信号异常,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中枢传导时间延长。血清抗人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显示Ig M抗GQ1b抗体滴度升高。患者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逐渐康复。搜索既往报道,获得表现为孤立眼内肌麻痹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的患者7例,其中6例对光反射减弱,5例腱反射减弱,3例出现共济失调,7例均有血清IgG抗GQ1b抗体阳性。7例均完全康复,预后较好。结论:表现为孤立眼内肌麻痹的抗GQ1b抗体综合征很罕见,本病例有助于加深对该类疾病的了解。

    2021年08期 v.16 451-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内因子抗体和(或)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3例临床分析

    张成杰;陈彬;韩燕飞;孙金梅;

    目的:探讨内因子抗体和(或)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胃镜结果、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内因子抗体和(或)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的SCD患者13例的临床特点、血常规和维生素B_(12)(Vit B_(12))水平、神经电生理、脑和脊髓核磁、胃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亚急性起病7例,慢性起病6例。仅完善内因子抗体检测6例,结果均为阳性;同时检测内因子抗体和抗胃壁细胞抗体7例,其中仅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4例,二者均为阳性3例。5例患者伴有Vit B_(12)缺乏的其他原因。10例患者存在脊髓后索、侧索和周围神经均受累的症状和体征。5例患者存在巨幼细胞性贫血,1例患者为正细胞性贫血。7例患者Vit B_(12)水平下降,包括1例患者10月前检测的Vit B_(12)水平下降。12例患者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9例提示周围神经损伤。12例患者行脊髓磁共振检查,4例异常。5例患者行胃镜检查,2例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3例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所有患者均给予腺苷钴胺或甲钴胺肌肉注射,住院治疗2~3周后,12例患者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内因子抗体和(或)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的SCD患者可同时伴有引起Vit B_(12)缺乏的其他原因。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以脊髓后索、侧索和周围神经同时受累为主。脊髓核磁检查可显示病灶情况,但阳性率不高。内因子抗体和(或)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的SCD患者应进一步行胃镜检查评估胃部病变情况。尽早肌肉注射补充Vit B_(12)有助于改善预后。

    2021年08期 v.16 45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王晓娜;王翔;苗莉莉;顾莹;刘敏;袁倩;

    目的: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音乐疗法对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PSD患者69例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23例)、TMS组(21例)和联合组(25例),分别予以常规康复、常规+rTMS康复或常规+rTMS+音乐疗法康复4周。于入院后当天及治疗后第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 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测定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治疗前,3组的HAMD评分、m BI评分和5-H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4周各组HAMD评分均有改善,其中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P<0.05);各组的mBI评分和5-HT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rTMS联合音乐疗法治疗PSD可明显降低抑郁量表的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5-HT水平升高有关。

    2021年08期 v.16 459-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 ]
  • 氢吗啡酮静脉自控镇痛降低剖宫产术后疼痛及相关焦虑抑郁的发生

    刘琼;熊娟;江辉;吴莹莹;

    目的:观察氢吗啡酮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急性、慢性疼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剖宫产初产妇339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氢吗啡酮组,分别于术后给予舒芬太尼或氢吗啡酮行静脉内自控镇痛(PCIA)。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产妇术后疼痛;手术后3个月电话访问患者是否存在慢性疼痛及疼痛评分。术前及术后1周使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评估焦虑和抑郁情况。采用Ramsay量表评估术后24 h镇静情况。记录2组不良反应;记录术后6 h和12 h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结果:与舒芬太尼组相比,氢吗啡酮组产妇术后6 h和12 h活动痛评分显著降低(P=0.001和P=0.033),术后48 h内各时间点宫缩痛评分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术后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慢性疼痛发生率较低(P=0.047);而2组血流动力学、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吗啡酮静脉自控镇痛可显著缓解剖宫产术后产妇急性和慢性疼痛,尤其可缓解内脏痛,此外也可改善产妇焦虑、抑郁状况,效果优于舒芬太尼。在稳定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方面,与舒芬太尼相当。

    2021年08期 v.16 462-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 ]

综述

  • 血脑屏障与阿尔茨海默病病变的研究进展

    黄洋;曾妙;姜希娟;甘家丽;黄培锋;杨琳;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痴呆的重要原因,进行性认知、记忆及行动能力障碍是其临床特点。研究发现,超过40%的AD患者脑内存在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增高现象,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损伤甚至死亡是其主要原因;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损伤又与痴呆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综述总结AD与BBB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2021年08期 v.16 46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1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 ]
  • 认知康复领域的运动干预策略研究

    孙瑞凤;公维军;

    认知功能障碍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学习、语言、思维、记忆及执行功能等相关认知域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阿尔兹海默病和脑血管疾病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目前,认知康复治疗已从药物干预拓展到非药物干预,其中运动干预策略备受关注。其对各种类型的认知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潜在的干预机制涉及增强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血管危险因素、增加海马体积、增加脑血流量和改善氧化平衡几个方面。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研究提供可能的方向,为选择适当方法预防或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或进展提供参考。

    2021年08期 v.16 469-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 ]

临床研究

  • 强化蹲-起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能力及步态对称性的影响

    孙良文;黄杰;段强;卢敏;韦春霞;刘欢;黄肖群;王刚;

    目的:探讨强化蹲-起训练及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能力及步态对称性的影响。方法: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并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强化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化蹲-起训练。训练前、训练6周后分别采用5次坐立测试(FTSST)评估坐站转移能力,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估坐-站-步行能力,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步态对称性参数(包括步长偏差、健患侧支撑比值及患健侧摆动比值)。结果:训练6周后,2组患者FTSST、TUGT测试结果,步长偏差、健患侧支撑比值及患健侧摆动比值均显著低于同组训练前(均P<0.05),且强化组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强化蹲-起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能力及步态对称性。

    2021年08期 v.16 472-473+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 ]
  • 10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头颅MRI表现分析

    刘敬;梁鹏;翟晓艳;倪爱华;

    目的:分析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头颅MRI表现,以探讨抑郁症的脑损害特点。方法:对102例首发抑郁患者和91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的正常人进行磁共振扫描。结果:抑郁症组102例患者中,27例未见异常,75例表现为不同部位的慢性多发小缺血灶;对照组91例入组者中,59例未见异常,32例表现不同部位的慢性多发小缺血灶。抑郁症组出现额叶、额顶叶多发慢性小缺血灶的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部位出现缺血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额顶叶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是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之一。

    2021年08期 v.16 474-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音乐治疗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障碍临床疗效评价

    王朔;江涛;刘托;

    目的:对音乐治疗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障碍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71例首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6例)和药物组(35例)。药物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采用音乐治疗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治疗8周。治疗8周末使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价总体疗效;分别于基线时、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量表评价临床疗效,使用席汉残疾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记录治疗全过程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根据CGI-GI评定结果,药物组有效率71.43%,联合组有效率91.67%,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前,2组的HAMD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2组的HAMD、SDS评分均低于同组较治疗前(均P<0.01),且联合组均低于药物组(P<0.01或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音乐治疗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障碍安全性高,在有效性方面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2021年08期 v.16 476-477+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 ]
  • 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梅毒2例并文献复习

    严嫚莉;薛峥;方永康;

    目的:通过分析以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2例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疾病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以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梅毒患者2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2例神经梅毒患者均以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1例合并运动迟缓及认知障碍,另1例合并头痛。血清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均阳性。所有患者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蛋白质定量均增高;脑脊液的TPPA和TRUST均为阳性。1例患者头颅MRI示:双侧海马萎缩,双侧大脑半球软脑膜强化增多;颅脑超声检查提示:双侧中脑黑质异常回声增强。2例患者经大剂量青霉素抗梅毒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好转,复查血清和脑脊液的梅毒抗体滴度下降。结论: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少数以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遇到运动障碍的患者,应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查体、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考虑到神经梅毒这一诊断。

    2021年08期 v.16 478-479+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 剂碘克沙醇所致造影剂脑病5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郭灿收;王书新;臧若诗;魏进;龚泉才;陈宇;陈小奇;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干预后造影剂脑病(CIE)的疾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报道我院使用新型造影剂碘克沙醇进行脑血管介入干预后出现的5例CIE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该疾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5例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行为失控3例,视物不清1例,意识障碍、肢体无力1例;脑血管造影时发病1例,造影结束时发病1例,造影结束后1 h内发病3例;经对症治疗后,5例CIE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无新发脑梗死出现。结论:CIE发生率低但不可避免,精神症状多发,经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

    2021年08期 v.16 480-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低Hunt-Hess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时机选择

    黄梓雄;林亨;梁远生;李捷;尹延庆;廖壮槟;方琦;

    目的:分析比较Hunt-Hess分级较低(Ⅰ~Ⅲ级)的颅内动脉瘤(IA)破裂出血患者在不同时机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Hunt-HessⅠ~Ⅲ级的IA破裂出血患者142例纳入研究,根据介入治疗时机分为早期组(≤72 h)83例和延期组(>72 h)59例。比较2组栓塞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随访6~12个月,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评价。结果:早期组栓塞Ⅰ级和Ⅱ级的比例高于延期组(均P<0.05);术后2周、3个月,2组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MBI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但2组间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9.85±1.63)个月,早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延期组(P<0.05),但2组的单项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再破裂出血均发生首次发病第2周内,均经再次手术治疗后控制;出院时,早期组的预后良好率优于延期组(P<0.05);但随访结束时,2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Hunt-Hess分级较低的IA破裂出血的栓塞效果及近期预后优于延期手术,但中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

    2021年08期 v.16 482-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5 ]
  • SRM-IV眩晕诊疗系统序惯治疗后半规管嵴顶结石症疗效观察

    马福然;王金平;姜子刚;

    目的:观察SRM-IV眩晕诊疗系统序惯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嵴顶结石症的疗效。方法:PC-BPPV嵴顶结石症患者61例,采用SRM-IV眩晕诊疗系统,给予序贯治疗:仪器辅助Epley复位-360°翻滚复位-仪器辅助Brandt-Daroff习服训练。分别于接受仪器辅助Epley复位1 d后、360°翻滚复位1 d后、仪器辅助Brandt-Daroff习服训练后,根据Hallpike试验评估眼震消失率,并请患者根据自身主观感受判断自己的眩晕症状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痊愈、改善或无效);有效率/%=(痊愈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100%。结果:单纯仪器辅助Epley复位、Epley+360°翻滚复位、Epley+360°翻滚复位+仪器辅助BrandtDaroff习服训练眼震消失率分别为0、45.9%(28/61)、83.6%(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79, P<0.01)。患者主观感觉有效率分别为9.8%(6/61)、60.7%(37/61)、85.2%(5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81, P<0.01)。结论:应用SRM-IV对PC-BPPV嵴顶结石症患者行序贯治疗是有效的。

    2021年08期 v.16 48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 ]
  • 磁刺激结合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性膀胱疗效观察

    韩冻;夏文广;郑婵娟;

    目的:研究磁刺激结合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36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18例(采用磁刺激结合电针治疗)和对照组18例(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并且比较膀胱初感觉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及排尿末期逼尿肌压力值。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膀胱初感觉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及排尿末期逼尿肌压力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最大膀胱容量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膀胱初感觉容量及排尿末期逼尿肌压力值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与单用电针治疗比较,磁刺激结合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性膀胱疗效更显著。

    2021年08期 v.16 48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 ]
  • 结合珠蛋白基因型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和临床预后可行性分析

    郭江;

    目的:评价结合珠蛋白(Hp)基因型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血管痉挛(CV)和临床预后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aSAH患者241例,根据血浆Hp基因型测定分为3组:Hp1-1型36例(14.94%)、Hp2-1型128例(53.11%)、Hp2-2型77例(31.95%),入院3 d内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测量3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发生CV的情况且比较,记录并且比较14 d 3组患者发生迟发型脑梗死和死亡的例数。结果:Hp2-2组CV总数、中度和重度CV数量均高于Hp1-1组和Hp2-1组(均P<0.05),而轻度CV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74例和36例患者发生迟发型脑梗死和死亡,分割卡方检验表明Hp2-2组两者发生率均高于Hp1-1组和Hp2-1组(均P<0.05)。将Hp1-1/Hp2-1合并为一组,Hp2-2组CV总数、中度和重度CV数量同样高于Hp1-1/Hp2-1联合组(均P<0.05),而轻度CV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型脑梗死和死亡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2-2基因型是aSAH患者发生CV的高危因素,对指导早期治疗和预测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2021年08期 v.16 490-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 ]

个案报道

  • 并发癫痫的多系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

    林丽;王丽红;王陶然;谷翠红;张志华;

    <正>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为少见的病理性CD1a~+、CD207~+髓样树突状细胞异常增殖并浸润组织器官的炎症性髓系肿瘤。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少见,合并癫痫罕见。本文探讨治疗过程中并发癫痫的LCH 1例。

    2021年08期 v.16 493-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GLIA》优秀论文推荐(摘要编译)

  • 仅在永久性脑缺血后短暂出现的星形胶质细胞样NG2胶质细胞亚群

    Denisa Kirdajova;Lukas Valihrach;Martin Valny;Jan Kriska;Daniela Krocianova;Sarka Benesova;Pavel Abaffy;Daniel Zucha;Ruslan Klassen;Denisa Kolenicova;Pavel Honsa;Mikael Kubista;Miroslava Anerova;杜一星;

    NG2神经胶质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显示出较强的增殖和分化潜力。本研究用3月龄Cspg4启动子下由tdTomato标记NG2神经胶质细胞的小鼠,在不同类型的脑疾病模型(局灶性脑缺血、皮质刺伤和脱髓鞘)中研究NG2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潜力,研究首先采用单细胞RT-qPCR和Kohonen自组织映射图分析从未损伤和特定损伤后的皮质/胼胝体分离的tdTomato阳性细胞,比较不同损伤后NG2神经胶质细胞表达概况。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区分NG2神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每个细胞群都包含4个不同的亚群。基因表达谱显示,表达GFAP(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的NG2胶质细胞亚群仅在局灶性脑缺血后短暂出现。然而,在较轻的损伤后(皮质刺伤和脱髓鞘),反映少突胶质细胞成熟不同阶段的亚群明显占优势。免疫组织化学也证实了不同亚群的损伤依赖性发生率。本研究使用单细胞RNA测序分析这种独特的短暂星形胶质细胞样NG2胶质细胞亚群,并采用膜片钳技术揭示了其基本的细胞膜特性。综上所述,我们证明了星形胶质细胞样NG2神经胶质细胞是仅在局灶性脑缺血后短暂出现的NG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定亚群。这些位于缺血后神经胶质瘢痕中的细胞处于活跃的细胞周期,并显示出与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相似的电流模式,可能是缺血后胶质瘢痕形成和修复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2021年08期 v.16 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下载本期数据